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道学文选 < 传统文化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天道与人道相通 祸福相依
来源: 作者: ( 字号:   )

在《太上感应篇》中,开篇第一句为:“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祖师一语道破了世人一生的困惑与思考。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都能明白,做善事就能得到善报,做恶事就会遭到恶报。

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相互感应。道家认为,一切存在于这个社会之中的东西,都会有相应的神灵存在,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有神灵监督。“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所以,我们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应该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内不怍于心”。二是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祸与福的本质。祸与福不是由我们自身之外的人、事、物造成的,而是从我们对待人、事、物的身、心、口而得来的。当我们心平气和地用善的态度、言语和行动对待人、事、物时,我们的身心就会开朗,也就自然会得到吉神的护佑赐予善报;当我们用恶的态度、言语和行动对待人、事、物时,我们的身心就烦闷,吉神自然就会远去,就会遭到惩罚或灾祸的恶报。

怎么付出就会怎样得到

在生活中,如果细心观察、体会,不难发现,我们怎样付出就会怎样得到,所能够得到的,永远都只是我们自己所付出的。但当付出与得到相差甚远时,我们会感觉不公,会思考,为什么一些人做了善事没有得到善报,却换来的是恶报呢?为什么一些人做了恶事没有得到恶报,却总是善报相随呢?《感应篇》告诉世人:“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下页:治理大国好像煎小鱼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