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列子臆说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百鸟衔花 感应道交
来源:道学深究 作者: ( 字号:   )

刚才讲磨砖不能作镜,打坐岂能成佛,另外还有个禅宗的公案,就是四祖道信禅师到牛头山接引法融禅师的经过。法融也同马祖一样,在山上打坐几十年。这些当然都是唐朝以前的人,那时佛教流行,比现在崇拜科学、崇拜美国还要崇拜。当时大多在家、出家的人都在修道,是佛法进入中国后文化一新的时代。初期一两百年当中,几乎全体投入,很多人修道求证,所以唐宋时高僧多。现在呢?矮僧也不少啊!

那个时候法融禅师年纪轻轻,在南京附近的牛头山上天天打坐。当时百鸟衔花供养,就是说感动一些飞鸟来赞扬他。一个人只要心里没有杂念,没有伤害其他生物的心理,绝对可以修养到跟毒蛇、老虎和平相处的。我也曾经试验过,我在峨眉山闭关时,那里不但看不见人影,连鬼影也看不见,有时候想想没有人来,来个鬼也好。有一天窗子一打开,看见很多蝴蝶在前面飞,蝴蝶好大啊,像书这么大,我也童心发了,叫它们进来玩一下,一只蝴蝶就慢慢转过来,来,来,手一伸,它就停在手上玩。当然我没有动一点念头,没有想把它关在里头啊!玩一会儿,我说好了,你走吧,我也要看经了。手一抬,它慢慢就飞走了。当然也不止这一次,试验过很多次。

所以唐人杜甫的诗称“不贪夜识金银气”,中国看地理讲望气,如果地下有矿,有工夫而没有贪心的人夜里站在那里看,地气上来,金矿银矿都看到了。因为心境清净不想要就看到了;有意去练望气,去看金银,反而找不到。“远害朝看麋鹿游”,远害,没有害生物的心,所以跟野兽可以做朋友,玩在一起。

《列子》也讲过,有个小孩子在海边,一天到晚跟一群一群的海鸥玩,鸟也不怕他。他的父亲就跟这个孩子说,你再跟鸟玩的时候,抓两只鸟来让我玩玩。小孩子说好啊,到了第二天早晨,鸟不飞下来跟他玩了。所以说人起心动念,万物都有感应,人有了害物之心,物就不会亲近你了。

那天我们到十八罗汉洞,有位同学正在吃饭时,一群很大的毒蜂在里面转,我说你不要动,吃你的饭,理都不要理,如果你动一下它们就马上找你。

再说四祖道信接引牛头融禅师,这中间故事不讲了。他说你在这里打坐修道,你的境界是什么?而能打坐的是谁呢?所得是什么?能得的又是谁?譬如我们能思者是什么呢?所思的是何事?就是“能”、“所”两个问题。你说能思的是心,那心在哪里?心在内还是在外,还是在中间,还是在虚空?就是这些个道理。

下页:如何求道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