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文章正文 < 素食放生开示集 < 戒杀放生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肉食违背人类道德
来源:藏密素食观 作者:索达吉堪布 ( 字号:   )

如果人们都能放弃肉食的话,从中受益的将不仅仅限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大量的动物都会因之而得以保全性命。世间最宝贵者乃为生命,任何一种形态的生命,不论其显现多么卑贱、肮脏、低等、丑陋,也不应该就此成为别种所谓高贵、文明、进化的生命形态的腹中之物与牺牲品。为了我们自己的道德良心,为了大家都能心安理得地面对来自心灵深处的拷问,还是让我们自觉地约束一下自己那永无止境的贪婪大口吧!
  上一世纪天才而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这样讲过:“我认为素食所产生的性情上的改变和净化对人类都有相当好的利益,所以素食对人类是很吉祥的。”
  从佛教角度而言,人身是由血、肉等三十六种不净物组合而成的,若剔骨析肉、剥皮探里,人们会发现所谓的肉身只不过是骨架、血肉包裹着不净粪的假合而已。若为了此一假合不实之身躯再去杀生害命,只为将酝酿不净粪的肚皮填饱塞满,这种作为想起来就会令人作呕不已。
  不仅佛教反对以屠杀动物的方式满足人类自己毫无实义可言的口腹之欲,很多世间智者也从各自的理解、观点、角度出发,猛烈抨击了人类这一残忍而无有丝毫价值的陋习。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就曾经说过:“吃肉简直是不合乎道德的,因为它牵涉到违反道德的行动——杀戮。”“当我们的身体是被宰杀动物的活动坟场时,我们怎能期望这个世界能有理想的境地呢?”
  英国作家萧伯纳在回答别人问他为何年事已高而看起来还显得那么年轻这一疑问时,也严肃地说道:“不是我看来年轻,我的相貌确与我的年岁相仿。只是其他人看来比他们的实际年龄苍老罢了——吃尸体的人便是这样,还能指望他们怎样呢?”“这真是很可怕的事,除了动物的痛苦与死亡之外,人类亦毫无必要地压抑了自己高贵精神的本质:对一切动物如待自己般的那份同情与仁慈。不仅如此,人们还违背自己的感觉,变成残酷的人。”在萧伯纳看来,人类原本是拥有崇高的精神品质的,人们是应能仁慈地对待动物的,但杀生食肉却使原本高贵的人性彻底扭曲了。的确,当人类用屠杀的方式对待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众生,而且这种屠杀的目的仅在于维持一堆骨肉血脉等零件的非真实运转,此时,我们不能不说这个世界确已被变态、荒谬与仇恨的气息吞没了。
  若对吃肉的行为稍加分析则不难看出,人之所以贪爱肉食,大体来自小时候所养成的吃肉习气。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素食家庭里,那么长大以后,他自然而然就会排斥荤食。与之相伴随,他的性格也会向无有贪心等良性品性方面发展。仔细想一想,放着这么美好的前景不去追求,大家反倒几千年如一日般地竞相杀害众生,且将杀生所得的充斥着冲天怨气、毒素、渣滓、病菌的血肉拼命塞进嘴里、喂给孩子,这种生活习惯、饮食模式是不是有些太过愚痴、太过血腥、太过颠倒错乱?如果再深入观察,相信人们一定会同意这种观点,即所谓的肉的美味除了舌头以外,人身上的别的器官一概无法感知。若按照《俱舍论》的观点,则此一能感知肉味的舌头也并非全方位地与味道打成一片,只有其上的一小块肉方能具体地感知各种味道。说到这里,一个严肃的问题便摆在了每一个食肉者面前:为了那一小块肉,我们是否可以不顾来生地杀害父母众生?
  即便你不承认业因果、不承认前生后世,那我们也可以从味觉这一角度继续将问题深入探讨下去:一般而言,未吃下某种东西时,此种东西的味道我们无从感知;吃进肚中之后,味道不可能随着食物的被消化还恒久、实有地存在;由此看来,只有在咀嚼食物的那个短暂瞬间,所谓的味道才似有实无、虚无飘渺地存在。而且我们认为鲜香无比的所谓肉味,其实也只不过是人类习以为常、约定成俗的一种习气执着而已,这一点确如上文已引用过其言的台湾疗养医院营养部主任所说:“我们医院的病友,许多一开始都不能接受三餐都吃素的饮食方法……坦白地说,他们不是每个都喜欢吃素,因为吃肉的人已经习惯肉的滋味了,而素菜当然没有肉味香,但狗吃屎也觉得很香。……不过第二次来住院的病人就可以适应了,这就是习惯。而我们应该养成好的习惯,那样才会快乐。”
  由此看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不从佛教的立场出发,只按人类现有的道德水准衡量,我们应该不应该为了这短暂的味觉感受及虚妄不实的习惯,就砍断动物们的脖子、剥下它们的皮肉、斫断它们的筋骨、切割它们的四肢、放掉它们的鲜血?难道千百年来我们还没有听够动物们被杀时的悲惨嚎叫?还没有看够它们在断头台上血肉横飞的惨况?那一点点转瞬即逝的味觉,竟能凌驾于人类的道德禁忌之上?在已经有了成千上万种素食的前提下,还要为满足那一点点“舌肉”的短暂感受而杀生害命,这样发展下去,会不会有一天,追求欲望的无限制满足的人类,在舌头已尝遍了别的众生血肉滋味的情况下,执着味道的心会让他们把嘴巴、筷子伸向自己的同类?如果贪执味道的习气不被遏制的话,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人间到处上演的人吃人的惨剧。而这一点早已被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画家达芬奇指出过了:“人是一切动物的主人,因为他的残忍超过任何动物。……我从很小就摒弃了肉食。未来有一天,人们看杀人和屠杀动物没有什么两样,这一天终会来临。”
  现在已到了我们人类扪心自问的时候了,听听英国哲学家安妮·贝桑的话吧,不知道那些从不知检讨自身饮食习惯的食肉者们,会不会因此而开始反省自己的维生之道?
  “吃肉的人,须对因吃肉而引起的一切痛苦负责,这些痛苦乃来自于以有知觉的动物为食。这不仅限于动物们在屠宰场中所感受到的恐怖,还包括它们在火车、轮船等运输工具中所亲历的痛苦,以及它们所面临的饥渴,长时间饱受折磨等痛苦。为了满足人类的口腹之欲,这些悲惨的动物就必须承受这许多的痛苦。”


· 下页:素食与长寿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