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贫血防治专题 < 疾病防治丛书 < 医学书籍 
中医学认为血有哪些功能
来源: 作者: 时间:

中医认为,血具有营养身体、养育心神、调节津液、维持阴阳平衡、抵御外邪等功能。

(1)营养身体

中医认为,血在人体的功能上是极其重要的,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通过气的推动,循着十二经脉运行,对内充养五脏六腑,对外滋润四肢百骸。《难经》说:“血主濡之”,意思是说外至皮毛筋骨,内至五脏六腑都依赖血的滋养,以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具体地说,有 “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血和则“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等,说明眼睛视物,四肢屈伸运动,皆有赖血的营养。如果血虚不能濡养,则视力下降,两目干涩,四肢麻木,活动不利,皮肤干燥作痒等。

(2)养育心神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神志活动是由心来主宰的,所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但心的活动必须得到心血的濡养。因此,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有“神为血气之性”。气血充盛,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内经》指出:“血气者,人之神”。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说:“血气者,身之神也”。《内经》还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相反,如果心血不足或肝血不足,常出现惊悸、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的症状;如果邪热侵入营血,扰动心神,可出现神昏谵语等症。

(3)调节津液

中医有“津血同源”之语,意思是说津液和血都是水谷精微所化。两者都是液体性的精微物质,都以营养滋润为其主要功能。在生理上,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内经》所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又说:“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意思是说,津液注入脉内化赤为血,同样,血液正常地渗出于脉外,则成为津液。两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病理上,反复或大量的出血,则出现耗血伤津的病证;严重的伤津脱液,也会影响到血液,出现津枯血燥证。所以,《内经》云:“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也有“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的诫训。至今临床上仍遵古训,对于出血病人忌用发汗法;对于汗多津亏病人不要用放血疗法。所有这些都说明血液可以调节津液。

(4)维持阴阳平衡

中医认为,气为阳,血为阴,阳主动,阴主静;气无形而血有质,气为阳主卫护于外,血为阴主营运于内,因而血有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重要作用。如果血虚则阴亏,阴亏则不能制阳而易见热象,同样血盛则易见实象。清代唐容川《血证论》说:“气为阳,气盛即为火盛;血为阴,血虚即是水虚”,可见血是保持阴阳平衡的重要物质。

(5)抵御外邪

中医认为,气血充盛可以抵御外邪。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为:“血气虚弱,其肤腠虚疏,风邪易侵,或游易皮肤,或沉滞脏腑,随其所感,而众病生焉。”明末清初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也指出:“气血者,人之所以赖以生者也,气血充盛则百邪外御,病安从来?气血虚损,则诸邪辐辏,百病丛集。”血之抵御外邪的作用,是通过气的作用实现的。因为血可化为气,气可卫外。血盛则气盛,而气盛则邪不能入犯,正如《内经》所说: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由上可知,血液是人体极其重要的物质,血液充盛则身体强健;血液不足则身体衰弱,血液异常则生疾病。



  忠告:本站专题丛书可能并非最新版,有关内容请勿作为诊病的唯一参考! 〖医学书籍〗
〖返回目录〗
 · 下页:中医里气与血的关系 (健康书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