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孟子与万章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百里奚助秦的多种说法
来源:儒学深究 作者: ( 瀛楀彿: 鍗�銆€鍗� )

在这里,万章似乎在对孟子使用武功上的“谭腿”招数,一招接一招的打出去,好像孟子住在万章这位学生家里,经济力量撑不下去的样子,心里在发急,想说“老师,你老人家可别坐吃山空,到外面做个官吧!”的味道。这当然是一句笑话。反正,他总是希望孟子出山,用伊尹说不动,用孔子也说不动,现在他又提出春秋时候的百里奚来。

万章说,历史上说百里奚自己卖身,不过“自鬻”两个字,只是在《孟子》这本书上万章这样说他的。这两个字相当重要,“自鬻”就是自己卖身,等于说他当时穷困潦倒,虽然拿了一张毕业文凭,但到处找不到工作,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卖身了。

古人卖身的情形,现代三四十岁以下的人,没有看见过,不会知道。如果是年纪大的人,还是见过的。民初军阀盘踞北方的时候,黄河两岸,遇上水灾、蝗灾的荒年,当地的居民无以为生,“逃荒”到长江以南的鱼米之乡来,就有人自己卖身。乃至在抗战期间,西北、西南的边疆地区,还有穷苦的人出来卖身,他们用稻草像打结一样,但不将两端拉紧成结,编成一个圈圈,插在头上,表示卖身,给人家当奴仆。古代的奴仆,有时价钱很便宜,像抗战时边疆地方,无论男仆女奴,一包女人用的绣花针,就可买到一个奴隶。如果买年纪较轻,身体健硕的女奴,再加两根头绳就可以了。女人束发的彩色带子就叫头绳。在夷区中,有的俘虏被卖来卖去,一生被辗转贩卖,到最后欲想赎回,都难以做到。

万章说百里奚自己卖身,只得了五张羊皮的代价,就成了人家的奴仆,做割草喂牛的苦工。由于他把牛喂得肥肥的,被秦穆公看见了,问他用什么方法把牛养得这么好,于是两个人讨论畜牧学,后来秦穆公请他当宰相。但现在历史上我们可查到的数据,并不是万章所说的那样,历史上的记载是:“在周惠王丙寅二十二年秋九月,虞大夫百里奚奔秦,秦始得志于诸侯”,他是第一位以客卿的身份相秦,而使秦国开始富强起来,他在诸侯之中,是有地位的宰相。

司马迁的《史记》则说,当晋国打败虞、虢两个国家的时候,虞国连国君都被俘虏了,而百里奚是虞国人,被虏后送到秦国,成为秦穆公夫人的奴隶。百里奚就逃出秦国,到南方“宛”这个地方——即现在的南阳市,可是又被楚国人抓去了。这时,秦穆公知道他在虞当大夫时的贤能,就以五羖羊皮把他从楚国人的手里赎回来,当时百里奚已经七十多岁了。秦穆公把他赎回来以后,和他讨论国家大事,他非常谦虚地自称亡国之臣,没有资格谈什么国家大事,结果两人谈了整整三天,秦穆公就把国家大政交给他。

在推举他的人之中,有一个是有远见的朋友蹇叔,百里奚在谦让的时候说,他得以脱离在齐国的穷困而到周去,也是蹇叔帮忙。周王子颓好牛,百里奚曾经为周王子颓养牛,等到颓要用他的时候,蹇叔阻止了他。周惠王二年,周王子颓作乱,到周惠王四年,颓被杀了,幸亏当年蹇叔阻止百里奚为颓所用,才没有被牵连进去。后来百里奚作了秦国的辅相,因为他是由秦穆公以五羖羊皮赎回来的,所以后世又称他“五羖大夫”。

