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心理健康 < 生活点滴 < 般若人生网:当前
英年早逝:一个时代的心理症结
来源: 作者:xl

最近几年,不断有商界精英、演艺界明星和教授学者猝然辞世,他们的年龄都在35~60岁之间。龚鑫茂,负责“飞豹”战机设计和生产的工作组组长、年仅56岁的副总设计师、中国新一代战机研制人之一,于2000年病逝;胡可心,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2001年底因肝癌病逝,年仅38岁;2002年,国际著名影星张国荣因怀疑患有精神抑郁症跳楼自杀,终年42岁;2005年8月18日,著名小品表演艺术家、喜剧演员高秀敏因心脏病突发而猝死,终年46岁;2005年8月30日,著名电视、电影演员付彪因肝癌复发病逝……这一个个在本是生命力、创造力最旺盛的年华匆匆离去,不能不说是悲剧。一个接一个悲剧的发生,再次引发了人们关于生命与心理健康的一次深思和反省。

英年早逝:在一个不要命的“大众消费时代”

林和生(学者、作家、翻译家、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名人英年早逝,我认为根本原因在时代。

眼下是个什么样的时代?我认为眼下是一个“不要命的时代”,一个“大众消费时代”。

眼下的人工作起来不要命,挣起钱来不要命,花起钱来不要命,吃喝玩乐起来不要命――总而言之是消费起来不要命。

工作当然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消费。怎样消费?当然是吃喝玩乐,包括形形色色“物质和精神”的享受,这样的享受保证了生活的“意义”。这就需要名人们能者多劳,拼命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以满足社会大众持续不断、增长的需求。

与社会大众相比,名人工作起来尤其不要命。名人只有拼命工作,才有可能不辜负大众的期望。那些不幸英年早逝的名人实际上是被活活“累”死了。就此而言,他人变成了地狱,被哲学家萨特不幸言中。

精神分析大师拉康受萨特启发,将人类心理学的深层规律表达为这样一句名言: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他者”就是社会,我们总是不知不觉(无意识)地被“他者”所导演。这真是一语双关,因为那些英年早逝的名人常常就是职业演员。本来,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纯然的私人事件,是个人内心深处的“异度空间”。然而,当艺术一旦成为大众消费对象,艺术和艺术家的命运就不难估计――“名人之死”现象提供了充分的说明。

一方面,在眼下的时代,传统的人生价值体系分崩离析,消费成为传统人生价值体系的替代品,充满刺激的消费过程就是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这是“大众消费时代”的个体心理学。

另一方面,在“大众消费时代”,消费表现为各式各样的“大众狂欢”或“小众狂欢”(借用“分众”这样一个新词还可列出“分众狂欢”),如超市或“购物广场”、人声鼎沸的中餐厅、娱乐会所、影剧院、联欢晚会、“有车一族”“超女”等等。眼下,只有在这样的消费狂欢中,人们才能充分感受到人与人的水乳交融,体会到他人的尊重与爱。这是“大众消费时代”的群体心理学。

上述无论哪一方面,一不小心都会很累。在眼下的“大众消费时代”,消费本身有可能变得很累。名人和我们一样需要消费,他们跟我们一样已经够累了。然而在此之外,名人还要被我们消费,满足我们消费的需要,所以累上加累。我认为这是名人英年早逝现象的根本原因。

适当、适时地把握和调整“度”的问题

洁尘(作家、影评人)

精英英年早逝的现象,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每个时期都有这样的现象,只是说我们这个时代比较集中。我个人觉得有“天命”在里面,据说,付彪是不饮酒的,却因罹患肝癌去世。所谓现代人的心理压力,这个因素也是客观存在的。现代人在现代社会里的欲望很强烈,从精神和身体上双重透支。现代人总有无数的事情需要处理,做完一件又一件,加上不知道取舍,对自身身体的爱惜程度不够,这种现象在成功人士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社会上对于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签”:名声、财富和地位,也刺激了人们迫切获取成功的欲望。从心理上来说,这种刺激积压在心头就会导致焦灼。所谓成功的人,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气定神闲”。他们的生活就像被上了轮盘,仿佛进入了一种“气场”,自觉不自觉地都在不停地旋转,越转越快,最后导致崩溃。

英年早逝:一个时代的心理症结(二)

就整个社会来说,用成功的“标签”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是一个主流的价值判断体系,要看自己能不能调整,如何去调整。不过,很少有人能做到“功成身退”。这里面,被装得很满,满则亏。

每一次出现英年早逝的人物,在社会上就会引发一片惋惜之声。人们会因此出一身冷汗:再不能这样“过劳”,要锻炼、调整、修养,但过不了多久,人们又会放松“警惕”,该怎么还怎么。

我觉得,不停地追逐“成功”不是我推举的生活方式,但是,所谓“闲适”和“散淡”,被过度强化了也并不可取。上进、刻苦、努力这种精神是没错的;人一辈子总要适当地做点事情,是很有意义的。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要看如何去适当、适时地调整和把握好这个“度”。

总有一盏红灯让你停下来

袁远(《心事》杂志编辑部主任)

