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心理修养 < 健康书籍 :当前位置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怎样防治性变态
专题:心理疾病的防治 类别:健康百科丛书 ( 字号:   )
指压疗法,轻松治病

同性恋、露阴癖、窥阴癖及异性装扮癖等是变态性心理。这些性变态又常演进为违法乱纪、破坏社会治安,乃至犯罪。因此,更加应该加以积极防治。

我们知道,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主要的还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人的心理生活机制,同样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这也表明人的个性心理是可塑的,可以再教育改造的。所以,采用社会教育和特殊治疗方法,来矫正变态性心理是完全可能的。当然,除了社会的综合性帮助外,个人的主观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各种变态性心理的矫正治疗,大同小异。除了可以应用某些对症性药物,如抗焦虑剂、抗抑郁剂外,加强文体活动和劳动锻炼,进行适当的道德品行教育以及遵纪守法教育等,同样是十分必要的。

与此同时,上面提及的行为疗法也是治疗性变态的主要方法。这种疗法,近年来国外已经推广,国内也正在逐步应用,常常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现在介绍几种最常见的行为疗法技术 (其实,此法已广泛应用于矫正不良行为以及治疗心身疾病、功能性精神病和精神发育不全等) :

1.系统脱敏法。就是使病人与对其有害的刺激反复接触,直至习惯于此种刺激,不再敏感,不再有病态反应。如果某种刺激可以引起异常心理,则由医生陪同病人对该项刺激的事物或场合,重复地加以接近或警戒,伴有一般的心理治疗技巧——解释、诱导、安慰、保证等,久而久之,即可逐渐消除异常心理反应。如前面说到的,采用此法可使同性恋者逐渐消除对异性的厌恶感。

2.厌恶法。即以恶性条件刺激 (如疼痛、呕吐等不适) 与异常行为反复多次结合,建立起条件反射,从而自动阻止并消除异常心理反应或行为。如异性装扮癖者,当头脑中出现了异性装扮的观念或出现此种行为之际,令他用通电或者用针刺痛自己,重复结合多次之后,可以减轻或消除他的这种不良行为。

3.操作条件法。根据操作条件反应的原理,当异常心理行为出现时不予强化刺激,正常心理行为出现时则予以强化,逐渐使病人建立正常的心理行为来取代异常的心理行为。而强化的手段主要是采取奖励的方法,并能真正起到强化的作用。奖励的形式,应该是病人所需要或希望得到的,而且一定要兑现,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强化作用,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值得提出的是,对于性变态的矫治,必须强调有机的综合治疗——心理的、药物的、支持的 (鼓励的、建立信心和身体功能基础的) 和社会的 (法纪的、精神文明的、获得群众支持的) 。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强化道德、法纪和政治思想教育,循序渐进地培养、训练和建立良好的心理反应和行为习惯。这样便能逐渐增强他们自己的辨认能力,以及理智情感的控制能力。

正由于性变态大多是受环境影响而引起的,一旦形成又不易矫正,因此必须注重性变态的预防。心理健康和健全个性心理的发展,在幼年时就应打好基础。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便是这个意思。所以,对于妇幼卫生、幼儿教育和学龄儿童教育,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都需科学合理。如发现儿童有异常心理和行为障碍,应及时配合教育部门早期诊治。事实证明,经过适当的教育和集体的关心帮助,通过学习、劳动和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促进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对性变态的预防有重要意义。这里,优良的社会制度是预防和矫治这种性变态的最重要的前提。



 · 下页:怎样检查自己的心理障碍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