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国名洞 < 旅游宝典 < 首页 :当前 
谪居陋室阳明洞
来源:中国名洞 类别:风景名胜

阳明洞是贵州省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位于离贵阳市约40 公里,修文县城东1.5 公里的栖霞山(又名龙冈山)上.栖霞山实为一低矮的石灰岩小岗丘,高度不及50米.山上林木蓊郁,古树参天,树萌蔽日,山麓绿水绕田,远远望去,如平岗逶迤,一抹青云横亘在地平线上.春为黄金菜花,秋为红叶秋枫.红枫黑黛,飞檐翘角,一派非凡景象。

阳明洞原名"东洞".为明代哲理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字伯安,也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谪居其间时讲学的地方,改名为"阳明小洞天",习称"阳明洞".该洞庭高敞爽适,深广相若,长约12米,宽为9米.有前洞和后洞之分,中间玲珑相通.前洞甚奇壮,岩石苍秀,形如半月,口部苔痕苍绿,藤蔓四布;洞底平坦,有青石铺地,可容百人,为阳明先生讲学处;四壁乳石凝结,钟乳石、石笋或立或伏,似狮如象,如云似崖,形状万态,备具天然,一呼欲出,活灵活现;后洞出口较小,却有林木荫蔽,幽爽清新,再出为平畴田野,鸟语花香,流水淙潺,空旷开阔,沁人心脾。

曾任朝中兵部尚书的王阳明,于正德元年(1506年)因上书营救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21 人,得罪宦官刘瑾,竟被廷杖40 后,谪为贵州龙场驿(今修文县城)丞.正德三年(1508年)他从京长途跋涉抵达修文,喜洞幽深静谧,择龙冈山东洞而居.王谪居期间,潜心著书立说,首办龙冈书院,开门讲学,成为王阳明学说最早的阐发讲坛,还受席书聘到贵阳书院主讲.此外还在离龙冈山不到2 华里的一个小山的小洞口中废寝忘食地玩味易经,称该洞为"玩易窝".隆庆年间(1567~1572年),有贵州宣慰使安国亨于洞口题刻"玩易窝"三字,1939年贵州兴义何辑五题"阳明玩易窝"五字石刻一块,后者现移存于阳明洞.王阳明在该洞中蛰居的近三年时间内,思远虑近,创立新学——阳明学说,至今尚闪烁着学术光辉。

由阳明洞大门入内,登上几道石级,曲径两旁,绿树夹道,景色幽绝.石级左侧为一小洞,有"阳明玩易窝"石刻.再上即为阳明洞.洞口崖上有安国亨书"阳明先生遗爱处"岩刻,右侧有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云南参政罗汝芳手书"阳明洞天"四字石刻,左侧有清道光知县庞霖崖刻"奇境"两字.洞口题咏,多不胜数,字迹有大有小,或草或楷.洞底平坦石板地,周围用青石栏杆围绕,并有两棵参天古柏,为当年王守仁居洞时手植。

由阳明洞向上数步,有何陋轩居窒,此为龙场群众见王阳明初至无室,居于丛棘间的石洞内,既阴又湿,伐木为其修建的屋宇.明代建筑物已圯,现存是庑殿顶、梁架式翼角起翘的走廊式清代建筑."何陋轩"室名为王阳明当年所取,出于《论语》: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现轩内有清道光年间的乔用迁、许大纶等书录王阳明《玩易窝记》、《何陋轩记》、《宾阳堂序》等所刻14 块石碑。

其旁君子亭建于一孤立的岩石上,系六角重檐攒尖式建筑.阴代君子亭则建于何陋轩前,后因圮,改建于此.亭东北岩上有清贺长龄书录王守仁《君子亭记》碑刻.亭岩壁下有蒋介石行书题刻"知行合一"四字。

