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列子臆说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无言与不言 无知与不知
来源:道学深究 作者:

“子列子曰:得意者无言”,他说你们懂什么啊,得道的人,到了那个境界,没得话讲。像禅宗大祖师们见面,佛与佛见面,得道与得道的人相见,都没有话讲。所以我常常说,现在的宗教徒,你骂我,我批评他,还有什么显教密宗啊,每个都讲自己对、别人不对。真正得道者无言,默然不语,也无所谓是非善恶,都泯然了。所以真到达那个境界,没有话讲,因为言语可以表达的都不是那个境界,就是禅宗祖师讲的,“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你动了念头就不对,所以“得意者无言”。

再进一步说呢?“进知者亦无言”,一个人学佛修道,修养真到了某一个境界,也没得话讲。我们中国的俗语,“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响叮当”,也就是说“学问深时意气平”,一个人真到学问深的时候意气就平了。所以爱发表意见的,有一点境界就问就说,有一点稀奇就好奇得很,真达到那个境界没有什么,天地间没有稀奇的事,最稀奇的事是最平凡的事,你却不懂,这个是真稀奇了,所以“进知者亦无言”。

“用无言为言亦言”,你以为两个得道的人见面,不讲话,真的不讲话吗?已经讲了话,彼此境界相同,意见相通,这就是心通,你心里和我心里所想都一样。不要说得道的人,你看两个好朋友,不管男的女的,在很多人面前,很想走,又不好意思走,两个人彼此一看就走了,借尿遁而逃,这就是不需要讲话。所以有时候不说话也是言语表达,何必一定要用嘴巴说话!“无知为知亦知”,彼此相知的人,不表达也知道了,得了道的人一望而知,就是他心通。

“无言与不言,无知与不知”,这是申辨逻辑问题,同样的话,正、反、合,反复了几次。他说“无言”就是没话讲,“不言”是不肯讲,这两个有差别。“无知”就到达了空,“不知”则是愚蠢,这个中间有差别。“亦言亦知”,髙明得道的人看起来都差不多,那个笨人是真说不出来的笨,并不是得道了不说。我常常举例,赵匡胤当皇帝的时候,派一个无知的卫士接待李后主的大使徐铉,徐铉跟他谈学问,说了三天,卫士全不懂,他只说一句话,请喝酒,是,是,好,好,喝酒。搞了三天,这个徐铉摸不到底,就愣住了,不敢再讲。所以对付高明的人就是无言,他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亦无所不言,亦无所不知;亦无所言,亦无所知”,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禅宗袓师有一句话,“言满天下无口过”,所以释迦牟尼佛教化了四十多年,他说自己没有说过一个字。道这个东西,“开口便错,动念即乖”,所以无言最好。前面两句,虽然不说,已经说了;下面两句是说了等于没有说,就是这样一个逻辑。列子对学生训话,“如斯而已,汝奚妄骇哉”,就是这个样子,没有别的,你们不必有什么稀奇,本来空的就是有的,有的就是空的,你们怕什么呢!

下面这一段更精彩,讲列子学道,学神通,学气功,学御风而行,在空中飞的,连下去很长,留到下一次再讲。

下页:列子学道三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