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国学思想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章学诚说的“六经皆史”指的是什么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 字号:   )

清代大学者章学诚在传统文史领域贡献颇多,后世誉为“浙东史学殿军”,是清代学术的代表性人物。章学诚在学术领域提出了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其中“六经皆史”一说影响最大,也因此而备受争议。下文我们就章学诚及其“六经皆史”的思想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与评价。

章学诚自幼对文史颇感兴趣,但是由于其学术兴趣不合时宜,在科举上屡不得意,至乾隆四十三年(1788年)方中进士,此时的章学诚已经年过四十。章学诚一生颠沛流离,致力于方志编撰,先后修撰了《和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湖北通志》等十余部志书,成为了中国方志学的奠基人。章学诚浸淫文史多年,最终写成《文史通义》,后世认为此书可以与唐代史学界刘知几的《史通》相媲美,可以视作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双峰对峙。

章学诚的“六经皆史”思想是有学术传承与思想背景的。所谓“六经皆史”中的“六经”,是指《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部儒家经典。汉代儒学获得独尊地位后,汉儒们遍注群经,为这些传统经典进行考释注疏。在唐宋之间儒学革命的时代,宋儒们就已经有了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的学术思路转变。明代王阳明、李贽等人有了“六经皆史”的思想萌芽,王阳明的学生徐爱曾和王阳明论学时就说“先儒论六经,以《春秋》为史。”王阳明说:“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李贽在《焚书》中称“经史一物也,史而不经,则为秽史矣”。

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内篇·易教上》也提出:“六经皆史也。”他认为六经乃夏、商、周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主要有这样几个目的:反对“离器言道”。章学诚极其反对某些明儒空谈心性的虚浮学风,认为学问应当有所贡献有所致用,脱离“离事而言理”的空疏学风。另外,“六经”皆是中国古代儒学者整理和继承而来,其中有不少反映中国先秦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风貌的材料。这些经典中的不少材料,均可以视作研究中国先秦史、思想史、儒学史的珍贵史料。故而章学诚写道“六经皆史也,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六经皆史”,某些层面上说这些经典均可以用来做史料。

“六经皆史”的思想为清代中后期及民国时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由于章学诚一生清平,因为生计奔波,故而其写作进程常常被搁置。有说法称,章学诚生前还有《圆通》、《春秋》等篇还未及动笔,便撒手人寰。可见,《文史通义》一书的写作虽将近三十年,但可能与章学诚心目中的完整版本仍有距离,也算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大遗憾。

下页:中国文学的各种文体,《红楼梦》里应有尽有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