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炼气化神三问
来源:道学深究 作者: ( 字号:   )

一、怎样才算是已进入炼气化神的阶段?
在静坐的过程中,如果已经经历过如上述连续所讲的种种经过,真正到达了“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阶段。有关生理反应的变化,除了浑身温暖如春,祥和柔软得犹如无身忘我,只有乐感,绝无任何稍微的苦痛反应。而且身心内外,犹如沐浴在一团光明的景象中,尤其以头部更为强烈。此时,感觉整个的天地宇宙缩小地融于我的范围,我与虚空浑然融成一体而不可或分的时候,便是炼气化神的境界,就要呈现在前了。

二、真有神我出窍的事吗?
所谓神我出窍,一般道家的丹经道书上,都有绘影画形的想象,伊然另有一个自我的婴儿之身,从头顶以上冲天而起。然后又加上“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等等说法。尤其以明、清以后,伍(冲虚)柳(华阳)派的修炼方法,更加煞有介事地强调其词。因此一般人便认为神我出窍是静坐成功者的必然景象。事实上,这种情形,却正是气化神的歧途差异,自己千万不可冒昧自信而使自己上当。

现在为了述说的方便,按照一般丹道派的观念。先来分析神我的界限:

(一)阳神。

(二)阴神。

依照丹道派的理论和原则,真正的神我出窍,是指的“阳神”。所谓阳神,它是可以脱离这个血肉的躯壳,能够变成有形有相的另一自我生命之存在。换言之,就是除了这个肉体以外,另外已经构成一个身外有身的另一生命之存在。一切言行举动,都可自由犹如现在。如果只有自己感觉到另一个生命的形体,或有形相,或无形相而可以出入这个肉体躯壳之外,而别人无法看见,并且也不能接触实体的物质境界的,便叫作“阴神”。阴神犹如梦中之身,但软梦中之身更为明晰清楚而已。倘使按照道家修炼之理论和原则,修炼到真正能出“阳神”,才算是静坐与修道的成果。假使只把出阴神当作究竟,那还是落在普通凡人或鬼神的阴境界之生命中,并不算是究竟。

现在暂不讨论出“阳神”的有无和事实问题,姑且先来讨论一下出“阴神”的情况。这在一般静坐或修道的人来讲。那并不算是什么严重的难题。某些从事静坐的人,很可能在未达到精化气,或气化神的阶段,便有此种相似的经验。而且不做静坐和修道的平常人来讲,如果身体精神衰弱,或有某种重病将近危亡的时候,甚至,精神病或神经病、梦游症或离魂症的患者,随时也有类似这种现象发生。换言之,所谓出“阴神”的情景,那是和精神分裂互相毗邻的状态,绝对不是好现象。如果属于神经质的人来从事静坐,这种现象很容易发现。事实上,在静坐的过程中,发现这种景象,往往是由心理上潜意识的作祟,配合生理气机上行脑神经时所引起。只要深于心理的研究,能够自我反省检察下意识的作用,便会不被自己所迷惑了。但是世界上的人是很奇妙的,每个人的一生,很少被别人所骗,几乎大部分的时间和作为,甚至思想和情感,都是自己被自己所骗,而且自己骗自己,骗得深深的,牢牢的。入世如此,修习出世法的何尝不如此,说来真可一笑。

三、真实炼神的情况确有其事吗?
我只能说:根据学理的研究,应该是确有其事的。但需要百分之百的自由作主才对。换言之,只要把上面所说的:当自我身心与天地宇宙浑然一体,融化在一片光明净境中之时,那便是正好认识自己神我的初步现象。然后再要进一步凝神聚气,到达有无随心,大小随意,出入自由的程度,才能讲到如何炼神,如何由静坐而进入到修道证道的境界了。过此以往,如非德智两足,福慧圆融的,实在无法再讨论到由形而下,进入形而上的情况。

老生问曰:我家人多,生活空间很小,环境不允许我另辟静室打坐,除了睡觉的那张大床之外,实在找不出更适宜的坐位了,但是不知道是心理作祟,还是另有什么不妥,我老觉得在床上打坐容易腰酸背疼,再不然就打瞌睡。倒是夏天席地而坐舒泰清爽得多,请问是否不得在床上打坐?

答曰:我想你睡的是弹簧床,再不然,就是厚厚软软的海绵垫,这种软底的坐位不适宜打坐。一坐上去,压力不平均,身体为求平衡,下意识地就在紧张中,时间拖久,当然就腰酸背疼,再长期如此下去,毛病更加严重。打坐最好在榻榻米或硬木板上面,这样压力平均,坐得四平八稳,全身才得以放松。如果你要在硬板上铺褥子,更保暖、更舒适,当然也可以。夏天贪凉,直接坐在水泥地上极不好,无形中寒气入侵。对身体还是有害。

问曰:我觉得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打坐比较轻松、舒适!

答曰:打坐时最好不要靠背,如果在散坐时,因生理过于劳倦。非要靠背不可,一定要软的,才不会严重影响气机的发动。你所以觉得背上有依靠比较舒服,可能是你太累了,或者你身体太弱了,再不然就是你太懒了。真正端容正坐的时候,任何靠背都会觉得是累赘的。

再问:打坐时,电话一来怎么办?家里又没有别人代接,不接又担心会错过什么重要的事,坐中开口讲话,又怕气脉出了岔子。武侠小说看多了,下意识的受这种观念影响。

答:打坐当然要坐透才好,就如同煮开水,一定要煮开了才能熄火。但是万事难如人愿,中途岔进来的事情,也不能不应付。开口神气散,是道家吝惜肉身长存的小乘语,事实上并不因通电话而坏了你的道行。只是定力不足因此而增加体的散乱心。倒是你那武侠小说的观念更害人,什么怕走岔了气,什么怕走火入魔,越怕越是真的不行了。

下页:附:修定与参禅法要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