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耳声法门又可分内外两种
来源:修定与参禅法要

一、内耳声法门-一这个方法是在自己体内自作声音,如念佛、念咒、念经等等。念的方法又分为三种,即大声念、微声念(经称金刚念),及心声念(经称瑜伽念)。在念的时候,用耳根返闻念的声音。就是说一边念一边自己向内听这个声音。最初听到的是声声念念,是许多接连断续的念佛或念咒的声音,渐渐地收摄缩小,而达到专心一念一声,最后终归使心念静止。

二、外耳声法门--这个方法是以外面的声音为对象,任何声音都可以。但最好是流水声、瀑布声、风吹铃铎声、梵唱声等。用听外界声音的方法,最容易得定。在《楞严经》中,二十五位菩萨的圆通法门,以观音的法门最好,“观音法门”就是以音声法门入道的。故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当最初心意能够专一在声音的时候,能够不昏沉,不散乱,就是说能够轻松自然地保持这种专一的境界,就是得到了“定”,再经常地这样修习下去,有一天忽然入于寂境,一切的声音都听不到了,这是静极的境象,定相出现了,佛经上称这个静象当“静结”。

在“静结”出现时,不要贪著这个境界,并且应该了解,动是现象,“静结”也是静的现象,要超出动静二相,不住不离于动相和静相。而且要证知了中道,了然不生的中道,这时,就由定而进入“观慧”的领域了。

慧观闻性,不是属于动静的,与动静无关,那是不间断也不连续的,体自无生,是无生无灭的本体。不过,这仍然属于渐修的阶梯范围。祥宗的古德们,很多人并不经过这些渐次的阶梯,而一句话就成功了,在听到声音的那一刹那间,言下顿悟,得到了解脱,所以,禅门入道的人,都认为观世音的闻声法门了不起。

例如在百丈禅师的门下,有一个僧人听到钟声而开悟,百丈当时就说:“俊哉,此乃观音入道之门也。”其他还有香严击打竹子而见性,圆悟勤听见鸡飞的声音而悟道,再有圆悟所说的“薰风自南来,殿角生微凉。”又如提到唐人的艳诗:“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等,这些都是属于言下证入,真是伟大,美不胜收。

修习耳根圆通的人很多,但是,至死不能了解“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人更是不少。

离开了外境的音声,与外境音声毫不相干,自然能寂然入定,但是这个定相仍然是静境,是动静二相中的静相而已。自己的心身本来就是在动静二相之中。这一点如果不能认识清楚,而把得定的静相当作了本体自性,那就是外道的见解。相反地,如果能超过这个阶段,就可以算是入门了。

鼻息法门--这个方法,就是藉呼吸之气而修习得定,呼吸能够渐渐细匀而静止,就是息。凡是修气脉的,练各种气功的,以及数息随息等方法的,都属于鼻息法门。天台宗和藏密两派,最注重鼻息法门。

这个法门的最高法则,就是心息相依,凡是思虑太多的人,心思散乱的人,用这个法门,依息而制心,比较容易收效。等到得定后,如果再细微的体察一下,就会发现心息本来是相依为命的。

一个人的思虑,是随着气息而生的,气息的作用,就是以念虑表现出来。当气定念寂的时候,就泊然大静了,不过,思虑气息及泊然大静,都是本性功能的作用,并不是道体。

道家认为,先天一气(气或作炁)。是散而为气,聚而成形的,一般的外道,把气当作是性命的根本,这是非常错误的。如果认某一物而迷失自己的心,不能了解体性为用的道理,这也是外道与正法内学分歧的地方。

如果能够先悟到了自性,修习工夫渐渐深入达到了心息相依自在的境界,体验了心物一元,才知道一切的法门,不过都是为修学的方便而已。

身触法门--这个法门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身触法门,包括了所有的六根法门,因为这些方法,都是依身根而修的。再说,如果没有我们这个身体,六根又依附什么呢?所以,诸法都是依身根而修的。

狭义的身触法门,就是注意力专门集中身体上的一点,如两眉中间、头顶上、脐下、足心、尾闾、会阴等处。在打坐修习时,或用观想的方法,或用守气息的方法,或者修气脉等,专注于一点,都是属于这个法门。