最大建筑为王文成公祠,位于王守仁手创龙冈书院故址,系一四合院型.有正殿、东西配殿和元气亭,正殿为风火墙、塑脊、走廊卷棚式清代建筑.大殿有王阳明画像,两旁壁间有王守仁书"客座私祝"雕屏四块.大殿正面是元气亭,系四方庑殿顶,翼角起翘架式清代建筑,亭中檐下挂有清光绪年间李崇峻书"培养元气"金字大匾.东西配殿均是一楼一底硬山式砖本结构的清代建筑.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将领张学良曾被拘禁于东配殿楼上约近三年.现该楼上陈设有他当年的用具。

"宾阳堂"堂名取自《尧典》"寅宾出日"之意,位于王文成公祠旁,建筑为吊脚楼硬山式穿斗梁架结构。

王守仁在栖霞山阳明滁谪居期间,除创"陆王学派"(陆九、王阳明),提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哲理学说外,著作亦丰.他身处遭杖责后贬居驿丞、来贵州险恶的环境中,却能以青山为伍,绿水为朋,在自然风光的陶冶下,在悠然自得,泰然处之与不甘寂寞、怜才自惜的复杂心理撞击下,写出"虽无棨戟荣,且远尘嚣聒","身虽吏隐未忘忧","可怜虚却万山中"等诗句.他在幽居石室将近三年,虽对世事显得淡泊,但对国事未忘,又显得无可奈何花落去环境中,却能脱俗浴新,另辟新径,潜心致志地在学问上创立新学派.他说: "讲习有新乐,谈笑俗流."日益丰富了"知行合一"的学说,对后世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随着蛰居洞内岁月的增加,抹去初来时的新奇感受,心情也逐渐变得苍凉起来,思乡日重,忧郁寡欢,他在《瘗旅文》中一则表示对死者为五斗米而死的同情,再者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写了"行云随长风,飘飘去何之? 行云有时定,游子无还期"的诗文.当宦官刘瑾伏诛后,王阳明复升,离开了阳明洞,去任新职,他在一首诗中却抒发了政治上豪放的心情与抱负: "老夫高卧文殊台,挂杖夜撞青天开,散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

王阳明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同情乡里民众,办学培养当地人材,就地收葬病死路人,是开拓贵州文化的先哲,但他复升后也曾做了不少损害人民利益的事.在他的学说上也是有争议的,但在中日两国有其巨大的影响作用,特别是日本人对他的景仰仅次于孔子.故在王阳明讲学过的贵阳市"阳阴祠"的石刻中,就有清光绪年间、日本东宫侍讲文学博士三岛毅的诗: "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冈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

值得提及的是王阳明36 岁时,谪居于阳明洞二年有余的时间,相隔340年后,爱国将军张学良因得罪蒋介石,由南京至奉化溪口雪窦山、安徽黄山、湖南衡山、湘西凤凰山、修文龙冈山,颠沛流离,居无宁日,囚押于阳明洞时,年值38 岁,历史何其相似! 蒋介石也曾三次去阳明洞训导张学良,希望以王阳明的学说对张有所影响,要像王阳明那样幽居期间,面壁思过,去"悟"圣人之道,致良知.故而提笔就书"知行台一",不能不说蒋介石用心之食苦.1941年5 月张学良患阑尾炎,被送往贵阳中央医院治疗.出院后,安排在黔灵公园的"麒麟洞",半年后转移到开阳县刘育乡.1944年冬,日寇攻占独山,贵阳告急,又将张转移到桐梓县的"天门洞".1947年再押赴重庆,转往台湾新竹市的"井上温泉"囚禁.张少帅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幽禁于阳明洞的岁月中,终日耳濡目染王阳明先生的遗迹,深受影响,买来很多明史书籍学习,埋头研读,每月向蒋介石送去一份"读史心得".同时他常和赵四小姐打网球,有时也钓鱼或在附近山上打鸟、追兔,打发时光。

岁月悠悠,荒凉古洞,禁锢两个历史风云人物.回顾历史,何其相似.如今阳明洞所在地修文县已建成为一座繁华美丽的新城,龙冈山也披上新装,林木葱茏,鸟语花香.游人来往其间,景仰王阳明,缅怀张少帅,总有不胜低回惆怅之感。

下一页:壮丽纤巧夜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