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国名洞 < 旅游宝典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云水埋藏灵山洞
来源:中国名洞 类别:风景名胜 ( 字号:   )

灵山洞群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南部,距市区19 公里,离六和塔12 公里,是钱塘江与富春江连结处,属西湖区边缘,目前已建成为灵山风景区.洞群由24 个单体洞穴所构成,已开放的灵山幻景潘家洞,也是风景区的主要景点.灵山洞群古时就闻名遐迩,其中凤水洞、泉山洞、仙人洞等早为唐、宋、明、清诸代游人所熟知,并留有大量墨宝和摩崖.灵山洞的洞口海拔186米,为竖井式的分层洞厅,从原洞口到灵山幻境洞底,高差大约104米,洞道全长400米.共分四层洞厅,总面积超过6000 平方米.洞中石笋之高大,形态之奇特,造型之优美,洞壁之深邃,实属罕见,是西湖群山40 多个洞穴中景观最富丽、气象最幻变的旅游洞穴。

从夏天清凤送凉,冬日暖气融融的洞口入洞,直下18米,就是第一层洞厅.洞厅长约10 多米,面积约30 余平方米,洞顶钟乳石琳琅满目,在左洞壁4米高处,有一根高约3米、直径约0.8米的四方石柱,表面光滑,系水流溶蚀冲刷而成.洞体四壁,由于水流冲刷溶蚀,有如斑斑泪痕,窝穴、流纹、碟凹,比比皆是.此外在洞厅的左侧育一个"通天洞"和"一线天",在阳光照耀下,光束如同利剑划破"夜空",景美意深。

向下约行20米,为第二洞厅,是上层洞厅或高层洞厅,又称"清虚洞天".洞厅底板平坦,中间有一根奇形怪状的石柱,高6~7米,直径1~2米,似枯木逢春,迎风展枝.在洞厅的左壁上部,有一长约10 余米、厚约1米的彩色钙壳,宛如彩龙,缓缓蠕动.此外有狮、蟾、笋、螺等钟乳石,形象逼真.洞厅的右方,有个长约33米、宽约10米的支洞,口部有一石住,高约3.7米、周围约2米多,却似一个忠诚的卫士把守着洞府天宫。

由第二洞厅的东南,左盘右旋向下38米,就到"过道洞厅",也称"过渡厅".在盘旋的天梯两侧分布着各种钟乳石,有的似海龟,背上驮着一座瑰丽的宝塔和一个三足鼎立的香炉.昂首仰望,见有无数钟乳石玲珑倒挂,如朵朵莲花含苞欲放.在左前方的洞壁上,蹲着一只双目炯炯、张口嬉笑的小石狮,惟妙惟肖,十分逗人喜爱.在高达40米的悬崖上,俯视洞天,洞壁幽深,景物多姿,它们在灯光照射和摇曳下,时隐时现,变幻莫测,令人心旷神怡,拍手叫绝.此洞厅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趣。

穿过"过渡厅",就到第四层的"底层洞厅".洞厅长约160米,宽5~10米,从西南向东北延伸,面积约3000 平方米,呈月牙形.整个洞厅恢宏壮观,自然优美,个体堆积物形象逼真,意境深邃.在洞厅的中央有一水池,即"水厅",水深0.3~0.5米.洞壁四缘,广布着二三十个石瀑布、石帷幕.有的如金丝玉带织成的"顶天罗帐",有的则如"九天飞瀑"倾盆直下,显得壮丽无比.其中有一个石瀑布位于水池的后壁上,面宽超过20米,高13~15米,波涛滚滚,浪花朵朵.石瀑布表面有无数大小不一、重重叠叠的元宝形流水石,在灯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倒影在水池中,更显得壮丽无比.洞厅顶板呈拱型,高达20~40米,仰望穹顶,高若苍穹.其下悬垂着千奇百怪的钟乳石,有的如佛殿宫庭的罗帐,有的似佛前高照的万年灯.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洞厅西南端穹顶上有一个长约1米余的雪白锃亮的钟乳石,像一束锦绸彩缎披挂空中,随风飘动.它是浙江洞穴化学堆积物中的佼佼者,甚为罕见.洞厅两端为石灰华组成的云盆、边石坝,似龙盘蛇游,形成梯级状的层层水池.水池水清见底.坝边方解石结晶体闪烁光亮,如满天星星眨眼.西南端为九叠池,东北端为八叠池,水从他中溢出,它们层层相溢,池池相依,瀑瀑不息,汇入洞厅中央水池中.在洞厅的西南角,有一根石笋高约4米许,笋身奇特,顶端有四支触角似的细小石笋伸向四方,每支长约0.5米.左看像一位美女,侧身倚柱而立: 右看似一个巨大的龙头,神态自若;正面观之,又似一匹脱疆的骏马,奔驰疆场.离此东北方向约20米处,又有一根拔地而起的巨大石笋,高近25米.直径5~6米,占地面积20 平方米,如盘龙飞凤的"擎天玉柱",巍然屹立于大厅中央,其顶部似尖尖的培顶,直刺苍穹。

