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心理修养 < 健康书籍 :当前位置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怎样对待苦与乐
专题:心理保健法 类别:健康百科丛书 ( 字号:   )

所谓苦,是指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悻所引起的主观体验。所谓乐,是指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符所引起的主观体验。苦和乐是对立统一的,没有苦就没有乐,没有乐也就无所谓苦;苦与乐又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在许多情况下确实是苦中有乐,乐中有苦。中国有两名成语,一是“苦尽甜来”,一是“乐极生悲”,这里就包含着苦乐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苦与乐是经常发生而表现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青年人应该如何对待苦与乐呢?

1.正确认识苦与乐的辩证关系,敢于吃苦。人的一生不可能是风平浪静的,人要认识、改造主客观世界,困苦和磨难是不可避免的。从锻炼人的品德、磨炼人的意志来看,吃苦并不是坏事,苦可以转化为乐。古今中外,凡事业上有成就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几乎都是在艰苦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虽然吃苦受难,但是他们在为理想和事业的奋斗中却获得了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每一个立志成才的青年要敢于直面人生磨难,自觉地多吃苦,经受锻炼。

2.要克服自卑心理。一个人最可怕的并不是生活中出现了苦恼和烦恼,而是苦恼和烦闷产生之后的心理自卑。有人在生活和学习中碰到挫折和失败,就认为“人生比黄连苦”,“幸福在遥远的天国”,个别人甚至自暴自弃,走上绝路。这种自卑心理会窒息人的进取精神,扼杀人的聪明才智。要战胜暂时的困难,就要克服自卑感并顽强拼搏。

3.要在劳动中获得乐趣。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对广大青年来说,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要完成学习任务,不能有半点的投机取巧、虚假和骄傲,需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脚踏实地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当你在闷热的夏夜刻苦攻读汗流浃背时,当你用辛勤劳动攻克了科学技术堡垒,取得了优异成绩时,你就能从这些艰苦的劳动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生活便变得愉快和幸福。“室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苦是幸福的前奏,从这个意义上讲,自觉地吃苦,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 下页:怎样对待荣与辱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