肖红死时不到31岁,可谓死得太早。卡夫卡、凡?高死的时候也都很年轻。当然,要说到成规模地在大好年纪上纷纷倒下,且早逝的阴云于各个热火朝天的职业领域弥漫不休,也就是我们当下这个时代了。

从古到今我们无法解决的就是死亡的问题,现在我们面临的是早死的问题。说来这是一个奇怪的悖论,而今人的力量是越来越强大,上天入地都不成问题,可人身上的死穴却越来越明显,总会在不知什么时候被一根看不见的手指点中。早死是一个方面,更多的表征是早衰、被各

种身心问题击垮、在锦衣玉食中或灿烂成就下活得食不甘味、欢乐尽丧。如果把内心感知快乐、幸福的能力的丧失和灵魂的枯竭也看做死亡的一种,残酷点说,现代人的死亡时间不是推后,而是提前了。

名人,向来是时代呼呼作响的大旗上的璀璨星星,那些星星突然消失了,暗淡了,大家自然心惊。但放开目光,早逝大军中其实何止名人,它充斥着众多在成功大道上脚不点地奔忙不止的各个领域的中坚。名人早逝是一个现象,一个象征,更多中坚非正常地离去,才是真要令我们警醒的社会问题。

要问原因,我认为是人变得太强了,关键是被逼迫着不得不变强。这个时代是个强硬的时代,它只认可一个标准:成功。在这个标准下,我们把自己变成武器,甚至利器,一个劲地披荆斩棘,忘记了古人早已说明的一个道理:至钢则脆,过度锋利其实也极其易折。

因为强硬,我们也丧失了柔软的抚慰,关怀、情感等人性的滋养,内心空虚使我们到一定时候就快速有了强弩之末之感。同时,人人只以成功、有用的流行标准来看待他人、认可他人,实际上已经异化――这哪是把人当人呢。话又说回来,你不把人当人,也就是不把自己当人。

 海明威说:丧钟为谁而鸣?不要以为只是为他人而鸣,其实也是为你而鸣。人类皆兄弟,他人的不幸,就是我们的不幸。

亨利.米勒有句话我很喜欢:总有一盏红灯叫你停下。这盏红灯,看来就是这个日益显著的问题。

我现在做着一本叫《心事》的杂志,之所以我喜欢它,就是因为它的主张是逆潮流而动,去掉繁复,只在生活中抓住最本真的东西。

英年早逝:一个时代的心理症结(三)

名人英年早逝备忘录

李小龙 几十年声威不减的香港著名艺人,1973年7月20日因脑肿瘤猝死,年仅31岁。

方宏 上海大众公司前总经理,1993年因更年期忧郁症自杀死亡。

梁左 著名剧作家,因心脏病突发猝死,终年45岁。

邓丽君 台湾歌星,1995年5月8日因哮喘引发心脏病而英年早逝,时年42岁。

龚鑫茂 负责“飞豹”战机设计和生产的工作组组长、年仅56岁的副总设计师、中国新一代战机研制人之一,2000年病逝。

胡可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2001年底因肝癌病逝,年仅38岁。

赵为民 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上海市委办公厅主任,2003年11月11日凌晨因突发心肌梗塞逝世,年仅42岁。

张国荣 2002年,张国荣因怀疑患有精神抑郁症跳楼自杀,终年42岁。

罗文 香港“乐坛教父”罗文,罹患肝癌,终年52岁。

梅艳芳 香港著名演员、歌手梅艳芳罹患癌症,终年40岁。

李媛媛 著名影视演员李媛媛身患癌症,终年41岁。

陈逸飞 2005年4月10日,著名画家和实业家陈逸飞积劳成疾,在上海猝然病逝,终年59岁。

何勇 2005年8月5日,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导何勇,因“弥散性肝癌晚期”与世长辞,年仅36岁。

高秀敏 2005年8月18日,著名小品表演艺术家、喜剧演员高秀敏因心脏病突发而猝死,终年46岁。

付彪 2005年8月30日,著名电视、电影演员付彪因肝癌复发病逝,终年42岁。

古今长寿名人养生经

孔子:精神豁达,知足不贪,食居慎节,爱好广泛。

曹操: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华佗:淡薄名利地位,动静相宜,劳逸适度。

苏东坡:安分以养福,宽胃以养气,省费以养财,以饥方食,未绝先止。

郑板桥:养生一曰诗,二曰画,三曰书。

曾国藩:养生以戒恼怒为本。

徐特立:基本吃素,饭后百步,遇事不怒,劳逸适度,不吸烟,少饮酒。

梁漱溟:性贵淡,气贵和,惟淡惟和,及得其养,天物不长,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

冯英子:凡事看得穿,凡事忍得住,凡事想得透,凡事放得下。

马寅初:吃食素淡,心境开阔,坚持锻炼,苟无他故,心活百年。

陈嘉庚:饮食清淡,定时定量,户外活动,不怕风雨,常读书报,明了世情,既往不咎,多做善事。

马三立:“动、静、学、乐”四字养生法。

邓颖超:乐观主义,户外生活。

 
下页: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常见症状及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