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戏剧是综合艺术的主要代表
1.戏剧综合了多种艺术手段如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共同塑造艺术形象,这种综合多种艺术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种类,统称为综合艺术,除戏剧外,还有电影、电视、广播、录像艺术(运用现代技术发展起的新艺术,也要以文学为依托,发挥戏剧艺术,光、影艺术的优点,实现了更大程度的综合,对群众审美有巨大作用)列宁曾把电影看作最重要的艺术形式。
2.戏剧艺术又是以表演、语言为主的综合艺术.它既融文学、美术、音乐、舞蹈于一炉,又根据其侧重面,分为话剧(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诗剧、歌剧(以歌唱为主、用管弦乐队烘托舞台气氛的综合性戏剧形式)快板剧、歌舞剧、哑剧(又叫"默剧",不用台词,没有声音,借用手势、表情、姿态、眼神等一系列形体动作来表达剧情和塑造形象的戏剧)等,西方戏剧常仅指话剧.在中国,戏剧通常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称。
3.戏剧按作品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悲剧(表现不可调和的生活冲突,通过特定的性格在特定环境中的悲剧冲突,可以深刻揭示社会的本质)。喜剧(一般以嘲讽丑恶落后的现象,来肯定美好进步的现实或理想、冲突的解决比较轻快,往往以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获胜为结局)、正剧(兼有悲剧性和喜剧性,取材范围不受悲剧和喜剧的范围限制,扩展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强调人物和情节的真实性)等三大类.按题材可分力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按时空情节结构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4.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最富于综合性.除同于戏剧是综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以外,另外还包含武术、杂技和以"唱"、"做"、"念"、"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拥有丰富的表现手段,它富于舞蹈性,技术要求很高,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审美上的丰富价值。
(二)京剧
1.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被称为"国剧",有200 余年的历史,流行全国.中国民间戏曲最早源于秦汉,形成于唐、宋,到明、清获得空前繁荣.一般认为,京剧起源于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四喜、春来、合春四大徽班(徽剧旧名"二黄调",清初在南方流行很广,主要腔调为吹腔、高拔子和二黄,也唱西皮、高腔、昆腔)相继进北京演出,与来自湖北的汉调(汉调系流行于湖北、河南、湖南、广东等华中地区民间曲调,又称楚调)艺人合作,形成徽汉二腔合流,演变成更为悦耳动听的北京皮簧.在上海演出时,为了区别安徽的皮簧声腔,被叫作"京调".民国以后,京调完全掌握上海梨园,就正式称为京戏.统一了伴奏乐器,改笛子为胡琴,陆续出现一批著名演员,形成了歌舞并重,融台武术、技巧、"唱、做、念、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一个崭新的剧种——京剧,正式形成。
2.京剧艺术十分成熟.剧目丰富,传统剧目约在1300 个以上;声腔动听,讲究字正腔圆,发音准妥,旋律优美;结构不分幕、场,靠演员上下场来体现时间、地点变化的连场演出形式.京剧有以北京为基地的"京派"和以上海为基地的"海派"两大派别(海派,对各流派风格兼收并蓄的特点,善于吸收新声、光技术,所谓灯光、布景,创新剧目,不拘陈式格律擅长演出吸引观众的连台本戏,著名代表为已故上海京剧院院长周信芳创立的麒派艺术,他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地,誉驰中外)。
