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安全宝典 < 生活秘籍集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怎样防止受骗上当
来源:《居家安全金钥匙》 作者: ( 字号:   )

骗子可恶,受骗者却大有人在,并深受其害,不但在声誊上或经济上或其它方面受到损害,而且在心理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受骗者刚发现自己上当时,常表现出内疚、苦恼和难言的苦衷.而当彻底醒悟时,因深受其害,悲愤交加,往往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出现心神不定、烦闷苦恼和情绪低沉等现象,这些情感体验,进而可导致某些心身疾病.如有的人受骗后血压升高,严重失眠,甚至精神失常.那么,我们怎样防止自己受骗上当呢?

除要了解骗子的心理特点外,还应了解骗子的外部表现.骗子的行为特点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但较多的是冒充成受人们所尊敬、羡慕、崇拜,能解决实际困难的人物,以骗取人们的信任,进行诈骗活动.如有的冒充高干子弟,帮人拉关系;有的冒充采购员,帮人购买紧俏商品;有的诡称某厂出售某产品,价廉物美,可代为购买,骗取他人钱财;有的非法伪造有价证券、印章、证件等进行欺骗;有的利用某些人的迷信心理,把自己装扮为'圣人'、'天仙'、'神汉'、'神医'、'法师'等等,装神弄鬼,以'降妖捉怪,消灾灭难'、'驱邪扶正、缚妖收魂'等骗取钱财,甚至污辱、奸污妇女.此外还有形形色色婚姻骗子等等.骗子扮演的行骗角色又常常利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力求形象逼真,以制造假象,布下骗局,而后猎取行骗的对象,进行心理试探,探明对方的心理特点、需要与爱心.如果骗子扮演的角色符合受骗者的心理需求,其形象也与受骗者想象的相一致,那么行骗的对象就很容易上当。

骗子为达到行骗目的,还玩弄种种花招.比如,开始,主动与受骗者热情攀谈,如果猎物已上钓,则进而彼此建立'友谊',取得受骗者的信任.当然,在这过程中,骗子也往往投其所好,抛些诱饵,以便稳住阵脚,'放长线钓大鱼',以进一步取得受骗对象的信任,使受骗者一步一步陷入骗网,直至心甘情愿作出更大的'奉献'。

因此,当人们了解到骗子何以得逞,以及某些人又何以上当的心理特点后,便有了一些识破骗局的心理准备.值得提出的是,防止受骗上当的关键往往在于自己,我们应当象抵制不良的诱惑那样,努力加强自己的意志锻炼,并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缺陷,尤其是自己的心理需求应该同社会的道德规范相一致,决不要试图通过什么不正当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样就能抵制骗子的诱惑,避免上当,骗子也就没有'市场'了.事实上,骗子在对人进行心理试探时,如果对他的故弄玄虚或花言巧语报以无动于衷,那么他也只能乖巧地收敛其拙劣的行骗表演了.我们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和识别事物的能力,这样便能及时拆穿骗子的'西洋镜',并将骗子绳之以法。

下页:怎样搞好家庭防火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