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考古大发现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秦始皇兵马俑
来源:生活百科全书 专题: ( 字号:   )

公元前221 年,秦王赢政攻灭了他的最后一个对手齐国,成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

“秦王扫六和,虎视何雄哉! ”秦始皇13 岁登基,23 岁亲理国政,39岁征服六国,从而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公元前210 年9月,秦始皇逝世下葬在陕西临潼县城东10 里的骊山,他的陵墓北临渭水,气势雄伟,规模宏大。

1974 年3月,当地农民在打井施工中挖到一件陶俑,他们立即停工,向有关部门作了报告,经考古专家、科技人员的鉴定,确定为秦朝之物.随后,在附近又先后发现了3 个大坑,获得了惊人的收获,终于揭开了人类历史文化宝藏的一大秘密.原来这里有一座规模巨大、举世罕见的兵马俑坑,这8000多兵马俑,在地下足足沉睡了2000 多年。

1976 年,有关部门在这里盖了座大厅,以利于挖掘和修复工作,后来,又把这座建筑物定名为: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博物馆是一座高22 米,长230 米,拱顶跨度72 米,总面积达16000 平方米的现代化展览大厅.博物馆展厅以一号兵马俑坑为主体,向观众展出兵马俑坑发掘现场和坑内的出土文物,以及秦陵出土的部分重要文物。

那么,俑是什么东西呢? 古时代,奴隶主死了,往往要把活的奴隶和死人一起埋葬,以为这样一来,奴隶主在阴曹地府也能叫奴隶替他赶车、做饭、劳动.后来,不用活人陪葬了,改用木制或泥制、陶制的人形偶像,这就是俑.以后俑也包括葬品中的其他动物偶像,如马俑、牛俑、鸡俑、狗俑等等。

一号兵马俑坑东西长230 米,南北宽62 米,面积约为14260 平方米,是最大的一个俑坑.坑的东部为南北长60 米,东西宽3.45 米的长廊,里面横着站立有3 排陶俑,每排68 个,组成一个横队.横队后面筑有隔墙,将坑分为东西向的11 个过洞,38 路武士俑排成纵队,一律向东.每 4 路武士之间有战车4 辆.第一号坑的南、北两个较为狭窄的过洞中各站2 排兵俑,中间较宽,则各站4 排兵俑,均纵队排列,威武整齐,背西面东,毫不含糊地直指来自东方的敌人.这是秦军“常阵”形式的一种“外向型”军阵.这些兵俑也叫武士俑,身高都在l.75 米以上,披铠甲或战袍,面呈古铜色.他们个个凝目聆听、镇静机智、仪态英武,有一种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这一排排齐整威武的武士俑,宛如一支由几千名真人组成的“秦之三军”,气势磅礴.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灭六国,天下一”的雄壮军容,令人肃然起敬,望而生畏。

这里的兵俑有步兵、骑兵、车兵三大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担任前锋冲锋的和跟在车后面的步兵都是轻装,不穿铠甲,短袍束带,还打着绑腿,便于奔跑.驾驭战车的武士手上都有护手甲.从身份上分,有兵士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是不戴冠的,而军吏是戴冠的,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销甲也有区别。

陶俑中间的木质战车,每乘前都有4 匹体形健壮,骁勇善战的骏马,均雕镂精致,鎏金错银、金碧辉煌,使人联想起金戈铁马,中原逐鹿的激烈战斗场面.车后并排站立3 个铠甲俑,分别是车上的甲首、参乘和驭者.这些陶俑都携弓挎箭,执长兵器.坑中出土的戈、矛、剑、吴钩、弓、戟等武器都是经过铬处理的青铜制品,至今还寒光逼人,锋利如新,显示出2000 多年前的秦朝的冶炼技术已达到了很高水平。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陶人陶马在神情上的区别和脸型的不同.军吏一般表情严肃,岁数也大一些,有的额头还有皱纹.武士的表情是担当个性化的,不仅让人看出他们不同的性格,甚至有的还可大体猜想出他们是哪地区的人.那方脸盘、宽额头、高颧骨、浓眉大眼、阔口宽腮,纯朴憨厚的,大概是关中人;那个头略矮,圆脸,尖下巴,薄嘴唇,显得十分机智,好像是四川人;这个高颧骨,宽厚的耳轮,薄眼皮、小眼睛,结实强悍的,可能是陇东人吧;这个方脸盘,阔口厚唇,额头很宽,强壮有力的,也许是陇东的羌族人吧;还有那下巴扁阔、圈腮大胡,圆口薄唇的,说不定是西北的少数民族.还有那陶马,这是以真马为模特儿塑造的,陶马身长2 米,肩高1.29米,通首高 1.54 米.它们有的双眼前视,长嘴微张,四肢腾空,似乎正在待命,奔赴战场;有的前腿如一柱,后腿如弓,蹄踝细,具有跑马的特征.据畜牧专家鉴定,这些陶马的形象,很像是洮河马种.直到今天,它还是我国著名马种之一。

