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心理修养 < 健康书籍 :当前位置 
怎样了解他人
专题:心理保健法 类别:健康百科丛书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不仅需要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而且还要能够认识、了解与自己有关的人,这就是所谓的“知人”。但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心理因素会影响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和了解,严重的还可能给自己的生活抹上一层灰暗的色彩,阻碍人际的正常交往,进而导致产生孤独、嫉妒、优愁、烦恼等消极心理,出现精神上的困扰,危害心理健康。不过,在生活的实践中,是能够逐渐学会如何了解他人的。

1.加强人际接触。为了认识、了解他人,首先需要加强人际接触,人们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主要是通过接触产生的。如果自命清高、孤芳自赏,或者沉默寡言、离群独居,就得不到别人的了解,也不可能了解他人。要能正确地认识别人,就要勇于并善于和别人交往,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扉,激起他人的情感火花,从而沟通彼此的心灵,加深彼此的了解。

2.勿抱成见。虽然一个人的职业、家庭、经历可以作为认识、了解别人的参考,但决不可作为判断的依据。再说,一个人的过去和将来也可以完全两样。因此,了解人,就要重实感、看变化,也就是说,要消除成见,尤其对于“第一印象”,不要过分相信,而应冷静分析,继续观察。同时,应该防止那些类似造成第一印象知觉偏差的心理因素,如“月晕效应”、“刻板印象”以及推论上的误差等。

3.消除情绪因素。人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射给外物,比如,高兴时山水为之欢笑,悲哀时云月亦觉凄惨。同样道理,心情舒畅时,觉得别人的言行举止亲切可爱;心情烦闷时,感到别人的谈吐动作厌恶可憎。因此,需要注意消除情绪因素的影响,防止把自己的情感色彩涂绘到认识对象上去,以自己的情感去歪曲别人的情感。

4.留意观察。在与他人的接触、交往过程中,要做有心人,平时留意观察所要了解的对象的言行变化。不但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不仅要看他如何对待自己,还要看他如何对待别人。然后对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去伪存真,把握现象的本质,这样就能更好地认识、了解他人。当然,这一切都得在与人为善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做一个冷眼监视者,以免引起别人的误解或反感。



 · 下页:怎样为每天的生活注入喜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