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国旅游必读 < 旅游宝典 < 首页 :当前 
我国古代的旅游
来源:中国旅游宝典 类别:旅游指南

旅游作为一种人生活动,古已有之.旅游又是一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是人们在短期内的特殊生活方式,既兼有旅行、观光、游览、娱乐等含义,同时又具有异地性和享受性的特点.它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是举世公认的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文明古国,因此,我国古代的旅游,无论从兴起的时间还是就活动的形式、繁盛的程度而言,都居世界的前列。

我国旅游的历史渊源流长,其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汉民族的始祖黄帝,他是一个一生好入名山游的人物,我国古代旅游活动约有以下几种:

(一)帝王巡游,自古以来,历朝君王常到其统治地区巡游,具有政治和休憩娱乐结合的性质,据传说,夏禹不断到各地巡行,直到晚年还曾到当今绍兴;公元前10 世纪,酷爱旅游的周穆王巡行天下,远至今新疆、青海一带;秦始皇在公元前220年~210年11年间,5 次巡游天下,并命丞相李斯刻石记录巡游泰山、邹峄山、琅玡山、之罘山、碣石的盛况;汉武帝刘彻的全国巡游,其次数和规模又超过秦始皇,在位期间远近巡游不下数十次;隋炀帝杨广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东西游幸,靡有定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33年间六下江南。

(二)经商旅游.先秦时期,以经商为目的,负货贩运者十分活跃,足迹踏遍新疆、四川,乃至于朝鲜,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联络西域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内)共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沟通欧亚大陆的闻名古今中外的"丝绸之路",为经商旅游打下了极好基础.三国时,吴派朱应、康泰等臣率领楼船队泛海到现在的越南南部和束埔寨诸国,沟通了商路.唐代壮环、元代航海家汪大渊都曾出国考察.促进了商品交流.明成祖时,郑和七下西洋,成为第一位世界级的航海大师,为中国和南洋、西亚、北非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文人、学者的漫游.公元前5 世纪孔丘曾桩游列国,广泛收集文献资料,成为博学多才的伟人,苏秦、张仪游说列国、纵横捭阖、名垂史册;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从青年时代起就漫游大江南北,足迹几遍及西汉版图疆域,纵观山川风光,考察民情风俗,访问历史古迹,采集各种传说,撰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魏晋南北朝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等文人雅士,悠游于山川竹林,寄情于大自然,创作了量多质高,脍炙人口的山水诗;唐宋两朝文人漫游更为时兴,李白、杜甫、柳宗元、欧阳修、苏东坡、陆游等,经长期漫游,为后人留下了神游中华大地的千古绝唱;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旅行家徐霞客,将漫游发展为科学考察,分别撰成了巨著《本草纲目》和《徐霞客游记》.明、清间学者顾炎武,遍游华北,西北20年,写成了《肇域志》等地理名著。

(四)宗教旅游,指以朝觐、求法、传道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有善男信女以及僧尼的释游(佛游),有求神者、方士的仙游,有文人雅士仰慕老庄研习佛学,寄托玄理的玄游.以释游为例,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开始,至隋唐佛教鼎盛,云游名僧辈出.东晋法显赴印度(公元399年)历尽千辛万苦进行了15年的佛游,著成《佛国记》.唐玄奘西游印度(公元629年,一说627年,19年,亲践110国,写成佛游巨著《大唐西域记》,唐代还有僧人净义走海路佛游印度,历经20 余年,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留世.唐玄宗时(公元743年)高僧鉴真乘风破浪,不畏艰险6 次东渡,成为中日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

在浩如烟海的华夏古籍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代有群众广泛性的旅游活动,诸如: 元宵节的赏灯,三月初勺的郊外游冶,清明前后的踏青,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重阳节的登高远眺等,这些都是我国古代人民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无数历史记载雄辩地证明,华夏民族是一个酷爱旅游的民族,有着悠久而文明的游览历史,炎黄子孙完全可以引以自豪。

下一页:近代旅游业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