3.京剧表演艺术的程式规范丰富与基本技法优美高超,表现生活、处理舞台时间空间体现出高度的灵活性: 如一个圆场,代表十万八千里;几声更鼓,夜尽天明;以鞭代马、以桨作舟,借助观众的联想来完成艺术的创造.每个演员都从小苦练成娴熟的四功五法(四功指"唱、做、念、打",五法指"手、眼、身、法(发)、步")等扎实的基本功底.更依靠历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艰苦创造,发展了京剧艺术,使其成为独步世界剧坛的一株瑰丽奇葩.历代著名京剧演员有公认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十净九裘的花脸名家裘盛荣,江南活武松、武生名角盖叫天,儒雅、清新的京、昆小生俞振飞,承前启后的文武老生李少春和建国后一直活跃在京剧舞台上,深受观众欢迎的名旦角演员,张君秋、赵燕侠、言慧珠、杜近芳、刘长瑜、李维康、杨春霞、李炳淑等;老生演员: 张学津、李和曾、马长礼、孙岳、言兴朋等;花脸演贝: 方荣翔、李长春、尚长荣等;武生演员: 张云溪、王金璐、六龄童等.京剧行当的生、旦、净、丑,均呈花团锦簇,后继有人的繁荣景象。
4.中国民族戏曲特别是京剧演员的脸谱,历来为中外旅游者所青睐,脸谱,是指戏曲演员脸上图案化的性格化妆,用夸张的色彩线条,突出人物个性,逼真而传神.仅就色彩而言: 红脸表示忠诚,黑脸表示勇猛刚直,白脸表示奸诈,青脸显示神怪凶残,脸上着金色表示天上神仙人物等.关羽的枣红脸,曹操的大白脸,包拯、张飞的黑脸几乎家喻户晓。
(三)地方戏
1.地方戏是指流行于一定地区,采用该地的方言、地方乐曲,具有乡土色彩的戏曲.根据1959年统计: 各民族、各地区的戏剧曲种约有360 种之多.中国民间戏曲种类之多、发展之盛、技艺之精为世界之最.我们通常所讲"地方戏"是同流行全国的剧种(如京剧)相对而言。
2.我们把那些关系密切,在音乐和演唱方式上具有较多共同特点的剧种的腔调统称为一种声腔,或归为一个声腔系统,我国各地的戏曲可总括为五大声腔: 东柳(柳子腔,以山歌、民谣小曲为主,像山东柳子戏、两湖花鼓戏、安徽黄梅戏、江西采茶戏),西梆(梆子腔,用二根表达节奏用的枣木梆为主乐器,声调高昂悲壮,陕西秦腔、山西梆子、河南梆子、豫剧、晋剧等)南昆(昆山腔,曲调细腻宛转有水磨的功夫,有苏昆、川昆、湘昆、宁昆等支派)北弋(弋阳腔,以高腔为主,多用打击乐,一唱众和,后台帮腔,如川剧、徽班、闽剧等)和皮黄声腔(西皮、二黄,称为板腔体,京剧、粤剧、汉剧、桂剧等用作主要唱腔)。
3.地方戏曲中较主要的,深受群众欢迎的剧种有:(1)越剧流行于江浙、上海,最初叫"绍兴文戏"文武女班,细腻柔婉,长于抒情,代表性的名演员: 袁雪芬.(2)粤剧流行于两广、港澳及各国华侨居住区,腔调以梆子,二黄、西皮为主,代表性的名演员: 红线女.(3)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云、贵部分地区,生活气息浓厚,幽默风趣,代表性的名演员: 陈少舫.(4)黄梅戏流行于安徽全省、湖北黄梅一带,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细腻动人.代表性的名演员: 严凤英.(5)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流行于河南全省及邻近省份部分地区,唱腔流畅,节奏明快,文辞通俗易解,代表性的著名演员: 常香玉.(6)评剧流行于北京、天津、内蒙、河北、东北各省,曲调流畅自然,富表现力,语言通俗易懂,代表性的著名演员: 新凤霞、白玉霜.(7)沪剧流行于上海、江浙部分地区,曲调优美,富江南乡土气息,擅演现代戏,代表剧目《罗汉钱》、《芦荡火种》.代表性的名演员: 丁是娥.(8)吕剧流行于山东全省及河南、江苏、安徽部分地区,唱腔明朗轻快,坠琴、扬琴、三弦、琵琶被称为"吕剧四大件".(9)秦腔流行于陕、甘、宁、青海、新疆等地,音调高亢激越,长于表现雄壮悲愤的情绪.(10)其他尚有汉剧、楚剧、湘剧、淮剧、锡剧、绍剧、甬剧、婺剧、扬剧、潮剧、歌仔戏、藏剧及各路梆子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原著名古老戏曲剧种——昆剧,起源于江苏昆山一带,曲调高雅细腻,表演风格优美,舞蹈性强,有完整的表演体系、对许多剧种影响深远,产生了北昆、湘昆、川昆、宁昆等支派,向有剧坛兰花的美誉,由于词文深雅,曾一度衰微,几乎绝迹.建国后得到新生并先后展现于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多次参加国际艺术节,获得国际声音,反映了我国民族戏曲的旺盛生命力与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