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文章正文 < 《护生画集》附文 < 戒杀放生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护生画集》第六集 附文
来源: 作者: ( 字号:   )

1.马恋其母
  西商李盛庭买一马,极驯良。惟道逢白马,必立而注视;或望见白马,必驰而追及。后与原主人谈及,原主曰:“此本白马所生,时时觅其母也。”是马也,有人心焉!(《阅微草堂笔记》)

2.犬埋母骨
  淮安城中民家有母犬,烹而食之。其三子犬各衔母骨,抱土埋之,伏地悲鸣不绝。里人见而异之,共传为孝犬云。(《圣师录》)

3.稚犬毙虎
  村民赵某家,犬生子,甫两月,随母行,母为虎噬。某呼邻里壮士,持矛逐之。稚犬奔衔虎尾,虎带之走。犬为荆棘挂胸,皮毛殆尽,终不肯脱。虎因系累行迟,众追及,毙刀下。(《警心录》)

4.猴子塞创
  邓芝见猿抱子在树上,引弩射之,中猿母。其子为拔箭,以木叶塞创。芝乃叹息,投弩水中。(《蜀志·邓芝传注》)

5.慈乌反哺
  乌鸦乌鸦对我叫,乌鸦真真孝。乌鸦老了不能飞,对着小鸦啼。小鸦朝朝打食归,打食归来先喂母。母亲从前喂过我。(儿歌)

6.识母气
  鲜于氏,眉州人,因合药,砾一蝙蝠为末。及和剂,则有小蝙蝠数头围集其上,目皆未开,盖识母气而来也。一家为之洒泪。(《警心录》)

7.义鹿冢
  银台侯广成先生家,放一鹿于尧峰。数年,侯死。鹿跳踯断角,累日不食,亦死。山僧怜而葬之,碣曰“义鹿冢”。(《圣师录》)

8.马能擒盗
  宋崇宁间,东阿董熙载饮于村落,醉归,坠马,卧道次,马缰持于手。忽有盗至,尽解其衣,又欲其马,方俯首取缰,马遽啮盗髻,盗不得去。逮熙载醉醒,尽复取还所失物,马始纵盗。(《陶朱新录》)

9.犬能捕盗
  滁州一山僧,被盗杀死。徒往报官,畜犬尾其后。至一酒肆中,盗方群聚纵饮。犬忽奔噬盗足。众以为异,执之至官,立讯,伏法。(《圣师录》)

10.犬毙毒蛇
  明初,无锡张尚书丁艰①归里。一日出访友,道中有毒蛇缠其左足。有犬随行,犬啮蛇数段,始得无事,而犬以毒毙。尚书裹以筦席而埋之,作《义犬志》。(《酌泉录》)

①丁艰:为亡故的父母服孝。

11.猫殉主
  江宁王御史父某,有老妾年七十余,畜十三猫,爱如子女,各有名字,呼之即至。乾隆己酉,老妇亡,十三猫绕棺哀鸣。喂以鱼,不食,饥三日而死。(《新齐谐》)

12.伴侣
  甬东孀妇包张氏,因夜纺无伴,乃畜一鹅。居数年,孀妇卒。鹅绕其柩三匝,哀鸣而毙于柩旁。族人瘗之于张氏墓侧,碣曰“义鹅冢”。(《劝世丛谈》)

13.蛇护孱王
  明英宗陷北营。乜先雪夜令人行刺。其人见一大蟒蛇绕护帐外,畏怖而去。自是稍加敬礼。(《明通纪》)

14.求侣
  湘东王修,竹林堂新构。太守郑裒送雌鹤于堂,留其雄者在宅。霜高月冷,无夕不泪,闻者堕泪。忽有一鹤飞赴堂中,驱之不去,即郑宅之雄也。(《渚宫故事》)

15.鸳鸯殉侣
  明成化六年十月间,盐城天纵湖渔夫,见鸳鸯群飞,弋其雄者而烹之。其雌者随棹飞鸣不去。渔夫方启釜,即投沸汤中死。(《圣师录》)

16.雁丘
  元裕之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获一雁杀之。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因葬之,号曰“雁邱”。(《梅磵诗话》)

17.雁殉侣
  王一槐司铎铜陵时,言有民舍除夜燎烟,祓除不祥。一雄雁触烟而下。家人以为不祥也,烹之。明晨,又一雁飞鸣绕檐,数日亦堕而死。(《圣师录》)

