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历代大儒 < 儒以修身 < 儒家文化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关学之开山 理学之宗师
来源:儒家人物 作者: ( 字号:   )

从北宋开始以至清代,新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主流,后人称为理学或道学。张载与周敦颐、二程,是这个新儒学的开创者。朱熹写《理学六先生象赞》,就是他们四人再加上邵雍和司马光。邵雍专治象数之学,可以说是新儒学潮流的易学象数派;至于司马光,他编撰《资治通鉴》,是历史学家,与儒学哲学化的理学,关系并不很密切。周敦颐的功绩在于开风气之先,真正使新儒学成为一代文化潮流的,张载与二程兄弟可以说是理学宗师。由于政治的原因,二程的洛学后来变为理学的主流派。因为程氏兄弟本身就是反对王安石新党的洛学首领,元祐之后,旧党得势,理学上的洛学便依附政治上的洛学而行。通过其门弟子杨时等人的传播,到南宋发展为以朱熹集大成的伊洛正传的程朱理学。

张载的关学没有依靠政治力量,以其特立独行的学术风貌和规模宏大的思想系统赢得了一代学术宗师的地位。周程张朱、濂洛关闽,这是后代理学家的普遍说法。张载的著作被认为是理学的经典著作,无论是程朱派理学或者陆正派心学,都对张载的学术以相当的尊崇。南宋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也高度赞扬了张载的学术。后代的统治者谥他为明公,他得到从祀孔庙的殊荣。

宋代理学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中国思想和社会各方面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无论是周、张或者是程、朱,虽然他们都带着时代的烙印,但是都对中国文化贡献了自己有价值的思想成果。尤其是张载创立的气一无论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是中国哲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王夫之推崇他的学说是“如皎日丽天,无幽不烛,圣人复起,未有能易之者”。可见他的哲学对后人的重大影响。当然,新儒学的目的是要解决人生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张载也和他的同代人一样,跳不出崇儒、明道的伦理学范畴。他的民胞物与的民本主义与大同理想,最终也只能是以封建礼教为依归,在政治社会作用上,与程朱的天理论并没有很大差别。

张载在总结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气一无论为基础的哲学体系,他提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的宇宙论。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构成,气的消散状态就叫“太虚”。太虚是气的本体,所谓本体,指的是本来的形态,也可以说是气的原始状态,万物都是从这个本体中发生出来的。在万物的变化运动中,这个气虽然有聚有散,但不会增加或减少。气凝聚时,人们看得见,称之为有;气消散时,人们看不见,称之为虚。他以此批判道家有生于无的观点,也批判佛教“以山河大地为见病”的唯心主义。李约瑟认为张载的“太虚即气”的理论,可以与近代西方笛卡尔的“以太”理论相匹敌。是中国古代以气为本原的宇宙理论的系统化和哲学化。

张载对当时的自然科学非常重视,他研究了天文、地理、历法、生物等科学,以气一元论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天体运动理论。他的气有聚散而无损益的观点蕴涵了物质不灭的内容。他曾经说:“凡有形之物易坏,惟太虚处无动摇,故为至实”。而这个至实的太虚,又处在不停的运动中,“升降飞扬,未尝止息”,他借用《周易》里面的“纟因缦”一词,来说明气之本体内部的交感、运动和变化。因为这种变化的微妙,张载又把它称为神,“气之性本虚而神”。这个神,指的是太虚之气产生万物的功能和动力。只要有气的存在和变化,神的功能就会显示出来,神是太盛这个本体的属性,张载也把它称之为道,“神,天德;化,天道”。道是神的外化,是气运动变化的规律。气的运动是千变万化,而万物生长发展都有一定的秩序,张载把这个秩序称为理,“万物皆有理”,理是气的条理,不过张载并没有深入讨论理的问题。到二程创立以天理为本的理论才深入讨论理与气的关系。

张载主张“一物两体论”。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世界运动的本源是事物内部阴阳的对立统一,“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他把阴阳的动静相感之性,称为太和,称为道。太和的升隐浮沉,纟因缦屈伸,是一切运动的动力,归根结底是阴阳的对立与交感,一切具体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于内部的对立与交感,他把这个规律概括地称为“一物两体”。“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因为一气内部有阴阳两方面的交感,所以有各种各样难以预测的变化,所以称为神。而阴阳的交感最终表现为一气的变化。

张载的“一物两体”论阐明了宇宙万物的矛盾现象,指出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特征,他是沿着《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阴阳对立统一思想发展而来的,任何事物内部都有阴阳两个方面,这就是两。阴阳两个范畴可以包涵虚实、动静、聚散、清浊等多种范畴,它们最终是统一于一个气。所以,一与两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开的。一气而含有阴阳的交感变化,所以天地万物能够生生不息,处在永恒的生长和消亡过程中。

张载的一物两体论,表明他对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的矛盾法则有相当的认识。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他认为”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对立的双方必然会有斗争,而斗争的结局却是二者的和解而达到新的统一。这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观还有相当距离。张载的相对、相仇、和解,主要还是描述“气本之虚”的宇宙运动,气凝聚为万物就有象有对,万物再返归大虚就是和而解。

中国古代讲气与阴阳的哲学家不少,但以气为基点建立一个系统的宇宙本体论,张载却是第一人。他从太虚即气,阴阳交感产生万物,从神,天道,到理,展现一个有机而和谐的宇宙整体。新儒学寻求的是天与人合一的共同的本,张载找到“气之本”,克服了晋唐以来儒学天人二本的弊病。在以气为本的基础上,人与世界、历史与自然的规律合而为一,由天道观到人性论,由人性论到伦理哲学,建立起他的哲学化的儒学体系。既要维护封建秩序,又要实现民胞物与的大同理想,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和以儒家经典为纲领的唯心史观就这样结合在一个体系中。

张载是北宋新儒学潮流中产生的一代学术宗师,也是中国哲学史上首先创立气一元哲学体系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虽然他的政治伦理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但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下页:宋学泰斗 程颢·程颐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