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生财之道 < 生活秘籍集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长钱生意经
来源:《致富宝典》 作者: ( 字号:   )

把你的眼光看得远一点经商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事情.遇到困难,挫折,看你如何处理! 这是很关键的.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倒下,还是能正视它们,力求解决.在这之中赠上一言:不妨把你的眼光看得远一点.成功也许就在前面等着你。

当今香港的戏院大王邱德根在创业时,曾备受艰辛,然而他自强不息,经过拼搏赢得了机会,最终获得了成功,开始在1950 年他来到香港定居,准备进军戏剧业,施展自己的才能.他把目光对准了荃湾戏院,租下这家戏院来作为自己进军戏院业的当头炮.当时,荃湾比不上市区繁华,人口也少,仅仅逾10 万人,并且工厂和居民的住宅都是临时建筑物,选择这种地方开戏院,简直是在开玩笑,而且,在一般人们看来,这也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可邱德根就偏偏选中了它.因为邱德根心中非常清楚:'市区是比荃湾繁华,发展也大有前途,但自己资金缺乏,无力在市区与人角逐.再者,另一方面来说,把自己的眼光看得远一点,最好往前看几年,如今的香港发展迅速,市区土地必竟有限,随人口的增多,势必向外迁移,那么那时的荃湾一定会发展起来,自己的戏院何愁无生意可做.'主意打定,任何人也不会使他改变初衷。

就这样,他在荃湾开始了创业.邱德根的眼光确实不错,荃湾居民此时缺乏娱乐设施,所以戏院的开业给人们增添了美妙的情趣,因此,生意兴隆.再加上如邱德根所预料的那样,随香港的发展,人口剧增,市区饱和,使大部分新添移民落户荃湾,从而给他的戏院带来了大量的顾客,巨额金钱源源不断地流入他的腰包,使他暴富起来.对于邱德根来说,经营戏院是得心应手之事,无须费多大的力气.他又整顿戏院,派人到各处采片,扩大片源.同时,又加添戏院放映场数,业务更是蒸蒸日上。

从1950 年他进军戏院到1954 年,短短几年,他就已拥有十多家戏院,一跃而成为人人皆知的'戏院大王'假如没有他当初的明智之举,而是到市区闯天下,以鸡蛋碰石头,他一定会碰个头破血流.'把眼光看得远一点儿',不被眼前的景象迷惑,大胆去干,成功属于你。

'影业皇帝'的生意眼光追赶潮流,钱如潮流来.'影业皇帝'邵逸夫,他的公司摄制了多少影片已无法统计,仅以他设在香港的邵氏电影制片厂来看,20 多年中共拍电影片1000 余部,数字委实惊人,据香港《资本》杂志按他的手持的上市公司股票及私人公司的盈利、私人产业价值来作统计,其私人财富约90 亿港元。

跟上潮流在电影业显的尤为重要,邵逸夫也正是时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推动业务追上潮流,使财富滚滚而来.1929 年至1933 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影响了电影业,影院相继倒闭,在邵逸夫力主之下,邵氏机构开创新局面,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白金龙》,公映后轰动一时,争睹者如云.该片由粤剧名伶薛觉先主演,成本仅1 万元,但光在广州放映的票房收入就达60 万元.邵氏机构转危为安,邵逸夫成了中国电影业从'无声电影'进入'有声电影'的时代领先者之一。

到了60 年代,邵逸夫的电影业进入全盛时期,旗下拥有一大批编导,并捧红了许许多多的演员.这时,香港政俯公开招标竞投无线电视广播经营权.邵逸夫立即觉察出电视业今后将大有前途,于是与人合作投标,结果中标.在电影事业方兴未艾之际插手电视业,当时许多人不理解,但随着时间之推移,人们越来越佩服邵逸夫的生意眼光。

香港《亚洲周报》在1990 年1 月的文章中评道:'从事后的发展来看,邵逸夫当年移情电视,看来是一次明智之举,因为其电影王国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全盛期后,在80 年代开始走下坡路.'还要看到的是,尽管邵氏的影业逐渐失色,但其录影带业务却今大展拳脚,在马来西亚一地,就雄霸市场的80% 以上.因此代理人钦佩地说:'现在是录影带的天下,邵逸夫把投资重点放在这里,是正确的选择.'为了摸清电影业的市场动向,邵逸夫闲时就看电影,在70 年代,一年看700 多部影片,最高纪录每天看9 部,现在已80 多岁高龄的他仍每天要看电影,他说:'现在每日看一部电影,高峰期每日仍看2 部,主要消遗都是看电影,也从不感到疲累.'其实他并非为了消遣,更重要的是带着市场观念去看的,不仅看本公司产品,也看世界各地的影片,比较优劣,熟悉艺术思潮,从而使本公司的电影赶超世界潮流.超一流的电影艺引来众多的顾客,据统计,环球每天光顾他的影院的观众就在100 万人以上.其收入可观程度可想而知。

下页:“一夜间”成了大富豪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