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健康之道 < 健康书籍 :当前位置 
中医心身与七情
专题:心理世界 类别:健康百科丛书

心身关系一直是历代医家关注的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在《吕氏春秋》中就有“百病怒起”的记载。《黄帝内经》则提出“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喜伤心”、“忧伤肺”的情志致病机理和“天人相应”、心神合一的心身相关论和内伤七情的病因学说,及至明清的《名医类案》等众多的医学专著,许多心身病症验案,均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中医的心身观,即“神”、“形”两者与养生防病的关系。

以“神形相即”为理论基础,以形神互病的辩证思想,以心身并治为治疗原则,形成了中医心身医学的独特医疗体系。依此理论体系,中医心身医学在治疗心身疾病中采用了多种疗法,如告之导之法,即用语言刺激对心理产生影响;移情变气法,即说明发病缘故,转移病人的不良精神因素;情志相胜法,即采用另一种情志活动,去战胜调节因某种情志刺激而引起的疾病;暗示开寻法,即由于某种原因,心理受到刺激,长久存在于自己的意识中,经过暗示开导,诱导患者造成治愈疾病所需的条件;顺情从欲法,即顺从患者的情绪、意志、满足患者心身需要;移情易性法,即分散患者注意力,使患者从病的思想中解脱,从而达到调神去疾的目的;增强耐受法,即用语言使患者神志安定,或反复刺激以增强其耐受性的方法;以诈还诈法,即借其欺而反欺之的心理疗法。祖国传统医学是“心身医学”的发源地。它揭示了人体的心身关系,指出了心身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规律,论述了社会结构和经济、文化、科学状况与医学发展的关系,并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对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影响。《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了精神对人体的主导作用: “百病皆生于气”、“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喜怒不节必伤脏,脏伤则病起”等。

所谓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它是人体在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后产生的情绪变化,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应,是一种与内脏相关的心理过程。一般情况下,七情属于人的正常精神活动,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一部分。正常情况下,人体不断受到外来的包括精神方面的各种刺激而发生反应,但这些刺激大多为良性的,能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全身气血流畅,血脉通利,脏腑功能活跃,从而有利于健康。

反之,如果情志刺激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超过人体生理调节极限,就会导致脏腑气血失调而发病。中医称之为“七情内伤”。即暴怒伤肝,惊喜伤心,思虑伤脾,悲优伤肺,恐惧伤肾,引起脏腑气机的逆乱,以及功能失调,气血不和。正如《素问·举痛论》说: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甚则引起整个气机逆乱,气血不和,而诱发种种变证危象,以致昏厥等;思虑过度,致气机阻滞,脾运不健,而出现消化不良。

七情失调虽然是一致病因素,但七情调适亦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现代生理学、心身医学的研究证实情志活动即大脑机能,与直接控制人体生命活动和物质代谢的大脑边缘系统密切联系。高兴、欢欣、愉快等平稳的积极情绪状态,能提高大脑整个神经系统的张力,提高脑力、体力劳动的耐受力,使各器官协调一致,整个内分泌系统和体内化学物质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刘仲喜)



 · 下页:饮食影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