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儒教哲学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周敦颐-宋明理学本体论的开创者 本体无极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摘要:周敦颐的理学地位与他的本体论思想息息相关。他的本体论思想是在儒、释、道三教论争中而形成的。周敦颐是宋明理学本体论的开创者。

《宋史·道学传》将周敦颐列在首位,反映了他在理学中的地位。他的地位与他的本体论思想息息相关。正是他的本体论思想确立了他在宋明理学中的开山祖位置。本文拟从其本体无、功夫无、境界无三方面,阐述他的本体论思想。

本体无——无极(非无或无物)

宋以前儒学的理论缺陷是“知人而不知天”,即多论人事,而少论天道,多论形而下之事,而少论形而上之道。其本体论的思想显得匮乏。与之相反,佛家和道家的本体论思想则较丰富。这样,就使得佛、老也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隋唐以来,儒释道三家论争,共分天下。宋儒的理论贡献在于其大胆地对佛、老思想的吸收,并创立了理学本体论。

作为哲学本体论当属一门形而上的学说。他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存在者的存在,即它研究的不是作为现象的存在者(existence),而是研究决定现象的作为本体的那个存在(being)。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没有“存在”这一范畴,只是近现代以来,人们在介绍西方哲学时,把Being译成“存在”,或译成“有”。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有”范畴,其基本含义则是指有限的存在,即存在者(existence)。《老子》哲学中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故“有”并不是上面所谈到的“存在”。既然没有“存在”这个范畴,那是否就可以否定其本体论思想呢?当然不能。中国在古代哲学中有本体论思想也的确是个事实。而主要反映这一思想的恰恰是道家的“无”这一范畴。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中,对道家思想作了很高的评价,反而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有些卑视,认为在儒家学说中思辩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

那么,道家的“无”是什么呢?实际上它是对“存在”(being)的一种否定表达,即“非存在”(non-being)。这种“无”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无或无物,而仍是被认作远离一切现念、一切想象——也就是单纯的、自身同一的、无规定的、抽象的统一。因此,这个“无”同时也是肯定的。如果我们停在否定的规定里,这“无”亦有些意义。那起源的东西事实上是“无”。但“无”如果不扬弃了一切规定的“存在”,它的肯定的表达就是“存在”。

宋代理学家意在弥补先儒“知人而不知天”的理论缺失,建立新儒学的理学本体论,以便使其能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周敦颐的本体论学说表现了对佛、老思想的大胆吸收,直接以佛、老思想作为其构筑理学本体论的理论资源。

周敦颐的《太极图》直接来源于道教的《太极先天图》。其《太极图说》言:“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太极本无极也。”

“无极”范畴出自《老子》。《老子·二十八章》云:“知其白,守其黑……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而“太极”范畴本属于儒家经典。《周易·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是周敦颐首次把道家的“无极”和儒家的“太极”这两个范畴结合起来,用以表达其本体论思想。二者结合的意义表现在:1、“太极”在儒家经典中属一个本体范畴,是宇宙之源。“《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以“太极”不是一个有限的存在。“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也体现了它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当它与“无极”范畴结合起来时,二者互相发明,可以更好地去诠释世界的存在和非存在的统一,这本身就是对宋明理学本体论的一个贡献。在宋明理学中,理学家常用“有”和“无”来解释动静,隐显的统一。2、《老子》思想中所讲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由于“有”是指有限的存在,而“无”是绝对的和无限的,所以,它的“有无观”存在着“体用殊绝”之嫌疑。而周子哲学命题的提出,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已包含了“体用不二”这一构筑理学本体论原则的内容,而这一原则在其弟子二程那里就有了准确的表达“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无极而太极”就是显和微的统一,朱熹在诠释“无极而太极”时,自觉地应用了这一原则,说明“理”的存在及其状态。“无极而太极”就是“无形而有理”。

但是,周敦颐思想仍不可避免地有道家的痕迹,如“太极本无极”,这就使许多儒学有难以在情感上接受,如陆九韶陆九渊兄弟不愿接受“无极”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引用“无极”范畴是周敦颐早年的思想,周子后来改变了,不再提及无极。所以不应以无极字加于太极之上。与周敦颐同时代的张载,在其《正蒙·太和篇》中,亦似对一些儒学家所持论点作了批评:“明有不尽,则诬世界乾坤为幻化,幽明不能举其要,遂躐等妄意而然,不悟一阴一阳范围天地,通乎昼夜,三极大中之矩,遂使儒佛老庄混然一途。语天道性命者,不罔于恍惚梦幻,则定以‘有生于无’为穷高极微之论,入德之途,不知择术而求,多见其蔽于波而陷于淫矣。”虽说不敢断定这其中也有针对周敦颐的,但也不敢排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即使在当今,现代新儒家也不愿接受“无极”这一范畴。蔡仁厚讲:“太极是实体词,无极是状词,依据此一肯断,可知‘太极’是个独立的概念,它是极至之理。而‘无极’则不是一个独立概念,它只是‘无有穷极’‘无有极限’之意。”对于“太极本无极”一句的解释,蔡氏仍否认无极的哲学范畴意义,只是借王弼的解释,以“不可穷尽”说明无极。蔡氏对《太极图说》的诠释,主要是沿袭了宋以来的儒家的观点,他不愿承认无极范畴的哲学意义,这主要归咎于其哲学立场。

在这里,儒学家们有意地回避了“无极”在《老子》哲学中的意义,回避论述“无极”与“无”与“道”的同一性,否认它是“无”和“道”的一种表述。实际上,作为《太极图》之直接来源的《无极图》,其中的“无极”不是状词,而是名词。

由分析可知“无极”乃表述的周敦颐本体无的思想。作为本体无的思想原则,已贯穿于其工夫无——无欲、无思,境界无——无我当中,而且正是这一思想影响了丰富了新儒学,包括它的工夫论和境界观。

通过对周敦颐思想中的本体无、功夫无及境界无的剖析,可以看出他在创立其本体论思想过程中所进行的艰辛的理论探索及其思想的历史地位,也可以看出在其思想形成过程中,佛老思想对他的影响,正是在儒释道三教论争过程中,儒家的学说才得以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可以看出异质文化相争互动的积极意义。诚然,在吸收佛老思想的过程中,其思想不免表现出许多佛老的痕迹,反映出其并未完全把佛老的思想消融于自己的体系中,所以,这就给后来的思想家留下了许多质疑、批判的余地。同时,也留给了供他们进行许多可能阐释的空间。(宁新昌 宁强 南开大学哲学博士研究生)

下页:新儒学的价值本体论与实践的形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