身触法门的修法,使修习人容易得到身体上的反应,如某种感受、触觉、凉暖、和软、光滑、细涩等等,有时更会有多种的反应和感受。所以这个法门使人常常会执着于现象,而以气脉的现象,来决定道力的深浅,最后反而陷入了着相的境界。这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密宗和道家的修法,最容易使人陷入着相的毛病,这也就是法执是最难甩脱掉的。

修行人最难的就是从身见中解脱出来。黄檗禅师时常叹息这件事:“身见最难忘”。在《圆觉经》中也有:“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古今的愚昧人众,都犯这一个毛病,所以永嘉禅师说:“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

有人也许会说,在工夫没有达到圣人的标准时,怎么能办得到没有自己呢?还是要借假修真,借这个四大假合的身体,去修我们的真如体性,以身为一个方便法门,不也是修行入道一个途径吗?

这个说法也对,只要了解这是个法门,不要迷头认影;把影子当真才是,如果迷头认影那就沉沦难以自拔了。老子说:“我所以有大患者,为我有身。”这句话真不愧是至理名言。所以禅宗的古德们,绝对不谈气脉的问题,以免学人着相,这种作风实在很高明。

意识法门--这个法门.包括了所有一切的法门,扩大的说.就是八万四千法门,大体上,也就是百法明门论中所列具的。前面所说的那些法门,虽然都是与五根尘境和五识的关联,但五识是由意识为主的,五识不过像是五个傀儡上场,后面有牵线的人,这些线的主力,就是意识,而牵线的人,就是心王。

凡所有的法相,都是由心所生的,所以,一切的法门,都是意识所造作出来的,现在又单独提出意识自性,勉强再当一个法门来讨论,举凡观心、止观、参禅等方法,都应该属于意识法门。

观心法门在开始的时候,所观的心并不是自性真心,而是有生灭的念头,也就是意识的妄心,在静坐观心的时候,只要内观这点,向自己的意识内,寻找生灭的妄心,去注意这个念头妄心的开始和消灭,以及来踪去迹。像这样的内观接续不断生灭的念头,直到有一天,念头生灭之流忽然断了。这时前念已灭,灭了就不去理它,后念还没有生,没有生也不去引发它,前念已空,后念未起,当体空寂。这个情景就象香象渡河一样,巨大的香象有巨大的魄力,不论多急的河流,它却不顾一切地横渡而过,身体截断了水流,到了这个境界就是到达了止的境界,佛学上称为“奢摩他”。

可是这个止的境界,并不是彻底究竟的根本,这只是一个相似空的静止境界,要在当体时去观,观到“有”是“空”而起的,“空”是从“有”而立的,“生”“灭”是“真如”所表现的作用,“真如”也就是“生灭’的本体。

能够观到了这个境界,不论任何一边而见中道,最后,边见舍除.连中也丢掉,就是到了观慧的程度,佛学上称为“毗钵舍那”。

止观修成之后,以止观双运为因,修持下去,自然得到定和慧都具有的果实。再一步一步继续修下去,就是十地菩萨一地一地的上进,最后证得圆满菩提。

天台之学、藏密黄教菩提道炬论、中观正见等学,都是属于这个修习的范围。

至于参禅的法门,在初期的禅宗,没有任何的法门教给学人,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哪里还有一个法门给人呢?后代参禅的人,他们的方法却是参话头、起疑情、做工夫,这些不是都属于用意识的法门吗?

不过,禅宗的用意识入门,与其他法门不同,就是把疑情作为“用”。

疑情是什么?疑情并不是观心的慧学,像止观法门一样,也不是百法明门论所列举的疑。疑和情连系起来,就深入了第八阿赖耶本识,带质而生,此心此身,本来是相互凝合为一的。不过,在没有开悟以前的人,像是胸中横着一个东西,拔也拔不掉,一定要在适当的机会、环境和接引下,才会豁然顿破,所以说:“灵光独耀,通脱根尘。”“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如果要达到“末后一句,始到车关,把断要津,不通凡圣”的境界,却不是言语文字可以形容描写的,这是踏破“毗卢”顶上,抛向“威音”那边,也就是说涉及了无始以前,就是与千圣一起商量讨论,都难解释的事情,哪里会是我们用思虑讨论所能了解的呢?

下页:定慧影像 什么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