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蘧伯玉年长孔子近30岁,当孔子青年出仕为官时,蘧伯玉早已是卫国的贤大夫了,而且世人皆知,名满天下。卫国孙林父、宁殖赶卫献公下台,请蘧伯玉参加,蘧伯玉严词拒绝,且从近关出走,被历代称颂为“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的舒卷有道精神已誉满列国,而此时的孔丘还只是一个五六岁的顽童。
(二)蘧伯玉与孔子二人治国方略相同,都主张施仁爱于民,以德治国。二人的不同点则在于蘧伯玉的治国方略,得以用于实践,得以实际运作,其在国人和列国诸侯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而孔子在春秋末期,其政治抱负始终未能实现,不论开始时任鲁国管仓廪一类小官,也不论到后来任大司寇,他的远大抱负也未能得以用于实践,不得不自动辞职而周游列国。正是在与蘧伯玉交往后,他的理论才从蘧伯玉的实践中得以进一步总结、升华。
(三)在春秋末期,孔子远没有蘧伯玉的影响深远。蘧伯玉从任职大夫直到执掌相位,不仅在卫国,就是在整个春秋后期列国的政治舞台上,其影响都是直接的、重大的。正因为他的执政有方,吴季札才发出了“卫多君子,国无患矣”的感叹。正因为他以德治国,将卫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才使逐渐强大的赵简子不敢随便动兵侵犯。而孔子在鲁国,除了遵守周礼而享“周礼尽在鲁”的美誉外,政治上始终影响不大。
(四)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中10年在卫国,而住在蘧伯玉家就达9年。以孔子一贯主张志不同则不相交的交友逻辑,说明蘧孔二人心意相投,而蘧伯玉的政治主张与实践又深得孔子的倾慕与赞许。可以这样说,孔子住在蘧伯玉家9年,是他们互相切磋的9年。更准确地说是孔子向蘧伯玉学习的9年,也是孔子从知天命到耳顺之年,奠定儒家思想及学派的9年。特别是孔子从陈国回来后再次住在蘧府的后5年,蘧伯玉闲居在家,而孔子授徒著书,思想活跃,其间直接请蘧伯玉指教,更是在情理之中。
(五)就蘧伯玉与孔子二人的成就论也有高低。蘧伯玉以其高尚人格、君子风度,在当时享誉诸侯。可惜其思想和言论没有形成文字、著作未流传下来。如果这些都有的话,其结果又该如何。而孔子在自己的祖国并不得志,不被重用,他的主张在诸子百家形成的前夜,也只是一家之言,并没有被人重视,甚至在秦代出现了焚书坑儒的悲剧,只有到汉代以后才逐渐形成唯儒独尊的局面,这还要感谢其弟子和再传弟子对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如果没有这些弟子,不知将是何结果。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孔子确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以及儒家学派的奠基人,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无人出其右。但是,孔子并没有掩盖蘧伯玉的光辉。正如台湾出版的《中原文献》所说,春秋时期,“蘧伯玉见重于孔子”。他们二人应是双星并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