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儒学初探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童子礼》
类别:启蒙蒙学 作者:明屠羲时 ( 字号:   )

《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而养正莫先于礼。盖人之自失其正,以自外于圣人之途者,率以童幼之年,不闻礼教。则耳目手足,无所持循;作止语默,无所检束。及其既长,沿习偷安,徇情任气,如已决之水,不可堤防,已放之条,不可盘郁,何所不至哉!是故朱子《小学》,必先洒扫、应对之节。程子谓即此便可达天德,信非诬也。世之父兄,既以姑息为恩,而为之师者,日役役焉以课程为急。故一切礼教,废搁不讲,童蒙何赖焉?兹本《曲礼》、《内则》、《少仪》、《弟子职》诸篇,附诸儒训蒙要语,辑为《童子礼》。

晨兴,即当盥栉以饰容仪。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沾湿。栉发,必使光整,勿散乱,但须敦尚朴雅,不得为市井浮薄之态。

凡着衣,常加爱护。饮食须照管,勿令点污;行路须看顾,勿令泥渍。遇服役,必去上服,只着短衣,以便作事。有垢、破,必洗浣、补缀,以求完洁。整衣欲直,结束欲紧,毋使偏斜宽缓。上自总髻,下及鞋履,加意修饰,令与“礼容”相称。其燕居盛暑时,尤宜矜持,不得袒衣露体。

凡乂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大拇指。其左手小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以右手掩其胸。手不可太着胸,须令稍离方寸。

凡揖时,稍阔其足,则立稳。须直其膝、曲其身、低其首,眼看自己鞋头,两手圆拱而下。凡与尊者揖,举手至眼而下;与长者揖,举手至口而下;与平交者揖,举手当心而下。手随身起,乂于当胸。

凡下拜之法,一揖少退。再一揖。即俯伏。以两手齐按地,先跪左足,次屈右足,顿首至地,即起。先起右足,以双手齐按膝上,次起左足,仍一揖而后拜。其仪度以详缓为敬,不可急迫。

低头拱手,稳下双膝。腰当直竖,不可蹲踞,以致恭敬。

凡立,须拱手正身,双足相并。必须所立方位,不得歪斜。若身与墙壁相近,虽困倦,不得倚靠。

凡坐,须定身端坐,敛足拱手。不得偃仰倾斜,倚靠几席。如与人同坐,尤当敛身庄肃,毋得横臂,至有妨碍。

凡走,两手笼于袖内,缓步徐行。举足不可太阔,毋得左右摇摆,致动衣裙。目须常顾其足,恐有差误。登高必用双手提衣,以防倾跌。其掉臂跳足最为轻浮,常宜收敛。

凡童子常当缄口静默,不得轻忽出言。或有所言,必须声气低平,不得喧聒。所言之事,须真实有据,不得虚诳。亦不得亢傲訾人及轻议人物长短。如市井鄙俚、戏谑无益之谈,尤宜禁绝。

凡视听,须收敛精神,常使耳目专一。目看书,则一意在书,不可侧视他所。耳听父母训诫、与先生讲论,则一意承受,不可杂听他言。其非看书、听讲时,亦当凝视收听,毋使此心外驰。

凡饮食,须要敛身离案,毋令太逼。从容举箸,以次着于盘中,毋致急遽,将肴蔬拨乱。咀嚼毋使有声,亦不得恣所嗜好,贪求多食。安放碗箸,俱当加意照顾,毋使失误堕地。非节假及尊长命,不得饮酒;饮,亦不过三爵。

以上初检束身心之礼。

以木盘置水,左手持之,右手以竹木之枝轻洒堂中。先洒远于尊长之所,请尊长就止其地,然后以次遍洒。毕,方取帚于箕上,两手捧之。至当扫之处,一手执帚,一袖遮帚,徐步却行,不使尘及于尊长之侧。扫毕,敛尘于箕,出弃他所。

凡尊长呼召,即当随声而应,不可缓慢。坐,则起;食在口,则吐。地相远,则趋而近其前。有问,则随事实对,且掩其口。然须听尊长所问,辞毕方对,毋先从中错乱。对讫,俟尊长有命,乃复原位。

