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国名洞 < 旅游宝典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玲珑清越北龙宫
来源:中国名洞 类别:风景名胜 ( 字号:   )

北龙宫又名玲珑洞,位于"黔之腹,滇之喉"的贵州省安顺市北郊,距市区12 公里的跳蹬场.因与安顺市南部风景名胜区的龙宫相对,故名"北龙宫".它包括银坑洞、卧龙洞、保全洞和石鼓洞,各洞彼此相互连通,是一个多方向、多支洞、多厅堂、多廊道、多天窗、多洞口、两层次的洞穴系统.全洞全长8000 多米,由一条婉蜒曲折、长达4000 多米的地下河——玉带河将彼此贯串交织起来,是一个水旱结合的迷宫型洞穴系统.按民国时修纂的《续修安顺府志》记载: 这里曾传说为孟获酋部驻地,大抵是"数百年来土人避乱所修",洞内遗迹今尚存不少.洞宽一般为10~20米不等,最宽处30米,最窄处仅1米;洞高一般13~15米,最高为29.1米,最低为1米,要躬身而过.玲珑洞有进出洞口8 个,支洞12 个,天窗4 个,廊道8 条,其中"神秘廊道"、"百米长廊"较长,分别为100米和150米,宽2~3米,厅堂共10 个,其中以"望江楼"、"百锦堂"、"玲珑"、"玉带河"厅堂为最大。

北龙宫的地面上,被几座林木葱郁、怪石峙峋的小石山覆盖.深藏于万绿丛中,奇峰之下的玲珑洞是北龙宫入口处,这里属玉带河上游.洞口前左右岩石鹄立,中间凹下,有天生桥达洞口大厅.大厅下有深潭,原在此建有佛堂家庙.《续修安顺府志》载着: "有栏杆,有雕琢,有图画,伊然山水,颇具匠心."现岩壁上,有镌刻于清同洽年间的石罗汉,大腹便便,笑逐颜开.周围的石刻佛像和石雕,因岩石剥落,仅隐约可见.岩下深潭现名"太平池",略加疏浚后,是泛舟玉带河的起点。

太平池石侧一洞厅,名"万寿宫",清代有数十位老人住在这里,免于兵患,洞厅便以此命名.左边壁上钟乳石酷似"白头老翁"微展右臂,指向前方.其右有"金童",左有"玉女".紧接一洞厅,有天窗成一线,称"一线天".两颗耀眼光柱从数十米高的天窗射下,光柱周围地上,石柱、石笋、石花、石海螺满布.玉带河流水扣击石壁,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离此10余米,河床顿开,流水平静.一池如镜,名"莲花池".池边数朵石莲花婷婷欲放;池顶石乳倒悬、宛如飞龙舞凤.池中微波轻荡,倒影横斜."玉带河"厅顶板平行裂缝展布,有6 条,其中2 条较大,有帷幕下垂,长8~10米,厚0.2~0.5米,高5~6米.帷幕顶端彼此连接,底端分开,成叉又不齐,造型优美,横跨玉带河。

再进入玉带河,即到"群龙戏水"厅,近百根钟乳石下垂水面,平均每2 平方米就有1 根,一般长10~15米,直径0.5~0.8米,最长达18米,悬垂水面的顶端处多弯曲,形如倒挂群龙,头部似翘如藏,作喷水状.钟乳石顶端的弯曲形成,殊属奇怪,但仔细想来,亦觉释然.因为该厅有阳光折射可见,有藻类生长,同时玉带河水流挟带着风由洞口入内,因而在钟乳石顶端就形成不同方向的弯曲了.又因为溅滴水和雾状水汽凝结,钟乳石外层表面满布细小的石珠、石瘤,宛如龙鳞."群龙戏水"一景,见群龙伸颈探头或吸水,或喷水,势态跃然,龙鳞欲动,形象逼真,景观壮丽游动,宛如进入龙宫仙景。

经过"群龙戏水"厅后,玉带河徐徐向右,洞穴水陆相分.有"放眼亭",伫立亭上,如临"南天门",下视群山巍峨,山与河相间,雾霭迷濛.另一洞厅,天窗比前短,几乎成为一"眼",称"二线天".无数石块将洞门堵住,仅容1 人通过.传说此乃提前人躲兵匪所垒.有"金钟殿",因钟乳石很像原玲珑洞口寺内大钟而命名.有"地下公园",钟乳石、石笋罗列有如园林.该厅计有17 道石帷幕,彼此平行,均沿厅堂顶板裂缝向下渗流水凝结而成,帷幕间距1米,幕高0.5~0.8米,长10~13米,厚0.1~0.3米,景观幽深,形似舞台榷幕.石笋集中,高几十公分到2米不等,直径0.1~1米,有的成碟状,顶部有边缘,碟边稍向外突出,顶部圆平,成群分布.有"冰晶往",石柱淋漓,下有石罅数个储水,四季不涸,旁有扇形钟乳石,扣之有声.另一洞厅,高而狭长,左端五棵巨大钟乳石由洞顶直垂地下,石色苍绿,斑驳如古树,名"五老松";中间钟乳石或高悬、或落地堆积,云烟缥缈,隐隐约约,名"蓬莱仙岛";右端有1O 多棵石柱丛立,伊如古柏,名"柏林",还有"狮子林"、"大观园"等景.出洞口有石堵洞,亦为古人所垒,此洞口称"小洞口"。

