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列子臆说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可生可死 不可生不可死
来源:道学深究 作者:

道家的哲学,对于生死看得那么宽广,非常达观,“可以生而生,天福也”,可以活就活着,活着不错,幸福;“可以死而死,天福也”,到该死的时候就死,死也不错,也是幸福。真的哦,有人不得其死哦,这些你们青年同学们想不到的。譬如我有一位老朋友,很有名的,都八十几了,他说当年在某一个时候我不死真可惜啊,如果那个时候死,就是死得其所,就非常有价值。结果到现在老了,还要人照应,走路还拿个拐棍,眼睛又看不清,虽然活得很长寿,可是并非幸福。我有一位朋友,是个军人,他也到这里演讲过,他说一般到了老年都很怕死,他就不同。他有两句名言很好,他说死多好啊!是个幸福啊,那是上帝给我们很难得的机会,如果我们父母没有把我们生到这个世界上,连死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死是一个机会,那多宝贵啊!听起来好像他讲幽默话,如果真看通了就是这个道理。《列子》讲的也是这个,就是在可以不可以之间很难。

“可以生而不生,天罚也;可以死而不死,天罚也”,人生的境界到了可以生而自己却不想活,为一点小事就去自杀,去跳水、去上吊,多闷气呢!吃安眠药,多头痛啊!这是不应该的。可以生而不生,自己害自己,这是天罚。但是换句话说,可以死、该死的时候而不死,也是天罚。最近有一部书,一位当年很有名的学者写的文学书,老一辈子的朋友都在看。他在序言中讲他是忏悔,借别人的过失来忏悔自己。我说这个忏悔没有道理。他的序言又讲,到了这个时候“不做无益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生”,他引用这一句话,只好做一点无聊的事排遣人生。我看他活得好痛苦啊!“可以死而不死,天罚也”,在那里受活罪。

这些故事的道理,你们年轻同学尽管听啊,听了没有用,就算你拿到博士你还是读不懂,人生非要到某一个情况时才懂。不管年龄大小,只要他做过大事、当过头子,或经过了艰难困苦,他一读这本书,就完全懂了。

所以《列子》这本书不是问你对“天罚也”有没有意见,问了等于白问,绝对没有意见,既没有意也没有见,因为他没有这个问题啊!像我们当年在学校听课,老师讲上一句,下面他怎么说已经懂了,那就有意见了,有意也有见,就会问了。

“可以生,可以死,得生得死,有矣;不可以生,不可以死,或死或生,有矣”,你看这些文字是什么文章?好像是莫名其妙,把字堆起来而已,看似衍文,多余的。如果你懂了历史上的故事,有大的人生经验看它,才明白都是一字千金,非常有力。当人生碰到可以生也可以死的两可之间,决定活下去,或者听其自然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者碰到那个情况,绝对不应该活下去,或不应该死掉。在两可之间的,在历史上有很多案例。

譬如我们讲三百年前的历史,清军人关前,明朝的末年,那个时候洪承畴经略辽东,防守满洲这个最大的敌人,海陆空三军的权力都在他的手里,结果满洲的祖宗用一点办法就把他困住了。这个时候吴三桂还没有出来。明朝的崇祯皇帝得到报告,说洪承畴在前方战死了,皇帝痛哭,在忠烈祠供起他的牌位,还亲自写祭文上香主祭。当时他是全国的忠臣,就是说在可以生可以死、不可以生不可以死之间。他被俘虏后,绝食,就是不投降。最后顺治的母亲出面,故意泡一点参茶给他喝喝啊,然后怎么恭维一顿啊,就把他动摇了,就投降了。

不过他虽然投降了,也做了很多的好事,对清朝最后有几项不投:俗投僧不投——在家人投降,出家人不投降,所以出家人穿的是明朝的衣服;生投死不投——活时投降,死后可以穿明朝衣服;男投女不投——男人投降,女人不投降,所以清朝近三百年间,女人结婚是穿明朝的衣服,凤冠霞帔。另外有语言文字不从和官号不从等。这都是洪承畴的花样,后来他给清朝出主意,如何统治中国。洪承畴一路带领清军到南方来,直到统一中国。

洪承畴有两个重要关系人物,一个是他在扬州的恩人,当年他考功名时,这个老先生曾帮过他。当洪承畴帮助清军威风凛凛到了扬州时,亲自去见他,老先生不见。勉强见到了,你是谁啊?我不认识。他说自己就是洪承畴。老先生说,冒充!我那个学生是忠臣,早死了的,你是个什么东西要来冒充!硬把他轰出去。另一个是洪承畴的妈妈,他回到福建接他的母亲,母亲当面骂他又要打他,我儿子是忠臣啊,已经尽忠报国死了,你是哪里来的野种,跑来冒充我的儿子,硬把他赶出去。

讲到历史上这些人物,现在我们几十年当中,看的也多了,由大陆到台湾,看到现在,才读懂了这些古书,读懂了所谓“可以生,可以死,得生得死,有矣;不可以生,不可以死,或死或生,有矣”的道理。

下页:生死可以掌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