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深宫实录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君臣拔河
来源:生活百科全书 专题:后宫娱乐生活 ( 字号:   )

拔河又叫牵钩、拖钧.唐学者魏征在《隋书·地理志》中说,拔河这种活动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楚国和吴国对抗,两国都在水泊地带用战船作战.楚国将领模仿水上拖船的背纤动作,用一条粗大的篾缆,上面系数百个小索,相向对挽,练习力气,所以又名牵钩.这种游戏后渐渐流行开来,以南郡、襄阳两地最为盛行。

隋唐时期,早期用作拔河的大蔑缆改为大麻绳,长约四五十丈.学者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有详细的描述: 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为教战.梁简文临雍部禁之,而不能绝.古用蔑缆,今则以大麻绳,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前.分二朋,两勾齐挽.当大绳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输,名曰拔河。

从学者封演的记载上看,拔河最早称为牵钩,兴起干襄汉一带.襄汉风俗,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拔河比赛.楚国曾用此法教练士卒,以旺盛的士气攻打吴国.梁简文帝觉得这一活动有伤大雅,曾下令禁止,但禁止不了.最初使用的是竹篾编的绳子,后来改用大麻绳.大绳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上百条小绳.比赛时,分成两队,一起将绳子拉紧.大绳中间,立一面大旗作界线,旁观者敲鼓、叫嚷.两队使用互相拉引,谁后退了,谁就为输。

唐代的宫中很盛行拔河游戏.《全唐诗话》记载说,唐中宗景龙四年三月一日清明,中宗李显临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唐宫中曾举行过一次大规模的高级拔河比赛: 唐中宗景云元年春天的一天,中宗李显幸梨园球场,文武大臣侍驾.中宗命七位宰相、二位驸马为东队;三位宰相、五位将军为西队.东队贵人多,身体也强壮些,西队认为分派不公平,奏请中宗重新分配,中宗不同意.比赛紧张地进行,结果自然是西队战败.西队的老丞相韦巨源、唐休璟在败退时随绳跌倒在地,半天站不起来.中宗在一旁观战,见状大笑,忙命左右快快扶起。

拔河具有压邪去恶、兆示丰年的用意.《隋书·地理志》说,拔河兴起于南郡一襄阳二郡,是从军事训练中产生.比赛开始时,用鼓来指挥竞赛,观看的人们大声叫嚷,声震远近,这样可以压制邪气,使来年五谷丰登.正是由于这种吉祥,因此,唐代的皇帝很喜欢这一活动,也大力提倡拔河.唐开元年间,玄宗李隆基曾在一次宫中举行的拔河比赛中吟诗助兴.诗前御制序称: 俗传此戏,必致丰年,故命北军以求岁稔.因作《观拔河俗戏》诗:

壮徒恒鼓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澡齐山岌,气作水腾波.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唐武则天时,大臣张说观宫中拔河比赛,奉命写了一首《奉和圣制观拔河俗戏应制》:

今岁好拖钩,横街敞御楼.长绳系日住,贯索挽河流.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春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

下页:皇帝的癖好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