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古今婚礼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新娘原是一棵树
来源:生活百科全书 专题: ( 字号:   )

泰国素有“黄袍佛国”的称号,佛教被定为国教,每个男子到了一定年龄,都要出家当一次和尚,少则三个月,多则三五年,甚至终生,就连国王也不例外.如果一个男子没有当过和尚,则不能视为成人,不但亲戚朋友看不起,就连找对象也困难.佛教礼仪深入到社会生活,形成了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婚礼仪式方面也明显地表现出来.泰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至今仍保留着本民族、本地区特有的婚典礼仪,可谓五彩缤纷,多姿多采。

在泰国南部的宋卡府乍汀泊县的一些地方,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人围着一棵大树吹吹打打,欢歌曼舞,原来是当地男子在举行与大树成亲的仪式.同大树结婚的仪式,同真正男女结婚的仪式一样隆重热闹,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根据当地习俗,凡年满21 周岁的男子都需举行一次同大树结婚的仪式.举行这种仪式的时间多选在每年6月到8月间.完成仪式后,便出家当和尚,直到还俗后同女子恋爱结婚,建立家庭。

同大树结婚,男方送的彩礼盛在银制的大碗里,称为龛玛.龛玛由龛玛花和龛玛菜组成.龛玛花通常是25 封槟榔果.龛玛菜多为当地人喜爱的“拉糕”、炸面圈、米花糖、点心、鸡、椰子、枕头、席子、蜡烛等。

婚礼仪式开始前,新郎身穿华丽的结婚礼眼,在数十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女簇拥下,由长鼓队开道,浩浩荡荡地离家向举行仪式的地方前进.少女们头顶龛玛,扭动腰肢,边走边跳着轻盈的舞蹈.新郎腰佩利剑,面部表情严肃,显得威风而庄重.当新郎一行来到由村中长老选定的大树前,少女们将彩礼陈列在“新娘树”的面前.长者宣布婚礼仪式开始时,新郎拿出一打蜡烛,逐个点燃,一一插在每个龛玛旁边,然后长者朗诵经文的有关章节.接着,新郎的父亲将一些鲜花、槟榔果和几枚银元放在龛玛里的枕头上,村中最年长的老妇人代表“新娘树”户主出来接受礼物.当蜡烛熄灭时,婚礼仪式结束.主持仪式的长老将带来的食品摊放在一片片香蕉叶上,所有参加婚礼仪式的人围坐成一圈进餐,并向新郎表示良好祝愿.食品吃完后,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一直欢乐到夜幕降临方才离去.在当地传统观念中,树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同大树结婚,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获得忠贞的爱情,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

居住在泰国北部深山老林中的波克伦族人的婚礼简朴、热烈、快乐.婚札仪式在女方家举行.女方家事先要修缮房屋、打扫卫生、布置新房,准备喜宴,在这期间,新郎要委托一些朋友前去帮忙.举行婚礼的那天,身着盛装的新娘在等待新郎到来的时候,为了掩饰内心的焦急,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唱起优美的山歌。

新郎一行到来,婚礼宣布开始.人们吃饭饮酒,并敲着锣、钹伴奏着唱歌.新郎新娘不能同客人们一道享用美酒佳肴,他们坐在房屋中央,面前挂着一床棉毯象征着保护措施,新郎泰然处之,新娘却很羞怯.待男方向女方交过聘礼后,新郎新娘合吃一份饭.随后,新娘用温水给新郎洗脚,以除去路途上带来的污浊;新郎送给新娘新衣服、手镯等物,新娘当场穿上新衣服、戴上手镯.仪式结束后,他们便成了一对夫妇,开始新的生活。

波克伦族姑娘的相貌是非常重要的,因每一个小伙子都希望找一个漂亮的妻子.当一对青年男女准备结婚时,小伙子要送给姑娘几件终生使用的礼物,如项链、槟榔盒等,另外要送一些红色和黑色的棉线,以便姑娘缝织婚后穿的衣服.姑娘回赠给小伙子的礼物是一件红色的衬衣和一个她精心编织的烟荷包.婚礼大体上在男女双方互赠信物后的一个星期举行。

腊佤族青年男女以唱山歌的形式谈情说爱.小伙子边唱边弹一种叫做“比亚”的乐器,这种乐器类似胡琴,用红铜制成,拔动上面的弦可以发出悦耳的声音.男青年将心中的爱慕之情用山歌歌词表达出来,女青年是否接受对方的爱情也用山歌来回答.男女青年相爱到一定程度,小伙子托亲友带着现金、槟榔、蜡烛等物去女方家求婚,如果女方父母表示同意,便可商定举行婚札的日期,随后两家开始准备工作.男方父母对恋爱、求婚采取不插手的态度,他们相信自己儿子的眼光,尊重儿子的选择。

临近婚期,小伙子和姑娘突然在某一天离家出走,姑娘被小伙子藏在他的一个亲戚家里,随后请几位好朋友带着酒去禀告女方家长,但不透露姑娘被隐藏在什么地方.男方父母这时杀一头猪托人送到女方家,女方家用送来的猪肉置办丰盛的酒席宴请亲朋好友.接着,男方父母请村中长者给女方父母送一些钱,数额多少则根据姑娘长相、女方家地位以及男方家经济条件而定,名门闺秀则应多送一些。

