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家风家训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颜氏家训》涵养千年清正家风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 字号:   )

颜之推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出身于随晋元帝南渡的世族之家,为孔子得意门生颜回的第35世孙,官至北齐黄门侍郎。生逢乱世,历经南梁、西魏、北齐、北周、隋五朝,在《观我生赋》中,颜之推用“一生而三化,备荼苦而蓼辛”感慨自身经历。饱经乱世忧患后,颜之推晚年以“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的现实关怀,著成《颜氏家训》,用他对人情世风、文化学术的深刻反思和独到见解,为后世子孙提出了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等方面的方法、主张和训诫。

《颜氏家训》全书七卷,包括《教子》《治家》《慕贤》《勉学》等共二十篇。《教子》篇中,颜之推表示“父母威严而有慧,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治家》篇中,颜之推提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慕贤》篇中,颜之推写道:“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结交胜己。”在《勉学》篇,颜之推以古代、当代勤学的故事勉励后世,认为“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积财千万,无过读书。”“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这些思想,及至当下,依旧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颜氏家训》的影响下,家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后世制定家训,莫不受到《颜氏家训》的影响。宋代朱熹所著《小学》,清代陈宏谋撰写《养正遗规》,都曾取材于《颜氏家训》。历代学者更是对《颜氏家训》给予了至高评价:宋代陈振孙称其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明人袁衷表示“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清代学者王钺也认为颜氏家训“篇篇药石,盲言龟鉴”……这些评价显出《颜氏家训》对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影响及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

“爸爸不仅让我练‘颜体’,更是带着我一篇篇学习《颜氏家训》,让我从优秀传统家训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在颜鲁公祠,前来参观的高一学生邢梓涵告诉记者,每年寒暑假,他们全家都会一起到这儿接受颜真卿和颜氏家族的精神洗礼。“受《颜氏家训》的影响,我家还制定了自家的家训。”

《颜氏家训》意义深远,颜氏子孙亦深受其涵养,在操守与才学方面都有惊世表现。翻开颜氏宗谱,除了以书法和仁义扬名后世的颜真卿,学问事功两称不朽、注解《汉书》的颜师古,凛然大节、以身殉国的颜杲卿等,都给后人留下了不同凡响的深刻印象,足以证明其祖所立家训之效用彰著。及至当代,颜氏后人也活跃于各个领域,一千多年家族传承绵延不绝。

“从孔子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到颜含对子孙‘正、清、节’的训诫,再到颜之推撰写的《颜氏家训》,颜氏精神一脉相传,历千年而不衰,影响了一代代颜氏后人。”颜回第77代孙、南京工业大学副研究员颜艳燕感慨道,颜氏家族团结、和睦、友爱、谦恭,其凝聚力和归属感让每一个族人都引以为傲。

目前全球颜氏后人约有200万,每两年就会举办一次颜氏宗亲联谊大会。颜氏后人还在南京成立了颜氏文化研究中心,邀集了100多名族人作为研究人员,经常聚在一起,缅怀先祖,研讨古训。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颜氏后人、颜氏宗亲会也会定期组织到南京参观颜鲁公祠。“正因为深受家风的浸染,颜氏后人特别注重教育,待人接物也彬彬有礼,出了很多贤达名士。”颜艳燕说,家族文化精神一直流淌在颜氏后人的血液里。

“家训是我国的特色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承价值。《颜氏家训》为今人整治家风、涵养正气,制定家训提供了榜样和范本。”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小锡表示,《颜氏家训》用真挚的言语,向后人阐明深刻的道理,现在的家训也应该通俗易懂,意境深刻,用简洁而内涵丰富,教育子女将优秀传统、良好家风代代相传。

下页:达之四海的《袁氏世范》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