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宫廷秘史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昭襄王夺权
来源:生活百科全书 专题:先秦秘史 ( 瀛楀彿: 鍗�銆€鍗� )

秦穆公去世后,十数传至秦武上.秦武王娶魏国女为武王后,没生下儿子,立了异母兄弟稷为王,就是昭襄王.昭襄王的母亲是楚国姓女子.母以子贵,就成了宣太后。

宣太后有个同父不同母的兄弟魏冉,是个非常有才干的人.在秦惠王和秦武王时,就主管秦国的政事.秦武王去世后,因为没有儿子,诸弟争位.这时魏冉极力主张立昭襄王稷.稷继位,年少,宣太后自己管理国家大事,使魏冉主持政务,魏冉封穰(今河南邓县,音瓤),称穰侯.宣太后还有个同母弟华阳君戎与秦昭襄王的同母弟高陵君、泾阳君,同时得封。

秦昭襄王继位二年,他的庶长兄名壮的,联合秦国大臣及诸公子反对宣太后,被掌握秦国军政大权的穰侯扑灭、诛杀.事情株连到昭襄王的嫡母惠文王后,连武王的王后也被逼得离开了秦国,回到娘家魏国居住.后来魏冉又当上了秦国相,真是势倾当朝.有时穰侯带兵伐诸侯国,攻占的土地,也作为自己的封地.当时诸侯国中,甚至秦人中,也只知道秦国有宣太后和穰侯,却不大提起秦昭襄王。

后来出了这么个人,这么件事,才使情况有了变化。

魏国有个人名叫范雎,跟着魏大夫须贾出使到齐国去.齐襄王听说范雎能言善辩,使人私下里赐给他些金子,赠与酒食.这事被须贾知道了,以为范雎把魏国的国家机密出卖给齐国了,回国之后,便将齐国赠金给范雎的事,对魏相国魏齐说了。

魏齐听说范雎出卖了国家机密,大怒,命人将范雎捉来,将他打了个半死,把他的肋骨打折,牙也打掉了.范雎虽被打得遍体鳞伤,头脑却很清醒,他想如果被打得疼痛呼叫、呻吟,非被打死不可,于是咬紧牙关,假装死去.魏齐见范雎已被打死,命人拿芦席卷上,把他扔到厕所里,使喝醉酒的客人,轮番在上面撒尿,以警戒后人,不得妄言。

夜已深了,宾客陆续散去,范雎见来往的人渐渐稀少,后来再也无人来了,就低声对看守他的人说: “能放我出去,一定尽力报答你.”看守范雎的人,看他被打得可怜,又听说放他出去,要重重酬谢.心想: 不管谢与不谢,救人一死,可积阴德.于是上启魏齐,要扔掉席中的死人.这时魏齐已喝得半醉,当即允准.范雎被推出郊外,遇上个好心的魏国人郑安平,带着他躲藏起来,给他更名改姓,叫张禄。

第二天,魏齐酒醒了,觉得事情办得不妥当,使人寻找范雎,怕他没死,但那里还有踪影。

秦国的使臣王稽出使魏国.范雎深夜去见王稽,王稽见他谈吐不俗,待使命完了,偷偷的将范雎载入车中,出了魏国,来到咸阳.王稽将范雎的来龙去脉对昭襄王一讲,秦昭襄王也觉得此人不凡.秦昭襄王年岁渐长,他思想里常常回旋着这样的问题: 宣太后治事,穰侯掌权,自己虽为秦王,却是形同虚设,秦国是嬴秦的王国,还是楚国姓的王国呢? 这回他听王稽出使魏国回来,载回个胸有大志韬略的能言之士,便想召见他.在朝廷上召见? 不便,在宫中召见? 耳目众多.于是决定在离宫召见范雎。

范雎被送入离官,他假装不知置身何处,在离宫中永巷里慢慢行走.昭襄王来了,宦者气极败坏的跑来,赶他出去,说: “大王到了! ”范雎故作不知,说: “秦国只有太后,穰侯,哪里来的王? ”昭襄王远远的听到了这句话,立刻屏退从者,长跪百前,说: “祈求先生教寡人! ”范雎听了,只答应唯唯、是是,却不说甚么.如此三次,范雎总是,是呀是的,却不说下去.后来昭襄王急了,说: “先生不肯教寡人吗? ”这时范雎方才跪下请王入室,说: “臣,羁旅之人,秦国作客,和大王素昧平生,又处人骨肉间,虽愿效忠,陈述匡扶君王之事,而未知大王之心,故王三问而不敢对.臣今日言于王前,明日伏诛于后,臣不敢避.何况死生之事,人必不免.如臣死,可少有补于秦,也是死得其所! 唯恐臣死之后,天下士"裹足杜口",不敢前来.”

秦昭襄王又跪下求教说: “寡人今日得见先生,是天赐先生予寡人,以存秦宗庙社稷! ”范雎见秦王说得诚恳.听他说下去.秦王说: “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及大臣,愿先生坚信寡人,以教寡人.”秦王拜,范雎也拜。

范雎听完,便试着从秦国所处的形势说: “穰侯越过韩、魏,攻齐,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土是秦王的寸土,得尺地也是秦王的一尺地.”昭襄王很折服于范雎的见地,让他为客卿,和他共同商酌军事。

范雎在秦当客卿,和秦王越来越亲近.一天,他乘机对秦王说: “臣在山东时,只听说齐有孟尝君,没听见有齐王;只知道秦有太后、穰侯,不知王.王本来是专管国家大政的,掌握生杀之权的.如今太后专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王知道,高陵、泾阳二君行动自专,华阳君进退随意,秦国有四贵,因此说奏国无王.穰侯执秦国大政,诸侯听命,征伐敌国,无人敢不听.战胜,利归穰侯;战败,大王怨结百姓,祸归社稷.人云: "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国: 尊其臣者,卑其主,"树枝太大必伤木本,分封者的封邑太大,必然危害国家.对一个国家的臣子太尊敬了,必然使他国君的地位卑下.”昭襄王听得呆了,他觉得范雎说的,正是他所忧虑的.范雎又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楚将淖齿将兵救齐有功,齐湣王使他相齐,结果齐湣王被淖齿杀死.另一个是赵国的李兑,主持赵国事,最后兵围沙丘宫,饿死赵主父.范雎说: “如今下自乡里小吏,上至朝廷大臣、大王的左右,都是穰侯的人.大王如今独立于朝廷,臣实在为大王忧心.恐怕万世之后虽有秦国,也将不是大王的子孙了.”

范雎的话,正像是代昭襄王自己说的,因此昭襄王废太后,将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逐出关外.用范雎为秦相,封应侯。

后来秦军伐赵,秦将王龁因魏公子无忌率魏兵,大破秦师,王龁解围而去.应侯范雎推荐恩人好友郑安平给秦王,后来他却以二万人降赵,范雎因此获罪,罢去秦国相。

下页:嫪嬴哭朝,赵盾弑君


| 鐗堟潈澹版槑 | 鍙嬫儏閾炬帴 | 璁句负棣栭〉 | 鍔犲叆鏀惰棌 | 鐣欒█寤鸿 | 鍏充簬鏈珯 |
鑸嫢浜虹敓缃懧疯埇鑻ュ鑸� 鐗堟潈鎵€鏈�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杈絀CP澶�05000881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