与小洞口对应,有大洞口,亦为玲珑洞一出口.大洞口所在,俗名"碉堡".洞口在村民住房岩下.入洞有20 多米长的廊道,台阶上有清风徐来,称"迎风口",狭长洞道壁上有褐色石纹.洞道尽头有一石挡道,形如雄鸡,引颈长啼,名"锦鸡迎客"或"锦鸡报晓".前为一开阔石台,称"望江楼",可俯瞰玉带河,河上一木桥横跨,通向对岸.此处可以乘船沿玉带河划行.沿河有景观"鼋鳖"、"宫灯"、"花桥"、"珠帘".约行百米,弃船登岸,有"保全洞",石壁上有字,叙述同治四年(1865年),下游几个村寨的洞已失守,唯此住者全家保全未受损害等语,署名为"谢翰洲",至今墨迹仍然清晰可见.有"百锦堂",可容500 人,中为石林,共石柱41 根,高13~16米,为下延型石柱,直径0.3~0.5米不等.这种下延型石柱并不多见,它们是由钟乳石不断向下延伸与地面相接而成.两侧洞顶有"大象饮水"、"黑熊仰天"、"雄狮怒吼"、"天龙抢宝"、"双鲸吞象"等景观.在厅堂的另一壁有石幔,面积为几十平方米,玲珑美丽.出洞口为石所堵,亦是古人防兵匪患所垒。

洞外存一圆洼地,洼地底部直径约80米,深50米,底部有溪水可见,为玉带地下河的一段.洼地右边有一米见方的一个洞口,该洞称"卧龙穴",古名"银坑洞".内有拦水坝,布满乱石,古人在此筑高1.3米的三堵石墙,其上可泛舟游览.在20米高的洞顶上有一长3米的窟窿,光线从此射下,名"亮洞".洞顶钟乳石如虬龙,如象鼻,接近水面,船行其间,需俯身而过.出洞处,光柱射入,船从形似龙牙的悬垂钟乳石空隙间穿行划出。

从总体上看,在一片全色的稻田中,兀立着一座不起眼的小石山,漫山苍翠,一切都显得那么普通、平常.根本无法想象,就在这小山脚下和周围隐藏着一个庞大的地下艺术宫殿,置身其中,犹如陷入精心设计的"迷魂阵".特别是通过"神秘廊道"和"百米长廊"时,会叫人胆战心惊,不寒而栗,内心充满了冒险探奥的快感和适意.这仿佛是漫游阴间地府,黑暗、阴森和恐怖的情景,仿佛又是做了一场"恶梦",但却是一场幽晦难忘的、神奇谲诈的"恶梦"。

值得提及的是,北龙宫洞的古建筑,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意义.据《安顺府志》记载: "距城二十五里之小洞口不远,有一洞名玲珑洞,平凹不一,半岩半土.山后,左右俱高,洞前凹矮.距洞丈许为通行道路,初进洞高而平,继则形似夹槽,顶如盖覆,两壁悬崖,高约六丈,宽仅三丈.洞内一潭,其深莫测,水凉而甘,盈虚消长,时闻朝沸.里有熊星五者,居近此洞,爱其幽雅,不吝资财进行修建,顶上修天楼作书斋,当建阁时,构筑房屋系由槽底筑基,高处建桥,中有深潭,旁筑小路,左进耳洞,右达寝所.由于地兴工,亦属非难,惟凿眼于岩,修成夏屋,有覆盖,有栏杆,有雕琢,有图画,俨然山水,颇具匠心."该建筑是利用洞穴口部的空间巧妙布局,突出了洞体的重要性.像北龙宫那样明清时期的洞穴建筑格局,在贵州比比皆是,例如安顺城郊的"华严洞"、下羊场的"吊洞"、镇宁的"双明洞"、关岭的"妙明洞"等.这种既具有普遍性,又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在洞穴文化的建筑艺术中有其光辉的一页。

下一页:龙潜芙蓉堂乐洞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