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列子臆说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学技术 有步骤
来源:道学深究 作者: ( 字号:   )

上次说到一个学射箭的故事,最后学生要杀老师,差不多是中国武术界后来的典型,很多武侠小说都常写到。像这样的典故,《孟子》里也提到过,同样的一个事实,在比《列子》这一本书还早的时候,上古就相传有一个射箭很好的羿,到了第三代也发生过这种事情。

这个故事里头包含了很多人生哲学的道理,也同时可见一个人不管学技术或者任何其他东西,都是为了好胜,好胜为了求名,就是为了自我。每人都是为了“我”,这个观念的发展变成一个罪恶,导致许多人无所不为。《列子》里每一个故事都包含了很多的意义与道理,要我们去了解。

尤其上一个故事的最后一句话,“以誓不得告术于人”,这个念就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大毛病,也是我们黄种民族的一个大毛病。自古以来,凡是有专长的人,一代一代下来,都密不外传,尤其是医学方面,很多所谓好的医术,一代一代不肯相传,做老师的都留了一手,都是为了私心而留住,使中国文化的种子断绝了,这是个很大的罪过。站在人类学的立场来看,人类有很多种,我们黄种人不过是人类的一种,黄种老兄们这一点很不高明,不如白种人及其他的人种。所以我们每读一篇书,中间所包含的很多道理必须要清楚知道。下面又来一个故事。

造父是古代的一个名人,此人善骑马驾车,尤其骑马之术,那是千古第一。造父的老师叫泰豆氏,造父跟从泰豆氏“习御也”,御就是驾车,骑马驾车叫做驾驭。中国古代的交通工具是马车,皇帝的车子是六匹良马并排拉车;大夫们、有功名的,驷马之车,四匹马拉一辆车就叫一乘。我们读《孟子》里有“千乘之国”,就是四千匹马的国家。由此可知,上古时的马路比现在还宽,也了解战国时代车不同轨是国防的关系。车同轨、书同文、文字的统一,是秦始皇时代才严格下令而统一的。所以讲到文化的统一,倒是应对秦始皇另眼相看了。假使当时没有这些统一,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经济、货币、交通都不统一,也就没有统一的中国了。这是讲到驾驭车马顺便提到的。

造父刚刚幵始跟泰豆氏学驾驶的时候,“执礼甚卑”,这是一句古文,是说造父非常谦下,服侍老师非常恭敬,等于佛教的仪轨。我们当年老师坐在那里,自己走过时头要低下来,不敢超过。如果走在太阳下,学生在老师后面,不能踏到老师的影子。所以古人事师很恭敬,教师节快到了,现在讲尊师重道,叫得很响亮,越想越可笑,多是自欺欺人之谈。这里讲造父侍师的礼貌,有些古文不用“卑”字,而是“执礼甚恭”,表示恭敬。

这样的恭敬,“泰豆三年不告”,但这位老师泰豆三年没有教他一点东西。现在假使跟着老师三天不教,恐怕还要告老师呢!“造父执礼愈谨”,老师不传给他,造父没有怨恨,没有灰心,他觉得自己可能不对,所以对老师更加恭敬慎重。

“乃告之曰”,泰豆一看,这种学生没有话讲,开始教他了。下面这几句话是中国文化的名言,很多地方用到。“古诗言”,我们上古老祖宗的诗,很多的哲学名言都在诗里头。“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要想做一个好的弓,先学做畚箕。像现在台湾也有射箭协会,有同学参加,叫他拿弓来看看,哎哟!日本买的。第一个我就感觉很难过,本来是我们中国人的武器嘛!现在的弓都是日本做的,价钱相当高。弓有各种的拉力,要弹力很好的材料,一般都是选择很好的竹子,弓的两头,讲究的还用牛角做,还要很好的胶把它粘好;把竹子弄弯的技术,也要很高明。

所以泰豆说要做一副好的弓箭,“良弓之子”,这一些人,不一定是儿子,也可以是徒弟,“必先为箕”,先学会做畚箕。你们是都市长大的,什么是箕也搞不清楚。畚箕就是乡下人用竹子编的箩筐一样,洗米、洗菜用的,可以漏水的,要把它做得很圆。想做良弓的人,开始要先学习编畚箕,这个学会了才可以做弓。

中国古代,裁缝也好,泥水匠也好,做徒弟都要三年,剃头也要学三年。剃头师傅教徒弟学剃头,不能够拿人来试验,先学在瓤瓜上刮,把那一层青的刮掉,瓤瓜皮没有破,就学得差不多了,才可以来剃头。所以,从师习艺要先找一个良师,学佛学道都是一样。

造父后来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驾驭者,在中国的神话史上,他死后就封神升天了,地位很高。他的老师还教他,“良冶之子,必先为裘”,冶是打铁的、补锅的。这个你们更不知道了。譬如江西的瓷器很名贵,有时候破了裂了,要等到江西老表来,都可以修补。江西、湖南两省碰到男的都要叫老表,不能叫老乡,碰到女的要叫表嫂。江西老表一来啊,补锅碗的本事大得很,这种也是艺。还有补铁锅的,古代一口铁锅用几十年,铁锅炒菜,吃了对身体有好处,铁是补血的,这是医药啊!古代铁锅破了也要补的,用铁来补叫冶,就是一块一块把它补起来。

学补铁锅的人,必须先去学会做裁缝。裘是皮的衣服,这个皮一块一块很难做的。譬如去年冬天很冷,我想大概可以穿皮袄,年纪大了嘛!请美国的同学给我买一件,不要买好皮,买不起。我那个朋友傅代表,又高又大,他有大陆带来的狐皮,是他的老师送他的,现在要给我。我说老兄啊我找不到良冶啊,找不到好的师父“吊”狐皮啊!后来找了一个老乡,他年纪很大了,听我一讲,没有办法,进来一看,哎哟!这个皮袄上半截吊错了,要一块一块拆了重新改,这个好麻烦的。结果他还是帮我吊了这个皮袄。

这是顺便讲皮裘,孔子穿的衣服就是裘,北方冬天不穿皮袄的话,年纪大受不了那个寒冷,不是台湾呀!《论语》里,孔子穿衣服很讲究啊,什么“缁衣羔裘”,一看孔子后来的财产也不错,他皮袄已经有七八件了。

所以出世、入世,要学一样东西,你先学那个相近的术。你要想变成画家,先学素描,想学好中国字做书法家,你也要懂得几笔画。要想变成画家,必须要把毛笔字学好,然后学画,那叫做文人画,就像样了。

“汝先观吾趣”,“趣”字同“趋”字是通用的,泰豆说你先看我怎么赶马,怎么样向前面走。“趣如吾”,你骑在马上,把握马的缰绳,走的道路完全像我了,“然后六辔可持,六马可御”,如此一来,套马笼头的那两条绳子,你一只手把持到六匹马,手里还要拿马鞭,这是技巧,差不多一个指头勾住就可以指挥了,这个本事多大啊!在南方是要驾船,北方人骑马,各有各的本事。

造父就说,“唯命所从”,好,我听师父的,师父要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下页:神奇的学驾驶方法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