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健康之道 < 健康书籍 :当前位置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煎服中药的学问
专题:服药的学问 类别:健康百科丛书 ( 字号:   )

中医处方讲究配伍用药,而要使药物充分发挥疗效,煎服中药颇有讲究。清代名医徐灵胎说: “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于此。”煎药: 煎药用具以陶瓷器皿或砂罐为好,因为砂陶用具与中药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并具有保温性能。中药多为干剂饮片,要使药物有效成分析出,必须先用水浸泡,方能煎透。煎药水量一般为药量的一倍半至三倍为宜,先用凉水浸泡30—60 分钟,有些矿物质或难以浸透的药物,时间还需长一些。不宜用热水浸泡药物,因为热水会使药物有效成分酶解,降低药物的有效成分。煎药火候也很有学问。一般药物先用武火 (旺火) 急煎,煮沸之后改为文火 (小火) 慢煎20 分钟左右。而治慢性病、虚证的药物,多用文火慢煎,时间长一些;急性病、实证多用武火煎药,煎沸!后再煎几分钟就可以了。

为了更好地利用药物的有效成分,有些药物还有特殊煎法。如有些药物要先煎,先煎的药物多是不易煎出有效成分、或是难溶于水,再是有毒药物,需要减轻毒性的。如石决明、珍珠母、自然铜、龟板、鳖甲、生石膏这些矿物、甲壳类药物因质地坚硬,不先煎40—60 分钟是难以将有效成分煎出的;乌头、附子、商陆、大戟等有毒药物先煎可以减轻毒性;火麻仁、藏青果、天竹黄先煎才能较好地溶于水中。一些芳香类药物容易挥发,如与其它药物同时煎,芳香成分挥发掉,大大降低药效,因此这些药物则需后下,如薄荷、砂仁、蔻仁、木香、藿香、青蒿、香薷就是要等其它药物煎沸后再下。花粉类药物浦黄,细小种子类药物海金沙,葶苈子、车前子、菟丝子,带有绒毛的旋复花、枇杷叶以及粉末、散剂药物则需包煎,避免服用时刺激咽喉和散失药物。另煎的药物多为贵重药品如: 人参、三七、羚羊角、犀角等。川贝粉、朱砂、六神丸、紫雪散等宜冲服。阿胶、龟板胶等胶类药物,还要隔水蒸煮烊化后兑入煎成的药液中服用。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特殊煎服方法,中医在处方中已注明,药剂师在给药时还应叮嘱患者注意服用方法。

服药: 中药煎好后,服用时间、次数、剂量也很有讲究: 一、根据病位: 病在下部的宜饭前服,泻下剂饭前服即是一例;病在上部,发散解表剂宜于饭后服,为的是使药物在体内保留较长时间。病在上的多次少量,病在下的少次多量。

二、根据病情: 病情危急的宜大剂顿服,以抑制病势;病情复杂危重,宜多次连续服药,或缩短给药时间。以增强药力,方能奏效;证情轻缓,病程较长,无急剧变化者,可按常规日服三次。

三、根据体质: 体质健壮的次少量多、体质羸弱的次多量少。滋补疑、祛湿利水剂、驱虫剂等宜空腹服;养血安神药宜睡前服;需要热服的多为寒证和发散、攻下、活血、通络的汤剂;宜于温服的则是调和气血、培补脏腑、充实肌肤的汤剂;收涩、填固、止血的药物和热证则需冷服。煎服中药的方法也体现了中医辩证施治的观点,它符合人体天人相应的规律,符合机体对阴阳需求的时间性,符合机体营卫之气的运行规律,还能预防减轻药物的不良影响,诱导紊乱的人体节律恢复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王生桐)



 · 下页:滥用抗生素之害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