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国名洞 < 旅游宝典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黄帝问道雪花洞
来源:中国名洞 类别:风景名胜 ( 字号:   )

雪花洞原名神仙洞,位于河南省密县尖山乡东北部,距省会郑州市约45公里,处于著名浮戏山风景名胜区的东北隅. 浮戏山原各横岭,即《轩辕本纪》中的洪堤.从《山海经·中次七经》、《水经》和《水经注》中得到证实,神仙洞就位于其中.神仙洞古名"崆山洞",明、清时称"仙宇灵境",属中岳嵩山范围,为《道藏》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六中岳土岳,称"上帝司真之天".洞穴全长约5000米,现已探测长度为2000米,有六个大厅,大的可容万人.洞内主要是由钟乳石、石笋、石柱组成 的大千世界,一色洁白,玲珑剔透,其中尤以雪花状的石花最为珍奇,在国内首屈一指,故名"雪花洞".整个洞穴的景观如北魏《水经注》记载一样: "入石门,又得钟乳穴,穴上素崖壁立,非人迹所及,穴中多钟乳,凝膏下垂,微津细液,滴沥不断,幽穴潜远,行者不极穷深,而穴内常有热风,火无能以经久故也."

黄帝乘龙问道广成子相传神仙洞是黄帝时代高士广成子居住、修身、炼丹的地方,也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轩辕黄帝(约公元前2600年左右)向广成子讨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策略的地方.又传说黄帝是乘着龙的队伍去神洞仙向广成子讨教的.当广成子同意传投教诲时,黄帝就把群龙驻跸于外洞部位.故一进洞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龙的世界,在200米长的洞厅年留下了各种龙的形态和特征,从中可以分出: "八翼之龙"、"六交龙"、"飞黄"(马形带翼之龙,也称马龙)、"天龙"和"地龙";在势态上有"盘龙"、"卧龙"、"飞龙"、"腾云驾雾龙"、"双龙戏珠龙",犹如龙的故乡.因此,这个大厅被誉为"飞黄停骖厅"。

过了"飞黄停骖厅",就是广成子"授道厅".在《轩辕本纪》中说广成子是崆山洞的一个居人,在《神仙传》中的《老子传》说他就是"老子".其中记载着: 上三皇时为中元法师,下三皇时为金阙帝君,伏羲氏时为郁华子,神农氏时为九灵老子,祝融时为广寿子,黄帝时为广成子,颛顶氏时为赤精子,帝喾时为真形子,殷汤时为锡则子,文王时为主邑先生.而在宋代的《事林广记》中则认为: "以上凡历代更易姓名,变现不一,其实是一老子也".所以洞厅内的祥禽瑞猷,山、湖、海、河、竹林、山水、钟乳石和石笋等或立或坐,各种形态和情景均多以老子与黄帝命名,授以广成子授道与黄帝听道的形象,有关事物反映历史渊源。

由"授道厅"进内为"得道厅",有"望齐冰雪"、"石牛"、"石象"、"骆驼"、"石莲花"、"石塔林"、"石瀑布"等景观.再进内即为"悟道厅",钟乳石、雪花石犹如"石坑头"、"石蜂巢",像绵针四射,根根纤白.其内为"论道厅",见有"广成子教诲黄帝,黄帝彻悟"状,又有"神龟"、"龙鱼"、"大鹏"、"仙鹤"、"白鹿"、"凤凰"、"角瑞(麒麟)"等为之起舞,共贺治世之主出世.过"论道厅",就是"教化厅",洞厅内一片瑞和升平气氛,有"贝多之海",树大叶茂,冬夏不凋,有万方来朝、万民同乐的大同世界风采.黄老与黄帝神仙洞不仅景观奇异优美,与众不同,而且还流传着各种神话和传说,给洞穴旅游增加神奇色彩.传说在神仙洞修炼的广成子,是道教所尊的神,同号老子,故称"黄老".他是一个道貌岸然、品学兼优、德高望重的高士、学者、君子.晋人葛洪著的《神仙传》称: "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空山同之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曰敢问至道重广成子曰,尔治天下,禽不待候而飞,草木不黄而落,何足以语至道.黄帝退而闲居三月,启往见乏,膝行而前,再拜请问治身之道,广成子答曰: 至道之精,杳杳寞寞,无视无听,抱神而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并授以《自然经》一卷.黄帝根据广成子的教义,终于征服了暴君炎帝及尤,并使各部落首领宾服 根据唐代王瓘的《轩辕本纪》中称: 轩辕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君少典乏次子也.其母西乔氏女,……生轩辕于寿丘.……帝年十五,心虑无所不通,乃受国于有熊,袭封君之地,以制作轩冕,乃号轩辕.以土德王,曰黄帝.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为元妃.《史记·五帝纪第一》中称: "(黄帝)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黑,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后被各部落首领推举为 部落联盟领袖.黄帝居于有熊,神仙洞也正好位于有熊之西,正因广成子居于此洞,黄帝进洞向他讨教了修身、齐家、治国、移风易俗、弘扬教化平天下的道理.这个传说使神仙洞增添了神秘色彩,令人向往。