凡见尊长,不命之进不敢进;不命之退不敢退。进时当鞠躬低首,疾趋而前。其立处,不得逼近尊长,须相离三四尺,然后拜揖。退时亦疾趋而出,须从旁路行,毋背尊长。且当频加回顾,恐更有所命。如与同列共进,尤须以齿为序。进则鱼贯而上,毋得越次紊乱。退则席卷而下,毋得先出偷安。

夏月侍父母,常须挥扇于其侧,以清炎暑及驱逐蝇蚊。冬月,则审察衣被之厚薄,炉火之多寡,时为增益。并候视窗户罅隙,使不为风寒所侵。务期父母安乐方已。

十岁以上,侵晨先父母起。梳洗毕,诣父母榻前,问夜来安否。如父母已起,则就房先作揖,后致问。问毕,仍一揖退。昏时,候父母将寝,则拂席整衾以待。已寝,则下帐闭户而后息。

家庭之间,出入之节最所当谨。如出赴书堂,必向父母兄姊之间肃揖告出。午膳与散学时,入必以次肃揖,然后食息。其在书堂时,或因父母呼唤有所出入,则必请问先生,许出方出,不得自专。至入书堂,虽非作揖常期,亦必肃揖,始可就坐。

凡进馔于尊长,先将几案拂拭,然后双手捧食器置于其上。器具必干洁,肴蔬必序列。视尊长所嗜好而频食者,移近其前。尊长命之息,则退立于傍。食毕,则进而撤之。如命之侍食,则揖而就席。食必随尊长所向,未食不敢先食,将毕则急毕之。俟其置食器于案,亦随置之。

凡侍坐尊长,目则常敬候颜色,耳则常敬听言论,有所命则起立。尊长有倦色,则请退。有请与尊长独语,则屏身于他所。

侍尊长行,必居其后。不可相远,恐有所问。有问,则稍进于左右,以便应对。目之瞻视,必随尊长所向。有所登陟,则先后扶持之。与之携手而行,则以两手捧而就之。遇人于途,一揖即别,不得舍尊长而与之言。

凡遇尊长于道,趋进肃揖。与之言则对,命之退,则揖别而行。如尊长乘车马,则趋避之。或名分相悬,不为已下车马者,则拱立道旁,以俟其过。

凡尊长有所事,不必待其出命,即当趋就其旁,致敬服役。如将坐,则为之正席、拂尘。如侍射与投壶,则为拾矢、授矢。如盥洗,则为之捧盘、持帨。夜有所往,则为之秉烛前导。如此之类不可尽举,但当正容专志,毋使怠慢差错。

以上入事父兄、出事师尊通行之礼。

受业于师,必让年长者居先,序齿而进。受毕,肃揖而退。其所受业,或未通晓,当先叩之年长,不可遽渎问于师。如欲请问,当整衣敛容,离席前告曰:某于某事未明,某书未通,敢请。先生有答,即宜倾耳听受。答毕,复原位。

端身正坐,书籍笔砚等物,皆令顿放有常。其当读之书、当用之物,随时从容取出,不得信手翻乱。读用已毕,复置原所,毋使参错。其借人书物,当置簿登记,及时取还,毋致遗失。

凡先生有宾客至,弟子以次序立。俟先生与客为礼毕,然后向上肃揖。客退,仍肃揖送之。先生与客命无出门,即各入位凝立,俟先生返。命坐,则坐。若客与诸生中有自欲相见者,亦必俟与先生为礼,乃敢作揖。退亦不得远送。非其类者,勿与亲狎。

凡读书,整容、定心、看字、断句、慢读,务要字字分晓。毋得目视他处,手弄他物。仍须细记遍数。如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犹逐日带温,逐旬、逐月通理,以求永久不忘。

凡写字,未问工拙,切要专心把笔,务求字画严整。毋得轻易怠惰,致有潦草、欹斜并差落涂注之病。研墨、放笔,毋使有声及溅污于外。其戏书砚面及几案上,最为不雅,切宜戒之。

以上书堂肄业之礼。

下页:童蒙诗训-宋吕本中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