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深宫实录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君臣拔河
来源:生活百科全书 专题:后宫娱乐生活

拔河又叫牵钩、拖钧.唐学者魏征在《隋书·地理志》中说,拔河这种活动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楚国和吴国对抗,两国都在水泊地带用战船作战.楚国将领模仿水上拖船的背纤动作,用一条粗大的篾缆,上面系数百个小索,相向对挽,练习力气,所以又名牵钩.这种游戏后渐渐流行开来,以南郡、襄阳两地最为盛行。

隋唐时期,早期用作拔河的大蔑缆改为大麻绳,长约四五十丈.学者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有详细的描述: 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为教战.梁简文临雍部禁之,而不能绝.古用蔑缆,今则以大麻绳,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前.分二朋,两勾齐挽.当大绳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输,名曰拔河。

从学者封演的记载上看,拔河最早称为牵钩,兴起干襄汉一带.襄汉风俗,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拔河比赛.楚国曾用此法教练士卒,以旺盛的士气攻打吴国.梁简文帝觉得这一活动有伤大雅,曾下令禁止,但禁止不了.最初使用的是竹篾编的绳子,后来改用大麻绳.大绳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上百条小绳.比赛时,分成两队,一起将绳子拉紧.大绳中间,立一面大旗作界线,旁观者敲鼓、叫嚷.两队使用互相拉引,谁后退了,谁就为输。

唐代的宫中很盛行拔河游戏.《全唐诗话》记载说,唐中宗景龙四年三月一日清明,中宗李显临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唐宫中曾举行过一次大规模的高级拔河比赛: 唐中宗景云元年春天的一天,中宗李显幸梨园球场,文武大臣侍驾.中宗命七位宰相、二位驸马为东队;三位宰相、五位将军为西队.东队贵人多,身体也强壮些,西队认为分派不公平,奏请中宗重新分配,中宗不同意.比赛紧张地进行,结果自然是西队战败.西队的老丞相韦巨源、唐休璟在败退时随绳跌倒在地,半天站不起来.中宗在一旁观战,见状大笑,忙命左右快快扶起。

拔河具有压邪去恶、兆示丰年的用意.《隋书·地理志》说,拔河兴起于南郡一襄阳二郡,是从军事训练中产生.比赛开始时,用鼓来指挥竞赛,观看的人们大声叫嚷,声震远近,这样可以压制邪气,使来年五谷丰登.正是由于这种吉祥,因此,唐代的皇帝很喜欢这一活动,也大力提倡拔河.唐开元年间,玄宗李隆基曾在一次宫中举行的拔河比赛中吟诗助兴.诗前御制序称: 俗传此戏,必致丰年,故命北军以求岁稔.因作《观拔河俗戏》诗:

壮徒恒鼓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澡齐山岌,气作水腾波.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唐武则天时,大臣张说观宫中拔河比赛,奉命写了一首《奉和圣制观拔河俗戏应制》:

今岁好拖钩,横街敞御楼.长绳系日住,贯索挽河流.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春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

下页:皇帝的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