几年来,一号坑已挖掘了5 个探方,总面积达2000 平方米,共出土陶俑1087 件,陶马32 匹,战车8 乘,鼓3 面.根据已挖出的这些陶俑排列密度推算,一号坑全部挖掘后的陶俑、陶马当在6000 件以上,足见规模之宏大.一号坑仅仅是“地下御林军”的一个部分,一号坑的东端北侧和西端北侧,分别还有二号坑和三号坑。

呈曲尺状的二号坑位于一号坑东部往北20 米处,面积约6000 平方米,它东西最长为124 米,南北最宽为98 米,深5 米.坑内主要是战车和数百个骑兵俑和射手俑.这是一支由步、弩、车、骑4 个兵种组成的“特种部队”.三号兵马俑坑呈凹字形,东西长17.6 米,南北宽4.8 米,面积约520平方米.坑内有陶俑68 件,豪华型驷马战车1 乘,长冠甲俑4 名,另有64名侍卫分立两侧。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揭开了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一页.也反映了秦朝军事编制和装备情况,对我国军事研究也有助益.秦朝的雕塑上承殷周,下启汉唐,表现了其着重细节刻划的特征.这几个兵俑如仔细观察,可见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它从神态、表情、容貌、动作、姿势、服饰等方面,细致入微地刻划了不同年龄、经历、兵种、职位的人物所特有的神情举止,精神风貌和内心感受.而战马则形体高大、劲健有力,均张口衔镳,剪鬃缚尾,双耳前倾,显示了它们的机警敏捷、强壮善驰.这些逼真而给人以巨大艺术感染的秦俑雕塑,是古代艺术大师技术和心血的结晶。

从已挖掘的情形来看,一号坑以车兵为主,步兵为辅,车步相间.而二号坑则车兵占了很大部分,步骑也有一定数量,呈混编形式.三号坑似乎是秦军的“军事指挥部”.那么,这些由兵马俑组成的这支象征性军队,是属于什么样性质的部队呢? 据考古学家鉴定: 一号俑坑是右军,以战车和步兵相间,以步兵为主,明显地分出前锋、后卫、主体、侧翼;二号俑坑是左军,有弩兵、车兵、骑兵、步兵,是一个多兵种的联合编合组,明显地分出4 个单元,正如古代兵书中的大阵套小阵的模样;三号坑是指挥部,虽然很小,只有战车1 辆,但旁边是护卫的80 名武士,武士手持的不同弓弩、矛、戈、戟这些实战的武器,而是更多地体现仪仗性的表现威武气派的殳.这3 个坑,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阵编列体系.这些由一队队身穿铠甲、战袍的武士和威武的马队、车队组成的森严的军队,似乎是再现了秦始皇当年的战功和军威。

据考古学家们分析: 秦代的咸阳宫和咸阳城是驻有几万军队的.他们可以分为3 种: 宫城内的叫侍卫军;宫城外的叫屯卫军;京城外的叫宿卫军.3种军队的人员组成和使命是不一样的.对照之下,兵俑俑象征着宿卫军,它的人员是各郡国征调来的,任务是保卫京师,也可以调出征战.但是,这些宿卫军是不能随便进出皇宫的.它生动地体现了秦国兵强马壮、横扫六和、北劫匈奴、南平百越,统一海内的壮丽图案。

再有,陶俑的制作工艺也有其独到之处,秦代的制陶工匠和雕塑工匠用以模为主,塑模结合,分件制作,逐步套合,并采用八窑烧制和出窑彩绘的方法,烧制出这些大形陶俑和俑马.陶俑的头部主要采用了合模法塑制,俑腿和俑身是采用模制或泥条盘成,臂和手则用模制或手制。

秦始皇确实是个雄才大略的封建统治者,统一中国后他希望建造这座地下王国,来使自己及子孙万世不朽.可是,真正不朽的不是秦始皇,而是他的奴隶们留下的灿烂辉煌的工艺精品.许多外国元首、政俯首脑、考古学家看了这个博物馆,感慨万千,赞叹不已.有的说,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到过中国.1979 年初,叶剑英元帅参观这座举世无双的博物馆后,说: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下页: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