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儒教哲学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周敦颐提出心性本体化思想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周敦颐“破暗”之功在于“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心性与天道(义理)是先秦原儒思想的重要部分,《周易》体现天道,《中庸》、《孟子》关注心性。原儒按照“尽心知性以知天”、“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理想,追求“心性与天道”的内在贯通。但实际上,原儒并不重视“天道”思想的阐发,《周易》反而成了道教阐释和利用的重点,因而并未实现“心性与天道”的贯穿。真正实现“心性与天道”的完全贯通,则是周敦颐。他以“诚”为双方的贯通点,把《周易》的天道观与《中庸》、《孟子》的心性论融合成一体,从而实现了心性的本性化,开创儒学发展的又一个新境界。

“诚”对“心性与天道”的贯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到了“诚”,也就能达到“心性与天道”的融合,也即实现“天人合一”的目标。“诚”既是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和标尺,又是宇宙自然万物的源泉,此即“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意义所在。怎样才能做到“诚”?那就必须“成圣”。周敦颐对此系统地提出三种心性修养主张,也即修身成“圣人”的功夫与手段。一是无欲故静,这是成为“圣贤”的必由之路。人性中的“恶”与生俱来,未达“纯粹至善”前难以去掉,故人不可能不存在过错,只有“迁过改善”,才有可能成为圣贤。“动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德。匪仁、匪义、匪礼、匪智、匪信,悉邪矣。邪动,辱也;甚焉,害也。故君子慎动。”人的行动必须符合“仁、义、礼、智、信”五常行为规范,否则会犯错,变成“邪动”,招来祸端自受其辱。

当然,慎动不是完全不动,只是动之前必须全面考虑后果,化解”邪“的隐患。同时,行动之前,还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经验,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到有备无患,”拟人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只要按照上述三条功夫去修炼,那么就离”圣贤“不远了。

下页:周敦颐-宋明理学本体论的开创者 本体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