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家风家训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苏天爵:元代包公 一身正气 清风传世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苏天爵(1294—1352年),字伯修,人称滋溪先生,真定(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元代名臣、文学家、史学家。元延祐四年(1317年),由国子学生公试,名列第一,而入仕途。初任大都路蓟州判官,后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参议中书省事等职,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因其卓尔不群的品德学识和恪守其职的敬业作风,有“元代包公”“苏青天”“包公第二”等美誉。

苏天爵出生于一个官宦书香之家。曾祖父苏诚“尚气节,喜施与,尤谨孝养”,在乡人还没有“知学者”的情况下就“独能教其子,为乡人先”;祖父苏荣祖“为上孝悌,为友忠信,为民广济,为学渊博,知礼懂义”;父亲苏志道曾任岭北行省左右司郎中,在和林救荒有惠政;苏天爵幼秉庭训,子承父志,终为一代良吏。

纵观苏氏一族繁衍发展史,其并无成文的家规家训。但苏天爵文集《滋溪文稿》中有很多篇目的内容都体现了苏氏一门的家风家教,涵盖了苏天爵在教育、治学、处世、为政等方面的思考体会,充满了家国情怀,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滋溪文稿》里面有好多文章,表现了他的家风家训,表现了他的为政理念。

教化篇

在《滋溪文稿》中,苏天爵指出对人的教育培养很重要。“盖木之生也,非雨露长育不足致其材。”意思是说,树木没有雨露滋润就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人没有教育引导就很难成长成才。而教育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借助标准、法则的力量,用规矩去引导人。

修德篇

苏天爵对于品德修养有着很高的要求,说“君子立身莫重于保守名节”,居乡之时就要行“孝悌信义”,读圣贤文章,培养自己的良好德行,将来出仕为官才可能经世致用。

为官篇

至于为官,苏天爵认为要“视民如伤”,把百姓当做有伤病的人一样来关怀,尽心尽力为百姓服务,努力报效国家。他还认为“夙夜在公,亦既乐只”,也就是说,从早到晚地勤于公务,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同时为官必须清廉,“以廉律身”,用廉洁约束自己、管好下属。

《滋溪文稿》里面讲了好多他的先辈对他的教育。苏氏一门的优良传统、优良家风,他受益匪浅。

人去政声在,清风留人间。如今,《滋溪文稿》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苏天爵的为官事迹也被广为传颂。一身正气的“元代包公”形象并未远去,仍然在给予着我们力量和启迪。

苏天爵家风家训摘编

国家崇庠序以育士,严选举以取材,岂直观美而已,盖非学校不足致天下之才,非贤能不克成天下之治。

盖木之生也,非雨露长育不足致其材,士之教养岂异于是。且百工之为宫室器用,犹必资之规矩准绳,矧治天下者,可独恃其材智所及而不师法于古欤?此自昔国家隆庠序以育士,制科目以取材,非特以备观美而已。

化民成俗,必由乎学。诗书礼乐之教,治天下之本也。

士之服官政者,当思行其所学,坚其所守,夙夜无懈,力图报称,勿负国家求贤图治之意,庶乎其可也。

夙夜在公,亦既乐只。

刑罚之当罪,兴作之以时,皆思止邪而禁暴,节用以裕民,如是,庶几克胜其任矣夫。

以廉律身,以严御吏,一年而政教斯举,二年而百废皆兴。

彼世之贪墨苟且之徒,第知重禄肥家,玩岁憩日,视居官如传舍,岂不负国家待养之恩、孤斯民抚治之望乎?

夫爵禄所以劝贤也,苟非贤材,宁私授乎!钱谷所以经费也,苟非国用,宁滥出乎!

君子立身莫重于保守名节,大臣为政莫急于康济斯民。

视民如伤,用贤如渴。

居藩省者,必得清慎之臣,知爱民为本,则能倡其众。官郡县者,必得廉能之人,知奉公为职,则能集其事。否则,克有成功者鲜矣。

士君子极一时之选,居清要之途,高明足以察奸,廉平足以服众,然后称所任使,天下之事可得而治矣。

夫以内外之官,近民者莫切于郡县,敷政者莫先于守令,有国者尚焉。

下页:邹城孟子:三迁择芳邻 七篇矩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