18.义鸽
  江浙平章某宅,养二鸽。其雄者为猫所食。家人以他雄配之,愤斗而死。谢子兰作《义鸽诗》以吊之。(《圣师录》)

19.羊殉亡羔
  宋真宗祀汾阳①日,见一羊自掷道左。怪问之,左右对曰:“今日尚食②杀其羔。”真宗不乐,自是不杀羊羔。(《同生录》)

①汾阳:第二集第40幅“母羊自杀”作“汾阴”。
  ②尚食:负责皇宫膳食的官职名。

20.母犬触柱
  戈阳方家墩吴家,犬生数子。令其仆携溺于河,仆私烹之。犬蹑仆后,目睹其状,号叫悲酸,以头触柱而死。(《广信府志》)

21.鹤拔氅毛
  隋大业二年,新作舆服仪卫,课州县送羽毛。民求捕之,殆无遗类。乌程有高树逾百尺,上有鹤巢。民欲取之不可,乃伐其根。鹤恐杀其子,自拔氅毛投地。(《通鉴》)

22.悲鸣送子
  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以其往而不返也。(《孔子家语》)

23.救命
  猎者爱德华,尝铳杀亚基鸟一羽。方欲俯拾,忽见有亚基鸟二羽飞落海滩,竟将死鸟衔去。爱德华感之,终身罢猎。(《职分论》)

24.犬哺猫子
  宋张孟仁妻郑氏、其弟张孟义妻徐氏,共室而居,妯娌无间,寸缕不入私室。其乳猫为人窃去,犬哺其儿。太宗闻之,旨表其门曰“二难”。(《宋史》)

25.犬护幼女
  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其妻采薪,幼女随之不及。俄大雪。薄暮负薪归,女与犬俱不见。明晨邀村人寻之,见女卧大树下,犬偎依其旁,得不死。此雍正十一年十一月事。(《滇南杂志》)

26.义猫认主
  姑苏齐门外,一民负官租,出避。家独一猫,催租者持去,与人。年余,民过其地,猫忽跃入其怀,但仍为人夺去。至夜,民卧舟中,闻蓬间有声。视之,猫也,口衔一绫帨,内有金五两余。人谓之义猫。(《涌幢小品》)

27.鹤识旧人
  唐刘禹锡诗序云:“友人白乐天,去年罢吴郡,挈双鹤雏以归。予相遇于扬子津,阅玩终日。翔舞调态,一符相书,信华亭尤物也。今年春,乐天为秘书监,不以鹤随,置之洛阳第。一旦,予入门问讯其家人,鹤轩然来睨,如旧相识。徘徊俯仰,似含情顾慕填膺,而不能言者。回作《鹤叹》,以赠乐天。”(《唐诗金粉》)

28.百舌诈死
  梁溪俞正斋家,畜一百舌鸟,语言清朗,常悬户首。有远官访俞,捐金强买焉。鸟在笼中哀鸣不已,至北关官船中,遽死。皆嗟叹,开笼玩之,忽飘然高飞。隔日归俞家。鸟之忠且智如此。(《酌泉录》)

29.犬寄书
  陆机有骏犬,名“黄耳”,甚爱之。羁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汝能赍书取消息否?”犬摇尾作声。机乃为书,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晋书·陆机传》)

30.白鹤寄诗
  才女晁采,养一白鹤,字“素素”。一日,小斋坐雨,念其夫于役①,久乏音问,谓鹤曰:“昔西王母青鸾、郭绍兰紫燕,皆能寄信达远,汝独不能乎?”鹤延颈向采,若受命状。采即援笔直书二绝句系其足,竟致其夫,寻即束装归矣。(《内观日疏》)

①于役:有事远行。

31.传书鸽
  唐曲江张九龄,少养群鸽。每与亲书,系鸽足,依所教处,飞往投之,无一差舛。因目为“飞奴”。(《开元遗事》)

32.雁足帛书
  苏武在匈奴,汉使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武书,系帛雁足。”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史记》)

33.知更雀
  裴耀卿勤于王政,夜看案牍,昼决狱讼。尝养一雀,每夜至初更时有声,至五更则鸣急。耀卿呼为“知更雀”。(《开元遗事》)

34.鹿示人参
  阮孝绪母疾,合药须服生人参。旧传此草出于钟山,孝绪躬历幽险,忽见一鹿前行,随至一所,就视果得此草。母服之,遂愈。(《梁书·处士传》)

