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急性上呼吸道炎症,病变沿咽鼓管扩散,细菌乘机而入。
某些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等常并发中耳感染。
不正确地擤鼻,感染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外伤性鼓膜破裂,致病菌侵入中耳,引起感染。
不正确的哺乳姿势,如横抱婴儿,乳汁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怕冷、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耳朵深部疼痛较剧,疼痛可放射到同侧额部、颞部、顶部、牙齿或整个半侧头部。但当鼓膜穿孔后,疼痛骤减,全身症状也随之好转。另外,病人常有听力下降,或伴有耳鸣。
治疗上,应多休息、多饮水,吃营养高易消化的食物,早期正确足量地使用抗生素或磺胺药,以控制感染,防止转为慢性。1%麻黄素或5%弱蛋白银滴鼻,能使局部炎症吸收,促使咽鼓管通畅。在鼓膜穿孔或切开后,应保持良好的引流,先用3%双氧水洗净脓液并拭干,再滴以0.25%氯霉素液或复方新霉素滴耳液等。红外线、超短波等现疗,有助于消炎、止痛。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若治疗及时、合理,穿孔常可愈合,听力多可恢复正常。但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则可遗留鼓膜穿孔、中耳粘连,或发生颅内、颅外并发症,或转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 下页:耳内有“耳屎”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