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国历史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灵隐为僧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宋之问贬官后放还,游灵隐寺,当夜月色极明,长廊漫步,诗兴大发,不过才吟两句,就接不上来了.搜索奇思,终不如意。

有一老僧点长明灯,坐大禅床上,问道: "少年入夜久不寐,却吟讽甚苦,为什么?"之问回答: "弟子在学习写诗,看今夜月色甚好,想题咏上,可惜,思绪不畅."老僧说: "你吟吟上联看."宋之问念道: "鹫岭郁岩岧峣,龙宫隐寂寥."老僧吟讽再三,就说: 何不说"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之问一听,不禁愕然,因为这二句诗不仅景观遒丽,而且气象壮美,于是就接着写道: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落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桥路,看余度石桥."综观全诗,老僧所赠二句,实乃一篇之警策。

第二天,宋之问再去拜访他,他却不在了.问寺僧,寺僧说: "他就是骆宾王."再问,寺僧说: "当日敬业战败,与骆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恐逃失了主犯,上面怪罪,当时死者数万,就找了两个相像的人,斩首上献.后虽知不死,却也怕犯了欺君之罪,也不敢再行捕送了."

对于这段史实,深信者有之,怀疑者也有之.怀疑的人说: 骆宾王同宋之间的父亲共过事,同宋之问也有交往.骆宾王的诗集还保存有3 首赠宋之间的诗,怎么可能见面互不认识呢?就算是不认识也罢,宋之问生于650 年被贬岭南,则已是50 高龄,不再是一个少年了。

深信的人说: 骆宾王失踪已是20 多年,又系月夜,一方有心隐瞒,不识倒是情理中的事.况且骆宾王之诗集中的《夕次旧吴》等诗,一片故国之思,当是兵败之后,故地重游的作品,如果已死,是不可解释的。

后人的话

800 年后,明朝朱国桢《涌幢小品》记载说: 正德九年(1514 年),有一个姓鲁的在江苏南通城东黄泥口挖凿靛池,发现了一座古墓,石碑上写着"骆宾王之墓".唐代南通邵潜在《州乘资》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清乾隆十三年,寓居南通的福建学者刘名芳在考察南通山志时,发掘了这座古墓,找到了"唐骆"两个字的石碑和枯骨,把它改葬在风光秀丽的狼山脚下。

雍正年间,有个叫李干涛的人,自称是李勣的第三十七代孙.他说: "扬州兵败后,眷属逃窜几尽,三十四世祖李纲同骆宾王一起匿居于邗之白水荡,后来,宾王客死崇川."崇川,就是南通。

这就侧面证明了"逃逸"之说,至于是为僧为民,则不可考据了.如今,狼山郁郁苍苍,宾王墓依山而建,墓前有一二楹的石坊。

上联是: 笔传青史,一檄千秋著.

下联是: 碑掘黄泥,五山片壤栖。

纪念着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下页:靖康之耻与岳飞抗金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