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列子臆说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天瑞篇 列子在禅国时
来源:道学深究 作者:

今天讲《列子》第一卷《天瑞》,我们这次研究《列子》的方式是从后面开始的,第一卷之所以放在最后讲,是因为这一卷的开始就是中国道家哲学,牵涉到哲学各方面太多了。我们民族性的习惯,老实讲,对哲学不大留意,而且也不喜欢;不像西方人,对于天地怎么开辟、有没有上帝这些问题很注意。我们的民族性是管他有没有上帝,都可以,反正有个叫上帝的就请到上面喝茶吧!就拜拜去了,这是我们民族同别的民族不同的地方。

“子列子”,列子前头再加一个“子”,意思是这位夫子很有学术地位,受到大家尊敬。列子名叫列御寇,是道家的人物,以道家的传承来说,老子的道传给关尹子,关尹子传给壶子,壶子传给列子,列子以后是庄子。不过有些说法也不同,因为学术上的研究,有些对宗教性的、神秘性的东西,都会加以否认。

而且在我们这个学术界,百把年来,更用西方的观念,尽量走疑古的路子,不同于我们过去尊古的文化。孔子的思想并不一定尊古,由于古代太远了,他采取保留的态度,不敢随便蓷勫。现在人大概自认比孔子高深得多了,这百把年来一边蓷勫孔子,一边思路转变,对于古代如说法都持怀疑态度。五四运动时期是最严重的阶段,认为《列子》这本书根本就不是列子所作,认为是魏晋人--三国以后到两晋所伪造。是谁的著作呢?并不知道。我们现在假使疑古,也可以疑一下这个伪造的说法,如果是魏晋人修补破损的《列子》原本呢?也能说是魏晋人的著作吗?所以,这个疑古只是怀疑。

这些学术上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论,就算《列子》是魏晋时代中国人所作的,到现在也近两千年了,也不错了。因为有些人喜欢把祖宗的历史尽量地切短,像是衣服太长不方便,把头切掉,也可以省一点布。也因为外国文化只有两千年,我们的五千年太长了,所以切断,配合外国,这是一百年来的中国人很滑稽的事。

而且许多人一讲思想文化,常说同西方某个思想一样。我说你晓不晓得西方人的文化历史多久啊?就算十五世纪开始吧,晚我们老祖宗一千年了,把祖父跟人家孙子去比,真是民族的无耻。自己祖宗的东西根本没有看过,却跟着别人乱说。这是介绍《列子》顺便讲到这个事情。

《列子》开始先介绍他的传记,列子有一度住在郑国,“居郑圃”,这个“圃”并不是花园,是在野做个老百姓,在郑国的乡下住了四十年。“人无识者”,没有人了解他。古文这个“识”字代表好几个意思,中国文字有假借的作用,这个“识”字在这里是假借,是彻底了解的意思。

所以郑国的“国君、卿大夫”,就是高级的官员,“视之犹众庶也”,他们不了解他,不晓得这个人有没有道、有没有学问,都不知道,只把他当一个普通人看待。四十年后,“国不足”,碰到了郑国经济不景气,大家吃饭都成问题。“将嫁于卫”,这个嫁字是通用的,是迁移到另外地方,他想到卫国去,不想在郑国住下去了。

刚才我们说到,列子住在郑国四十年,没有人特别了解他,但是在民间社会,讲学问修道的有一些人还是跟他学的。现在他要走了,“弟子曰:先生往无反期”,古代称呼很严重。像我初到台湾来,忽然听到大家叫我老师,我都惊了一下,我有那么差劲吗?怎么叫我老师呢?因为以前在大陆,只对泥水匠、木匠、剃头捏脚的,才叫老师或者师傅;教书的人称先生,我们对老师是叫先生。先生是古称,在我们的文化里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所以这里他说先生,你走了以后,恐怕不会再回我们郑国来,“弟子敢有所谒,先生将何以教”,我们想请你最后教诲我们。“先生不闻壶丘子林之言乎”,他们直接提出来,老师啊,希望你把太老师所教你更高的学问告诉我们。也就是说,你的老师——老师的老师叫太老师——壶丘子林传给你的道究竟是什么?列子的学生学道,学了半天莫名其妙。我们同学学道修禅也是一样,道是什么,也是莫名其妙。

“子列子笑曰:壶子何言哉”,列子听了学生的要求,笑了。他说我老师啊,没有一字一句话传给我,什么都没有,那个就是道。也就是说,传个什么都没有。中国的禅宗受道家的影响特别大,所以这个就是禅话的开始。他说你们要问道啊,我老师没有教过,我也没有学过。

讲了这句话以后,停了很久,列子看到学生们都愣住了,就叹了口气,“虽然”,但是啊,“夫子尝语伯昏瞀人伯昏瞀人也是个道家人物,在《列子》里经常出现,在《庄子》里也出现过,等于是列子的师兄。他说我当年听到老师教伯昏瞀人,“吾侧闻之”,我站在旁边听,意思就是旁门左道了,你们不懂正道,只好从旁道来告诉你们,“试以告女”,我跟你们讲一讲吧!

所以我开始讲《列子》时不从这一篇讲,讲了大家都吓跑了,因为大家没有哲学修养,会认为毫无道理。

下页:宇宙万物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