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深宫实录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读书生活
来源:生活百科全书 专题:皇帝的早年生活 ( 字号:   )

历代太子在六、七岁时都要开始读书学习,接受正统文化的熏陶.宫中设立负责教授太子的老师.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教育是极为重要的,相信后天的教育可以造就或改变人的品性、才智。

太子的老师是由皇帝严格挑选出来的学识渊博、德行高洁的文臣.世代研习儒学者最有资格担任太子老师.太子老师称为师保,从职官上讲是六个职位,即: 太傅、少傅、太师、少师、太保、少保.傅者,傅之德义;师者,道之教训;保者,保其身体.在实行上,太子并不一定需要那么多导师,一般只任命一、二人.师保与其他辅助官吏一同组成太子官署——东宫官署,师保成为东宫官署的负责人。

用博学而德高的大儒来辅佑太子,是从汉代开始明确下来的.汉高祖时,吕后为了确保太子刘盈的地位,求教于张良,张良出计,请出隐居商山的四个儒老.四个白发苍苍的硕儒簇拥着太子,太子在皇帝眼中及朝野内外,实在是显得益发庄重而不可动摇.汉宣帝时,名儒疏广为太傅,其侄疏受为少傅,太子每上朝进见皇帝,都是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皇帝见了十分欣慰,大臣们也都叹服而心向往之.太子师保乃是文臣们十分钦羡的职位。

太子师保的任务一是教授经史,二是在德性上对太子予以规训.平时,作为太子顾问,指点太子在各项问题上的取舍去从。

师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要对太子的行为负相当责任.秦国商鞅执政时,太子犯法,理应判重刑,但考虑到太子是未来的国君,不便施刑,便以太子师傅公孙贾和公子虔作替身.宋神宗作太子时,聘请名儒王陶、韩维为太子师傅.神宗赵顼上朝觐见时,行拜礼节奏快了些,显得不够稳重.回到东宫后,韩指出了这个问题,并说: “我来下拜,你跟我学.”于是赵顼亦步亦趋地跟着韩先生学习下拜.一日,近侍给赵顼送上一双弓样靴,韩维见到了,觉得不利于引导太子行止合乎规矩,便讽喻说: “王怎么可以用舞靴.”赵顼顿时面有愧色,立即令手下人将此靴毁掉。

太子的启蒙书籍是《孝经》、《论语》.“孝”是古代人伦体系的出发点,孝道就是幼对长,后世对祖宗的行为准则.《论语》作为儒家观念的汇集,蕴含着帝王的治国方略.在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开学典礼——释奠礼上,皇帝或太子要先讲一段《论语》或《孝经》.显然,皇帝或未来的皇帝对经典应该有熟练的掌握程度.除这两部书籍以外,太子的学习书籍还有其它种类.例如汉戾太子刘据行冠礼前就已修过《公羊春秋》和《谷梁春秋》.太子的学习书籍大体可分为经史和帝王规范两类.例如明代所用的书籍为: 四书五经、《通鉴直解》、《帝鉴图说》。

书法也是太子学习的一个重要科目。

很多朝代,太子读书由其他皇子陪读。

清代废除了公开预立太子制度,每一个皇子都有可能成为皇位继承人.诸皇子都在宫内读书,从翰林宫中挑选数人作为老师.王公大臣见皇子,都要双膝跪地,而师傅们见皇子,只须捧手为礼,皇子也相对长揖.皇子们入学之日,将书籍笔砚安放桌上,然后行拜师礼.皇子师傅受到的礼遇在大臣中是无以复加的,足以表明宫中尊师重教的程度。

清代皇子们六岁开始就学.每天寅时以前起床,出门时天尚未明,太监提有灯笼在前面引路,走向上书房,寅时开始一天的学习,先温习满蒙文,再练习汉字书法.卯时,师傅到达上书房,教授新课.雍正时规定的汉文功课为: 五经、《史记》、《汉书》,策问、诗赋,诗赋每天必学,因此清代帝王的文学修养很高。

皇子起床上学的时辰与皇帝上早朝的时辰大体相同,申时,皇子们散了学,皇帝也退了朝,皇子们便入宫向皇帝请安.皇帝常常问起今日所学的课程,皇子们都要对答如流。

康熙每日在乾清宫听政,常能听到从乾清宫左侧的上书房传来的皇子们读书声,每逢此时康熙便欣然会心.他曾做诗抒发这种情怀,其中写道: “为声何朗朗,毓德想鱼鱼.教子惭贞观,延师企二疏.”

如果一位太子幼年即位,那么他也要按照顾命大臣及母后的安排,完成他应该完成的学业。

明代几位皇帝幼年时由宦官作文化导师,在宦官的指导下学习.如明英宗的老师是宦官王振,英宗由王振一手培养以至于成年后很多事情都要听王振的意见.明孝宗的老师是覃吉,孝宗九岁开始由覃吉教授四书章句和古今政典,孝宗称他为“老伴”.明神宗的老师冯保被称为“大伴”,冯保对神宗的要求也很严厉,当小宦官引诱神宗玩乐时,见冯保过来,神宗马上正襟危坐,小声说: “大伴来了.”

下页:三、少年天子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