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国历史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十四子胤禵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在继承康熙帝业的人选上,有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就是十四子胤禵.胤禵是深得康熙赏识的.康熙五十七年,他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总领西北各路大兵,征伐新疆策妄阿拉布坦和西藏的策零敦多卜.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职位,因为这关系着清朝的半壁江山。

不唯如此,更重要的是胤禵是代父亲征,曾在太和殿行授大将军印的仪式.康熙的用意是很明显的,是为了提高胤禵的威信,使群臣心悦诚服,也为了让胤禵多些军事指挥经验,多些戎马生活的磨炼。

康熙曾亲口说: "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其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务,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

可见,十四子胤禵实则是皇太子的理想人选.是即位,还是篡位既然,立皇十四子胤禵,既有康熙赏识,又是众望所归,那么,皇四子胤禛的突然即位,就出乎意料之外了。

有人说,遗诏原文是: "传位十四阿哥胤祯(十四子胤禛在康熙末年叫胤祯)."而隆科多擅自篡改了遗诏,将"十四"改为"于四"将"胤祯"改为"胤禛",因而遗诏宣出来就成了"传位于四阿哥胤禛"了,使雍正得了天下。

也有人说,雍正初年,雍正寻找借口杀掉了隆科多和年羹尧,是因为隆、年二人是雍正篡位的主要同谋,雍正是杀人灭口.当然也有人认为,雍正即位是合法的,是理所当然的,理由如下:

(一)据《清世宗实录》载,遗诏于十一月十六日宣布.那天宣读的只是滿文本,用滿语宣读,在滿文中,不可能出现"十"字和"于"字、"祯"字与"禛"字近似.因此,所谓篡改遗诏,纯属无稽之谈。

(二)立太子本已是闹得滿城风雨,康熙年事已高,如真有意让十四子胤禵即位,应让他建功即回,又何必让他长期滞边,达四年之久,至死未归呢?

(三)《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临终之日,召集允祉、隆科多于榻前,说: "皇四子人品贵重,深省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四)胤禛的活动,也证明他正受着康熙的信任.十一月初九日,康熙命胤禛斋戒,代皇帝行南郊大祀.十三日,康熙将胤禛召至寝宫,改派镇国公吴尔占代行祭天.这一天,胤禛三次至康熙前问安.在斋戒期间,胤禛屡次被召,非同寻常。

(五)朝鲜《李朝实录》载,康熙病剧,解其头项挂念珠与胤禛曰: 此乃顺治帝临终时赠朕之物,今我赠尔,有意存焉,尔其知之."这充分表明了康熙传位胤禛的意图了。

由此可见,雍正合法即位,本来就是康熙的用意.但这些论点多取材于正统史料.俗话说: "历史总是胜利者写的."当雍正以胜利者姿态登上宝座之后,我们就难保正史清白了.还有两种说法史学界还流行两种说法。

其一,康熙本来准备在十四子胤禵和四子胤禛中选一人继位,但一时无法确定.在康熙十三日病情急转直下时,他自知时光无多,仓促之间,必得选其一,他选中了四子胤禛。

其二,康熙本欲招十四子胤禵回京,不料病发突然,直到十三日无可挽回.康熙深知国不可一日无君,十四子由西宁赶回,最快得20 多天.而这20 多天,很可能酿成兄弟残杀、争夺皇位的惨剧.康熙绝不愿意让皇子互相残杀局面产生.再则,四子胤禛一向为人忠厚,远避权力之争,也深得康熙喜爱,于是,康熙也只好顺水推舟,就汤下面了。

孰是孰非?300 多年过去了,雍正即位始终是一个谜。

下页:吴越战争与西施之谜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