35.群鼠应声
  会稽钟山有人姓蔡,不知名,隐山中,养鼠数千头,呼来即来,呼去即去。(《南史·隐逸传》)

36.群鸟助葬
  汉颜乌,事亲至孝。父亡,负土成坟。群乌衔土助之,其吻皆伤。因以县名。(《异苑》)

37.燕集几案
  马枢所居之处,常有白燕一双,巢其庭树。驯狎栏庑,时集几案。春去秋来,几三十年。(《陈书·马枢传》)

38.马救主(一)
  秦苻坚,为慕容冲所袭,驰马堕涧中,追兵几及矣。坚计无由出,马即踟蹰临涧,垂缰与坚。坚不能及,马又跪而授焉。坚援之,得登岸,而走庐江。(《异苑》)

39.马救主(二)
  孙坚讨董卓失利,被创堕马,卧草中。军众分散,不知坚所在。坚所乘马弛还营,踣地呼鸣。将士随马行,于草中得坚。(《吴志·孙坚传》)

40.犬救煤晕
  京师火炕烧煤,往往薰人中毒,多至死者。仪徵陈定先冬夜偕其妻寝,皆中煤毒晕。家人不知也。家畜一犬,忽咆哮万状,向主人窗外爬沙,窗纸尽碎。家人起毁门入,则陈与妻并死,急救乃苏。(《茶余客话》)

41.燕助营巢
  郁七家,有燕将雏①,巢久而毁。邻燕衔泥,去来如梭,顷刻巢复成。明日,遂育雏巢中。乃知仓皇急难时,群燕来助力者。(《圣师录》)

①将雏:孵化的幼子将要出壳。

42.画眉警盗
  黄祝,黟县人,庆元间为鄱阳主簿。被盗入室,窃衣分置两囊。署有画眉,颇驯黠,解人语。是夜家人熟睡,画眉忽跳踯笼中,悲鸣不辍。闻者以为遭猫搏噬,起视之。盗警走,遗其囊,得不失。(《警心录》)

43.象感出槎①
  上元中,华阴县有象,入庄家中庭卧。其足下有槎,人为出之。象乃伏,令人骑入深山,以鼻掊土,得象牙数十以报之。(《朝野佥载》)

①槎(chá):指木刺。

44.虎感拔刺
  江州有妇人,采拾于野,忽为虎攫而踞之。妇向天大呼。虎举其掌,妇视其中有刺,因为拔之,虎乃舍妇而去。(《江南余载》)

45.虎感去鲠
  晋郭文,晦迹潜修。遇虎张口至前,文手探虎喉中,得骨,去之。自是虎常驯扰左右。文出山,虎必随焉。以书策置其背上,虎负而行。(《谈荟》)

46.犬母遗兔
  张元,性谦谨,有孝行。陌有狗子,为人所弃。元见,即收养之。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元曰:“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狗为人弃,若见而不收,无人心也。”未几,狗母衔一死兔,置元前而去。(《北周书·孝义传》)

47.鼠救缢妇
  姑苏阊门外,某商妇逋欠客钱。客告官禁追。妇无措,闭户自缢。自早至晚不出。邻家怪之,排户入,见妇绳断仆地。又见大鼠无数,群聚叫噪焉。急救得苏。盖其家素不畜猫,又常以米谷供鼠食也。(纪闻)

48.双鹤衔珠
  哙参,事母至孝。有玄鹤为弋人所射,穷而归参。参收养治疗,疮愈放之。后鹤夜到门外,参秉烛视之,雌雄双至,各衔明珠,以报参焉。(《述异记》)

49.放鱼得报
  饶州商人,过鄱阳湖,见网户得一大鱼,重百余斤。渔人索银一两,商人如数买之,投河中。越月,商人挟赀归,夜过鄱阳。盗登其舟,移至芦苇中,将杀而劫其赀。忽一大鱼跃入舱中,泼刺格盗,盗刃不能伤。俄而巡捕船至,执盗,鱼即跃入江中。此康熙三十六年七月事。(《小豆棚》)

50.下马救蛇
  昔隋侯因使入齐,路行深水沙边,见一小蛇,于热沙中宛转,头上血出。隋侯愍之,下马以鞭拨入水中。一夕,梦见山儿持珠曰:“昔蒙救护生全,今答恩,请勿却。”迨旦,见一珠在床头。(《搜神记》)


· 下页:第六集2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