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参禅开悟后的人,是不是仍要修定呢?
来源:修定与参禅法要 ( 字号:   )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修与不修,是两头的话,用两句偈语来说明:“不摘不纵坦然住,无来无去任纵横。”天天吃饭穿衣,没有咬着一粒米,没有穿着一条线,就如飞鸟行空,寒潭捞月一样,得不到任何真实的事相。

如果到了这一步,仍没有稳固,则一切的法门,都与实相一样,都可以任意的揣摩,不妨一切都从头做起,临济圆寂时的偈子说:“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

如果要问是否仍须坐禅?

回答是:这叫什么话!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自然要随时随地能定才行,不能说只有坐禅才是定,也不能说坐禅不是定。如果是明心见性悟道的人,自然知道如何用功,“长伸两足眠一寤,醒来天地还依旧。”又有什么地方不是呢?黄龙心称虎丘隆为瞌睡虎,不是没有原因的。又如:

临济悟后,在僧堂里睡,黄檗入堂,见,以拄杖打板头一下。师举首见是檗,却又睡;檗又打板头一下。却往上间,见首座坐禅,乃日:“下间后生却坐禅,汝在这里妄想作么?”

铁牛定悟后,值雪岩钦巡堂次。师以楮被裹身而卧。钦召至方丈,厉声曰:“我巡堂,汝打睡,若道得即放过,道不得即趁下山。”师随口答曰:“铁牛无力懒耕田,带索和犁就雪眠,大地白银都盖覆,德山无处下金鞭。”钦曰:“好个铁牛也。”因以为号。

但是,在石霜的参禅团体中,二十年来学众之中,有许多是“常坐不卧,屹若株杌”,这些人只在禅坐,从不睡下,就像枯树根一样,但是,当时虽骂这些人是枯木众,也并不表示睡下才对,并不是说睡下才算是道。

玄沙看见死去的僧人,就对大众说:“亡僧面前,正是触目菩提,万里神光顶后相,学者多溟滓其语。”又有一个偈子道:“万里神光顶后相。没顶之时何处望,事已成,意亦休,此个来踪触处周,智者撩着便提取,莫待须臾失却头。”这其中的道理,须仔细切实的参究,不能随便草草,落入断见或常见的不正确见解中。

至于禅门中的禅定,在六祖《坛经》中,以及祖师们的语录中,都曾谈到过了,这里不多引举,只录南泉的话,以作结束。

据说十地菩萨,住“首楞严”三昧,得诸怫秘密法藏,自然得一切禅定解脱,神通妙用,至一切世界,普现色身,或示现成等正觉,转大囧琺轮,入涅槃;使无量入毛孔,演一句经。无量劫其义不尽;教化无量千亿众生,得无生忍,尚唤作所知愚,极微细所知愚,与道全乖。大难!大难!珍重。

《金刚经》中说:“我所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前面所述的种种一切,读者只当作梦中话听好了。如果当作实法去了解,就把醍醐变成毒药了,说的人无心,听的人可就上当了。(全书完)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