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道学文选 < 传统文化 :当前
早期道家承袭并且衍化了道家的寡欲观
来源: 作者:

早期道家承袭并且衍化了道家的寡欲观,《老子想尔注》中称,“道常无欲,乐清静”、“王者亦当法之”,这就能“令天地常正”。同时,对于世俗的人来说,也应是 “道之所说无私,少欲于世俗耳”。这是因为“道性于俗间都无所欲”。

但是早期道家,不论是五斗米道或太平道并不一般地否定人的饮食男女和乐舞娱乐。《太平经》上说到:“人莫不悦乐喜,阴阳和合同心为一家,传相生。凡事乐者,无有恶也。凡阴阳乐,则生之始也,万物所受命而起也,皆与人相似。男女乐则同心共生,无不成也。” 早期道家还把歌舞之乐同善联系在一起,认为“凡万物尽生善,人人欢喜,心中常乐欲歌舞,人默自相爱,不变争,自生乐,上下不相克贼,皆相乐。故乐生于善以乐善,天使自然如此也。”由此可见,早期道家的“寡欲观”,是有条件的对“欲”的克制。

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阐述“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澹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但他要求涤除的是“嗜欲”,而对一般的人欲,他并不一律反对,最突出的就是他对房中术的宽容态度。他指出:“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坐致疾患。若欲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

《西升经》,则对“欲”持严厉的批判态度。《为道章》称:“欲者,凶害之根;无者,天地之原。莫知其根,莫知其原。圣人者,去欲入无,以辅其身也。”唐代道士李荣注称:“有欲,则伤身,故云:凶害之根。无欲,则会道,故云:天地之原。”他认为“外去贪欲,自守无为,唯有圣人方能”。而一般人“凡情迷乱,蒙昧无知”,不懂得有欲是凶害之根,“今言去欲入无者,亦教凡流以为行也,能依圣行,可以成道”。《清静经》将“清静”视为进入“真道”的得道境界,而有欲就是“清静”的对立物。

《清静经》认为:“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只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王元晖注曰: “人身贱罗绮,口饫珍馔,目惑邪色,耳乱郑声,所慕者荣华富贵,日就沉溺也。” 因此,《清静经》称:“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将“除欲”和“心清”联系在一起。这里所说的“欲”指“六欲”。《清静经》中便有“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之句。唐末道士杜光庭注“六欲”为“六根”。六根是佛教概念,指“眼、耳、鼻、舌、身、意”。杜光庭认为:“欲者,染著之貌,情爱之喻。观景而染谓之欲,故眼见耳闻,意知心觉。世人若能断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虑而安其神,则六欲自然消灭,岂能生乎。内神不出,六识不动,则六根自然清静,故不生也”。侯善渊描写“六欲不生”的状态是:“眼观无色,神不邪视。耳听无音,声色不闻。鼻息冲和,不容香臭。舌餐无味,不甘酸甜。身守无相,不著有漏。意抱天真,不迷外境。”要达到这种境界,李道纯在其注释中认为:“有道之士,常以道制欲,不以欲制道。以道制欲,所以清心,所以静至。”金元之际,全真道创立。

下页:早期道家继承了道家关于“自然”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