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果蔬与健康 < 健康书籍 :当前位置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荔枝食疗
来源:健康百科丛书 类别:医学书籍 ( 字号:   )

[科属]为无惠子科植物荔枝的果实。

[别名]离支、荔支、丹荔、火山荔。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酸;入脾、胃、肝经。

[切能主治]补脾益肝,生津止渴,益心养血,理气止痛,降逆止呃。主治脾虚久泻,烦渴,呃逆,胃寒疼痛,癌病,疗肿,牙痛,崩漏贫血,外伤出血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100克含水分83.6克,蛋白质0.7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5克,热量64千卡,粗纤维0.2克,灰分O.4克,钙4毫克,磷32毫克,铁0.7毫克,胡萝卜素微量,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7毫克,尼克酸1.1毫克,抗坏血酸15毫克,钾193毫克,钠0.6毫克,镁17.8毫克。

[食疗作用]

1。补充能量,益智补脑 荔枝果肉中含葡萄糖66%、蔗糖5%,总糖量在70%以上,列居多种水果的首位,具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研究证明,荔枝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能明显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

2。增强免疫功能 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珍贵的补品。

3。降低血糖 荔枝中含有La-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这是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物质,对糖尿病患者十分适宜。

4。消肿解毒,止血止痛 荔枝除广为人知的滋补作用外,还可用于外科疾病,如肿瘤、瘪疡、疗疮恶肿、外伤出血等病。

5。止呃逆,止腹泻 荔枝甘温健脾,并能降逆,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

[保健食谱]

1。荔枝大枣羹 新鲜荔枝I00克,大枣10枚,白糖少许。将荔枝去皮核,切成小块,另将大枣洗净,先放入锅内,加清水烧开后,放人荔枝、白糖;待糖溶化烧沸,装入汤碗。此羹具有甘温养血,益人颜色,健脾养心,安神益智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失眠健忘等病症患者。妇女产后虚弱、贫血者亦可常食。

2。雪耳糯米荔枝 糖水荔枝500克,干银耳20克,糯米、冰糖各100克,糖水慈菇50克,蜜樱桃15个,柠檬果酸少许。将银耳用清水浸泡回软后摘去根蒂,洗净,慈菇切成细粒;把银耳放人锅中,加人清水,用小火煮约30分钟,再加入冰糖、柠檬果酸煮至冰糖溶化时,晾凉待用;糯米淘

洗干净,加水上笼蒸熟,取出与慈菇拌匀,然后分别酿人各个荔枝内;将荔枝放入盆中,开口向上,再上笼蒸约10分钟,取出放人冰箱冻凉后翻入盘中;将银耳舀在周围,樱桃放在荔枝的间隙中即成。此食品具有养胃生津,健脾消食的功效。适用于胃燥津伤,口干口渴,大便干结,食欲不振等病症。

3。荔枝莲子粥 荔枝干7枚,莲子 (去芯) 5枚,粳米60克。先将荔枝干去外壳,莲子洗净,与粳米同入锅内,加水煮成稀粥。此粥具有健脾止泻的功效。对于脾虚久泻、老人肾虚五更泻者,常服有效。

4。荔枝海带汤 干荔枝果7枚,海带30克,黄酒少许。将荔枝干去外壳,海带水发后洗净,切片;锅内加清水,入荔枝干、海带片,煮沸后用小火炖至海带软烂,加入黄酒少许,烧沸后即可。此汤具有软坚散结的功效。适用于瘰疠 (淋巴结核) 、病气等病症,常食有效。

5。荔枝浆 荔枝1000克,蜂蜜适量。取新鲜荔枝榨出果浆,入锅内,加人蜂蜜搅匀,煮熟后置于磁瓶中,封口1月余,浆蜜结成香膏,放入冰箱中保存。此浆具有益气养阴,通神健脑的功效。适用于贫血,心悸,失眠,口渴,气喘,咳嗽,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神经衰弱,便秘等病症。健康人食用更能益智健脑,泽肤健美,延年益寿。

[注意事顶]荔枝性偏温热,不可连续多食;食之过量会出现以低血糖为主的“荔枝病”,严重者会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文献选录]

《食疗本草》: “益智,健气。”

《本草纲目》: “常食荔枝可补脑健身,治瘰疠,疗肿,开胃益脾。”

《玉揪药解》: “暖补脾精,温滋肝血。”

《本草从新》: “解烦渴,止呃逆。”  《泉州本草》: “壮阳益气,补中清肺,生津止渴,利咽喉。治产后水肿,脾虚下血,咽喉肿痛,呕逆等症。”

[文化赏析]

唐·白居易。《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影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花如桔,青荣;实如丹,夏熟;……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唐·白居易。《荔枝诗十八韵》: “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桔得霜。燕支掌中颗,甘露舌头浆。”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宋·苏拭。《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庐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宋·欧阳修。《浪淘沙》: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维纱囊里水晶丸。可异大教生处远,不近长安。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白香山。《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树团团如盖,叶如冬青,花如桔而春荣,实如丹而夏熟,朵如葡萄,实如批杷,亮如红缯,膜如紫娟,肉白如冰雪,液甘如醴酪。”

历史传说: 据《唐国史补》载,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产尤于蜀,故每岁飞驰以进。又《新唐书·杨贵妃传》: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不变”。

民间趣事: 福建莆田县城一宋代庭院内长着一颗荔枝树,称作“宋香荔枝”,相传是唐代遗留下来的,至今1300多岁,仍枝繁叶茂,树冠高6.43米,最大周长7.1米,年年开花结果,是我国最古老的荔枝树。



 · 下页:栗子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