洞内与洞外神仙洞内景观主要是钟乳石组成的奇妙世界.在形象上有帝王将相、文武百官、高士学者、神仙俗子、金童玉女、贾商民夫等似人非人的形象;有龙凤虎豹、鹿鹤龟麟、牛羊鸡犬等飞禽走兽造物;有青藤虬根、松柏榆槐、灵芝玉树、修竹茂林、桃杏枣梨等生灵万物的拟物;有床榻车席、桌椅枕被、玉露琼浆、玉屑美酒等日常器具和食物;有风云雨露、烟雾林岚的自然风貌;有乘龙驾鹤、奔狮骑鹿、吹笙跳舞、卜卦问吉等活动场面.这些景观有人气、人味,因而也是艺术之品.神仙洞不愧是"仙宇灵源",也是艺术"灵感之源",因此也就成了文人雅士游乐的地方.例如清代崔介石歌颂"仙宇灵源"的桃源景色: "十洲何处问神仙,悟彻天机即眼前,指下能令霖雨降,感深不倩篆符传,座中坏佩神应寄,世上风云帝少权,自是灵源随地涌,瓣香处处证玄途".十里神仙洞,是"上帝司真之天"的缩影,是中华悠久历史的陈列。

除上述洞内自然景色外,洞外周围地区的自然风景和环境也是十分神奇的.出洞口向西登山至石经峪,参观广成子传授给黄帝的《自然经》卷石刻,到乳头山看黄帝正妃(嫘祖)上山骑马的马蹄痕迹;至西乳头山峰,敲灵石.由此下山,经丁沟(桃花源)到古丈人,至龙潭及龙潭大瀑布,至中心区鸡山三峰,北览黄河,东看日出,向西向南眺望群山峰峦起伏,云雾苍茫,山崖陡峭,竹树云烟.向东至蛇谷观长城遗址,下山至石经峪看古亢树林.亢树是孓留树种,"古亢第一株"的树龄已达3000 多年.如果再沿龙溪而上,有一处"山深林密,幽不可测,似非人之所居"的谷地叫"鬼谷",就是古鬼谷子教孙膑、庞涓、张仪、苏秦等子弟学习兵法的地方.此外在龙潭岸上有棋盘山、卧龙台,前者是黄帝与广成子下棋的地方,称"帝台之棋";后者是黄帝得道后,广成子送到卧龙台,不胜惜别。

神仙洞附近的古建筑也是值得一游的.如春秋战国时期修建的古长城,是郑国为防御周国和韩国的入侵,继而韩国为防卫秦国之患所建筑的长城,自王宗店起至茶庵止,共30 华里.南宋时,杨氏家族为抗击金兵、元兵,保卫汉族利益,在马头山上建立鸡笼寨,直到元末,杨族中杨仲华投降了明将徐达,赶走了元王,安定了中原.还有与鸡笼寨同时建立的香山寨、仙人寨、兴武寨、双牛山寨以及周家寨等古城堡,在抵御外族入侵时,都曾有过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其后明大将徐达征服该区的元朝王之后,也相应建立了各种城堡,如将军寨、穆柯寨等七个明清时期的山寨.此外有北朝石窟造像、香峪寺的天平年间造像,各种寺庙古塔以及唐宋以来的大小碑刻等。

5000年来,神仙洞和它所在的浮戏山是历代文人逸士所欣赏的神奇洞室和优美环境,不只令人们陶冶情操,延年益寿,而且还是"门有千管竹,家藏万卷书"的隐士生活处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世外桃源地.同时神仙洞又是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给人以种种幻想,去体味广阔深邃的人生,成为"人世难逢开口笑,秋花须插满头归"的灵感之源.再则神仙洞又是追索历史渊源,弘扬中国黄帝文化的源地.这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在史迹群中,更显示出它固有的特色和优势. 因此,神仙洞也就被列入河南省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下一页:玲珑清越北龙宫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