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健康之道 < 健康书籍 :当前位置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治病健身的栗子
专题:饮食科学 类别:健康百科丛书 ( 字号:   )

秋来佳果诸多,从治病健身的角度来说当首推栗子。

中国宋代诗人苏辙赞美栗子的诗说: “老去身添腰脚病,山翁服栗归传方,客来为说晨光晚,三咽徐杯自至浆”。药圣李时珍介绍吃栗子的方法是: “以袋盛生栗,悬挂,每晨吃十余颗,随后喝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唐代名医孙思邈说: “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名医别录》作者陶弘景说: “栗子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举例说: “有人患腰脚病,食粟数升,便能起行。”《本草纲目》说: “有人内寒,暴泻如泛,食煨栗数升二三十枚,顿愈。”栗子能治病,古名人名医记载可为明证。

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三经,具有健脾胃、壮腰、强筋、补肾气、活血、止血消肿等功能,适应于治疗因肾虚所致的小便频数,腰脚不遂,腰脚酸软,还可治因胃虚所致的慢性腹泻,瘀血肿病,筋骨疼痛以及皮肤生疮和外伤等。

现代医学认为,粟子的营养很丰富,每500克含糖及泻粉172克,蛋白质18.7克,脂肪5.9克,热量达815 千卡,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和胡萝卜索,以及脂肪酶、钙、铁、钾等。它兼有大豆和小麦的营养,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医学家还认为,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能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症,对中老年人来说,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

栗子的滋补作用和治疗的对象是: (一) 年老体弱气虚咳喘,可用鲜栗子60克,瘦猪肉适量,生姜数片,一起炖食,一日一次。 (二) 病后体弱四肢无力者,用栗子30克,加水煮熟,加入适量红糖,每晚睡前吃。 (三) 脾胃腹泻者,用栗子肉30克,大枣10 个,茯苓12克,大米60克,共煮粥。加白糖食之。小儿腹泻,用粟子肉15克,柿饼半个,共磨成糊状,煮熟喂食。(四) 需补肾气强筋骨者,用粟子、大米适量,煮粥,加白糖,每日食用一次。 (五) 老年虚弱腰酸脚软者,每日早晚各吃风干生栗子7 个,细嚼并含口液咽下。 (六) 因机体缺乏核黄素而引起的口角炎、舌炎、唇炎、阴囊炎者。可将栗子炒熟食用。一日一次,每次5—7 个。

此外,栗子加糖清炖,清凉补益,可去头晕;与瘦肉片炖食,可治气管炎,小儿出汗。

但是,栗子生吃不容易消化,熟食又会滞气,不宜一次多吃,消化不良脾虚者,湿热重者,都不宜食用。(杨成铁)



 · 上页:与你认识相反的事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