百里奚当了秦国的宰相,可以说是富贵到了极点,可是他离开家,和太太分别的时候,因为家里贫穷,他太太杀了一只孵蛋的老母鸡为他饯行祝福,可是连烹鸡的柴火都没有,只好砍下一个门斗——现在到乡下的旧式房子还看得到这种装木门的门斗——当柴烧,将鸡烹了给他吃。后来,他当了秦国的宰相,还未及去接他的太太,太太得知他当了宰相,就到秦国找他。在当时可不比现在,可以在街头拿起公用电话,打一个电话就联络上了,那时一个外国的贫妇,想见当朝宰相,谈何容易,连在门口多站一下,也可能被抓起来治罪的,所以等十年也见不了面。她实在没有办法,自己卖身到宰相府中当浣妇——清洁工,才看到丈夫坐在大厅上。她就弹了琴唱起歌来说:“百里奚,五羖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百里奚听到才想起了往事,查问之下,才和他的太太重聚。这首歌名为《琴歌》,也是一首有名的古诗,不过这是后汉时的应劭所写《风俗通》中的叙述,已经和百里奚相隔千把年了,而且是收集自社会上流传的民歌,它的正确性,也是可怀疑的。

孟子对万章这个说法不承认,他说:没有这回事,也是多事者说的。换言之,孟子在这里等于对万章表示,你想卖我,我就是不卖。

孟子说:百里奚是虞国人,并不是那么穷苦的,他也是虞国的大夫。在周惠王癸亥十九年的时候,晋国用“垂棘”,产玉名地所出最好的玉,以及晋国产马著名的“屈”地的良马送给虞国,向虞国借道路去打虢国。虞国的另一位大臣宫之奇表示反对,建议虞国的国君不要答应;百里奚则一句话也不说,因为他知道虞的国君,不会接受这种意见,如果说了话,说不定自己要被杀的,所以他干脆不说话,跑到秦国去了。这时百里奚已经快七十岁了。

孟子一口气又接下来说:他到秦国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头子了,还有这个体能、精力,来以放牛、喂牛的方法,去和秦穆公见面吗?这是不可能的。而且这种方法不好,将来对他的声名会是一种污辱,他如果这样做,能算是智慧吗?他对他自己国家的国君,在国家危险时,都不说一句话而离开,这是他的智慧,但是他“知穆公之可与有行也”,所以才去秦国发展他的抱负。他是这样极有智慧的人,还需要去卖身吗?他当时认清楚了天下大势,只有秦穆公还有作为,一眼看准了,所以就到秦国去,实现他的抱负,使秦穆公扬名天下,传于后世,这要大贤大智的人才能做到。至于自己卖身,连一个乡下人,稍稍爱好自己品德的人也不肯干,何况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呢?当他第一步站出来的时候,会不择手段吗?这样一想,就知道你们说的是民间传说,是靠不住的。

历史的记载,不一定与事实相符,有时候是写历史的人,对某一个人有主观成见。人想做到大公无私是很难的,例如唐朝的历史,当时有一位大学者王通,唐太宗以下的开国将相,大部分是他的学生,可是唐朝的历史之中,连一篇王通传记都没有。因为王通和唐太宗的舅子长孙无忌不和,写史的人惧怕长孙无忌的威势权力,而不敢写王通,所以有时连正史都靠不住,更何况万章这里发问时,一开头就是“或曰”,用了不肯定之辞,以现代语来说,是“闪烁其词”。也可能是万章由于存心想逼孟子出来,故意说百里奚是“自鬻”的。所以孟子答复的话,也等于是辩护时拿出来的理由,可以说是有相当道理的。同时,他这样答复,是在替百里奚辩护,也是自辩,等于暗示万章说,不必再来游说我了,你希望我卖身给人,马虎一点站出来做事,我孟轲是不会这样做的。

下页:四种典型的人


| 鐗堟潈澹版槑 | 鍙嬫儏閾炬帴 | 璁句负棣栭〉 | 鍔犲叆鏀惰棌 | 鐣欒█寤鸿 | 鍏充簬鏈珯 |
鑸嫢浜虹敓缃懧疯埇鑻ュ鑸� 鐗堟潈鎵€鏈�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杈絀CP澶�05000881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