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列子臆说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生活风俗的形成
来源:道学深究 作者: ( 字号:   )

上次讲到春秋战国的时候,提到管仲怂恿齐桓公到北方,去那个特殊的区域。齐桓公这位君王,正是所谓很爱玩的一个人,不过他运气好,碰到一位好的宰相叫管仲,但是他本来胸无大志,所以他的事业始终有限。大概的宗旨是说明一个人成大功、立大业,必须先有远见,有远见才有远大的成就。所以我们历史上骂人“目光如豆”,或者说“鼠目寸光”,所指的是思想肤浅,他所能够成就的当然就有限了。

这一段是很多地方风俗的比较,描述社会的现状,说明一个历史的哲学,这完全是指我们中国,尤其是在古代的中国;像台湾、浙江,长江以南,东南一带到福建,古代都是落后地区。“南国之人,祝发而裸”,我们南方这一带的人,头发是剃掉的,剪得很短。我们的文化几千年来,不剃胡子、头发,男女都一样,所以《三国演义》描写关公,美髯长须,当时不过三十多岁。因为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一根头发、一根胡子都不随便剃的。剃头是外来文化,所以清军人关为了剃头发,大家不干了,很多人宁死不肯剃发,这是文化的问题。

讲到头发我想到一件有趣的往事。几年前的一天,救国团约我去宜兰开会,谈青少年问题,因为是朋友,只好去了。到了那里一看,大概有几十个人,都是各个单位的领导,还有警察少年队的队长。原来开会是讨论头发问题,学生头发剪多长多短,讨论了好几个钟头。刚好有台风警报,要从宜兰登陆,我是坐在旁边旁听,听完了,我说可以放学了,我们赶快走啦,有台风来就回不去台北了。主席一定要我作结论,我只好赶快讲几句。我说很奇怪,今天花了那么多时间讨论头发问题,祖先们素来是不剪发的,剪了发是大逆不道。清军入关,下命令要剃头发编辫子,结果多少人做了忠臣义士自杀了,不是为了亡国,是为了头发要剪掉。你看我们这个民族多有意思啊!国家亡了不要紧,头发剃了绝对不干,宁可死。到了蓷勫清朝,我所见到的我的老师,还有几个老前辈,有功名,是前清举人、进士的,中华民国一成立,要大家剪辫子,结果他们死都不肯剪,宁可做清朝的忠臣。你看这个民族多奇怪呢!三百年前的祖宗为了剃头发,宁可死,不能剃;三百年后蓷勫清朝了,又不愿意剃头发,要留辫子。

十几年前我到日本,嬉皮流行,日本那些男孩、女孩披着长发,睡在地上唱歌,火车站都睡满了这些青年。当时一个日本老教授陪着我,我说你们怎么搞的啊?我们黄种人讲黄花精神。所谓黄花精神,日本人讲黄花就是菊花,就是东方的文化。这个老教授说都是为了剃头发。他告诉我,他只有一个儿子,头发留很长,有一天他忍无可忍,回去门一关,自己拿剪刀要把儿子的头发剪了。儿子跪下哭了,说女孩子才剪头发,男孩子都是这样留长,你把我头发剪了,我变成不男不女,我不能做人了。

我们现在为了青年人的头发,开会花了那么多时间,台风来也不怕,我倒请问头发剪短了道德就好了吗?头发留长了,那个人道德也没有了吗?头发的长短和学问、道德有什么关系呢?何必浪费时间开什么会啊!当场大家哈哈一笑,我说台风要来,快走,快走,不管头发的事了。

“南国之人,祝发而裸”,这是指早期的原住民。南方的人,头发剃短了,而且不穿衣服,用个树叶子围一围就好了,那个时候表示文化落后。当时南方是祝发文身之民。文身,就是在身上刺青,刺一条龙或一朵花,显示是落伍的野蛮民族。不过老实讲像我们台湾、江浙一带的人,都不是原来的本地人,我们是在唐宋变乱时,祖先慢慢向东南来的。

“北国之人,鞨巾而裘”,北方人头上包一个帕子,因为有风沙嘛,所以头发喜欢包起来,后来变成帽子,身上穿着皮袄,裘就是羊皮袄。

“中国之人,冠冕而裳”,当时的文化在中原,就是中国,戴的帽子有阶级区分,皇帝戴个平天冠;冠上有珠帘挂下来的也有规定,有阶级区分的。所谓衣裳,衣是上半截,裳是下半截,后来的发展,下半截的衣服叫做裙子,所以我们画老子、孔子啊,这些图案都还是两截穿衣。武侠小说里骂人两截穿衣,那是指过去女人的衣服两截。实际上我们上古的老祖宗都是两截穿衣,不是一半,长度差不多到膝盖那里,下面垂下来是裳。

大禹治水以后把全国分成九州,九个区域,以河流为标准,“九土所资”,在中国这个地区生活的人,每个地方都不同,“或农或商”,有些地方适合种田为生,有些地方没有办法种田,就做生意。“或田或渔”,这个田是田猎的意思。有些地方打猎,或海边的以打鱼为生。穿的衣服也不同,“如冬裘夏葛”,北方冬天非穿皮袄不可,不然受不了那个寒冷,夏天穿麻做的衣服。“水舟陆车”,水路的交通是船,陆路的交通是车子。

他说各地方风俗的形成,不是政俯的命令,也不是学校的教育,而是“默而得之,性而成之”。一种风气的形成啊,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要做到默默而化,没口号,没标语,风气是自然形成的。西方人吃饭用刀叉,印度人吃饭用三个指头抓,我们西北新疆一带吃抓饭,也用三个指头。三个指头很难抓哦,要吃得好,吃得干干净净,也是从小练出来的工夫。中国人用筷子,你说哪个人下命令形成的?不是的,“默而得之”,它是由地区在时代需要下自然形成了这个风气。“性而成之”,这个性是讲人性,人类天性的需要会构成一种风气。这一节就包括了政治哲学、文化哲学,你们研究社会,研究人类发展史,乃至于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东西文化的交流,这两句话“默而得之,性而成之”是大哲学。勉强构成的东西是不长久的,自然会被社会、人类所淘汰。

下页:各地奇风异俗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