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第七 < 论语讲要 < 儒以修身 < 儒家文化 :当前
子不语:怪、力、乱、神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李炳南

集解:“王肃曰,怪,怪异也。力,谓若奡荡舟,乌获举千钧之属也。乱,谓臣弒君,子弒父也。神,谓鬼神之事也。或无益于教化也,或所不忍言也。”

皇疏:“或无益于教化,解不言怪力神三事。或所不忍言,解不言乱事也。”

语与言有分别。语者对语,言者自言。孔子著作,非不言乱事等,如臣弒其君,子弒其父,易文言,春秋皆有之。此不语者,设有人问此等事,孔子不为解释,免其习为恶事也。或亦有语者,如刘氏正义所引书传言,夫子辨木石水土诸怪,及防风氏骨节专车之属,皆是因人之问而答之。然此所答,当为研究博物而然。

【蕅益论语点睛补注】

子不语怪。力。乱。神。

今人拨无怪无神。亦可拨无力无乱否。

附录:“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是怎么看待鬼神的

○敬鬼神,信天命

《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意思是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答:“专注于老百姓应该符合的道义,尊重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由此证明孔子并不是不信鬼神或者无信仰,反而我们可以从中得知孔子对鬼神是相当尊敬的,强调对鬼神要有敬畏,在《论语·八佾》中孔子也体现了同样的态度,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意思是说,如果我不亲自参与祭祀,而找人替代,跟没有祭祀便没什么分别。从这里更加体现了孔子面对鬼神的虔诚。

○远鬼神,重人事

“敬而远之”,也就是先尊敬而后要远离,从而回归到现实中的人的生活,我们要把重心放在“远”上面,更看重的是人的实践能力,这才是智慧之道。未知生,焉知死? 所以孔子的目光更多的是投在了人间,关注的是现实,认为人最重要的使命首先是尽好“人事”。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即便“听天命”,在这之前还是会先“尽人事”,这都更好地诠释了孔子最本质精神:人文主义。这种学说并不死板,恰恰是很有人情味,他主张我们首先要关注和重视现实中的人。

孔子既相信和崇敬鬼神,又主张远离和不过多探讨鬼神,这中间并不是矛盾的。孔子面对“鬼神”的这种“敬而远之”的态度直至今天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面对未知的神秘力量,这样的态度是没有错的,特别是在当时那个普遍崇拜乃至恐惧鬼神的时代,这种朴素的实践思想无疑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下页:择善从之,不善改之,故无常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