婚礼要热热闹闹地进行三天,头两天是筹备日.第一天,男方家宰杀一头大猪、八头小猪、几十只鸡和几坛酒.第二天,男方家请来几位少女帮助春米,准备请客时用,请未婚男青年在村边空地上搭起一座新房,供新婚夫妇居住,并请一些年岁大一些的人捕一些新鲜鱼回来,交给少女们用芭蕉叶制成蒸鱼.傍晚时分,新郎邀请全村少女去把新娘从隐藏的地方接到男方家,安置在刚刚落成的新房里,新郎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帮忙的人们.人们吃饱喝足后,尽情欢乐.午夜,少女们淘米蒸饭,小伙子们宰杀一头猪和十几只鸡,煮好鸡,炖好肉,全村人都来赴宴,而且要将这些东西全部吃光、人们用各种方式向新郎新娘表示良好祝愿。

第三天是送礼日.清晨,新郎家要给女方家和亲友送猪肉和酒,每家一头猪和一瓶酒.新郎在一群好友陪同下到送过礼的新娘的亲友家拜访,新娘的亲友用送来的猪肉和酒设宴席招待新郎一行.傍晚,新娘在女友们陪同下,挑选一头猪,并由亲友宰杀后连同酒送到新郎家,新郎家邀请村里的青年男女帮助做成美味佳肴,男女两家亲友和村里的人前来赴宴,参加婚礼.人们先祭祀鬼神,然后开怀宴饮.席间人们唱歌跳舞,向新郎新娘贺喜,新郎新娘频频向客人们致谢,场面十分热闹。

泰国山地民族鲁阿人的婚礼通常选择收获后举行,这个民族至今保留着“抢婚”成亲的习俗.婚礼前约半年时间、青年男女由恋爱成熟而订婚,双方交换银烟斗、烟草和其他小巧玲珑而富于纪念意义的小礼品.收获季节一过,姑娘每天都焦急不安地等待心上人的到来,但是究竟哪一天她将被“抢”到男方家成亲,她对此一点也不知道,因为男方家对女方家是严守秘密的.某天夜晚,在漆黑的夜幕掩护下,新郎同十几个小伙子悄悄来到女方家,蹑手蹑脚地进入姑娘的闺房,新郎一把抓住她的手腕,在伙伴们帮助下连推带拉地将新娘拖下楼来,然后背着她一溜小跑地离去.新娘“奋力挣扎”,并且“大声呼叫”,但无济于事.新娘的家人明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但默不吭声。

待新郎一行离去后,新娘的父亲匆匆忙忙地跑去向魔头(即村长,当地称魔头)报告女儿被“抢”走的事情.魔头立即召集村中年长者,赶到新郎家“问罪”.新郎家摆宴招待魔头一行,新郎父亲出面作陪,并解释自己的儿子深深爱着那位姑娘,请求魔头和各位长者成全这一对年青人.宴席结束时,魔头高兴地答应帮忙,并祝愿新婚夫妇美满幸福.接着,双方家长坐在一起,并邀请双方亲戚参加,商讨新娘的身价钱.双方经过一番舌剑唇枪的讨价还价,最后确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数额.在付钱时,女方家通常会要求再增加一些,男方也总是勉强答应下来,但当男方付清后,女方又会从中退回一些,鲁阿人传统观念认为,这样做不至于使男方家破产。

次日清晨,开始为期五天的婚礼活动.男方杀猪、酿酒,并派人通知远近的亲戚朋友,邀请他们前来参加盛会.村中的人纷纷前来帮忙,他们在临近男方家的地方为新婚夫妇建起一幢新房.鲁阿人的婚礼宴席非常丰盛,为准备宴席要宰杀许多猪、牛、鸡,还有大量大米、蔬菜、酒、水果等,参加者众多,场面隆重,耗资巨大。

每逢岁末年初,是泰国木杜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日子.每到傍晚时分,年青人们成群结队地来到村外丛林中的空地上,燃起两堆篝火,男的围着一堆,女的围着一堆,唱歌跳舞,直到深夜.临分手时,小伙子突然抢走自己相中的姑娘的头巾,姑娘如果有意,便装着害羞而不去索回自己的头巾.从此,这对青年男女经常约会,小伙子用竹片制作的口弦拨弹出各种虫叫的声音,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姑娘将兰花插在头上,标志内心对小伙子的爱。

男女青年在征得各自父母的同意后,两家便可以商定一个合适的日子举行婚札.木杜人感情真挚,婚礼比较简单,没有繁琐仪式.婚礼由双方家庭共同准备,花费的钱财不多.双方亲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一顿比平常丰盛一些的饭菜,众人向新婚夫妇表示祝福,新婚夫妇谢谢各位的光临.婚后,新婚夫妇到女方家住三年,三年中婚姻生活美满幸福,或者继续住在女方家,或者到男方父母处居住,或者自己另盖一处新居.木杜族人注重婚姻道德,家庭生活一般都比较牢固,很少出现离婚的现象。

下页:棒打节上寻情郎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