灵山洞群的自然美景妙不可言,而各洞也都有着古人的题咏、题词或勒石,如"云泉灵洞"、"大块一窍"、"清虚洞天"等等,至今仍历经风雨而得以遗存.唐时自居易来杭州当刺史,第二年就游了风水洞,他在诗中写道: "云水埋藏恩德洞,簪据束缚使君身,暂来不宿归州去,应被山呼作俗人."他为因公务羁绊以致不得畅游而感叹万分.宋时,范仲淹在杭州做知府时,也拜访、驻足过灵山,他留下的诗句中将灵山胜景比作了桃花源: "神仙一去几千年,自遣秦人不得还,春尽桃花无处觅,空余流水到人间."其时,林和靖游览凤水洞后,十分感慨,从而题咏一首七律: "平昔尝闻风水洞,重水复水去无穷,因缘偶入云泉路,林下先闻接客钟."由此可知,灵山各洞,早已闻名遐迩.大诗人苏东坡追寻踏青去的朋友李节推一直至灵山,他留下的诗文表达了对灵山风景的赞美: "春山碟碟鸣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路长漫漫傍江浦,此间不可无君语".还有他对风水洞的吟诗: "风岩水穴旧闻名,只隔山溪夜不行;溪桥晓溜浮梅萼,知君系马岩落花."上述风水洞岩壁上的"云泉灵洞"四个大字,为北宋皇佑二年元居中篆书,分两行,大径丈许."大块一窍",是明万历年间汤沐所题.下方岩壁凿刻有"苏轼小瞻",可能出自苏东坡的手迹,昙山仙人洞内,有南宋绍兴三年的石刻"清虚洞天"和朱熹题字.宋代,赵游风水洞时,亦有诗文云: "风穴有声连水洞,听风观水暂闲身;杭州未入从容甚,且与南山作主人."元、明之间,战乱频仍,一些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先后被毁,游人杳然,洞穴逐渐湮没.另外还由于钱塘江东移,昔日惊涛骇浪之所,化为坦坦平野,险景不险,游人日渐减少.清时,沈九如游仙人洞时,也留诗一帧: "峭壁横江浦,阴匡望或开,石门悬雨露,至洞锁风雪."在底层洞内的高大石笋旁,曾发现两具人类骸骨,一具躺在水中,一具斜倚岩壁,为一男一女,生时约在清同治年间.不远处的石壁上还发现有用硬物刻写的"大明六年"四字,大明为南朝宋孝武帝年号,即公元462年.证明距今1530 多年前,洞里已有人类活动的踪迹。

灵山风景区古称"湖埠",除了灵山幻景为主景外,还有不少景点.如湖埠不远的昙山石壁上有"缆痕,深刻数寸";定山、浮山是古时郡人观潮和吴越、两宋两朝每年春秋雨季演习水战之地.清代以来有素负盛名的"湖埠十景",即"云泉晨曦"、"龙鳞曲柳"、"董坟松涛"、"茱萸晚霞"、"暗水明出"、"冬暖夏凉"、"明水暗入"、"樵夫双曲"、"围墙石壁"、"双狮滴潭".此外,灵山风景区还盛产西湖药菜和大湖九曲红茶(又名九曲红梅茶),两者名满天下。

下一页:谪居陋室阳明洞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