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老庄思想 < 传统文化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道德经解:自见者不明
来源:熊华堂 作者: ( 字号:   )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 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此章讲,从虚运用,不可勉强。

企者不立;

企者,是指斜身不正,所以不能立足。斜身则不能立,意邪则心不能静。如何得静?正其心,澄其意,毫无染着,方能得静。

跨者不行;

跨者,指单腿而立,单腿前行必不能久。意指闻道而不修行,犹如独脚而立,必定无功而返。用来警示后人,修道就像走路,斜身单腿都是勉强之举,只有一步步地渐修,方得成就。

自见者不明;

自己抱着自己的知见不放,当然不能通透内学,不能明白宇宙真谛。似愚似痴,终日默默,就可以不求明而自明。

自是者不彰;

自以为是,自立偏见,妄参瞎想,大道则不能被彰显。虚虚静静,不求彰显,功到自然成。

自伐者无功;

人如绿山,绿山久伐必秃,人久伐必亡,那里还会有功?细细想来,可以说现在是人人自伐,终日目视耳听,口言鼻嗅,身劳神伤,气耗精枯,每日烧煎,久之必与秃山是相同命运。

假如做好事是积功德,是种植,那么,做坏事就是减功德,就是自伐。有些人只看到种植,却看不到自伐,责问修行无果,岂不是很可笑吗?

自矜者不长。

矜,就是夸耀。人一旦生出自夸之心,必定停止不前了。修行也是如此,稍有长进,便生功高我慢,见一道光芒就说见道了,看见个影子也说是见道了。殊不知,原地踏步,不能向前,皆因慢心所致。记得有个农场养了一只雄伟壮观的公鸡,每天它都会准时报晓,为了感谢公鸡的辛劳,主人每天清晨总要撒一把黄豆犒赏公鸡。

有一天,主人又撒下一大把黄豆,公鸡居然撇着嘴不吃了。主人觉得很奇怪,问它为什么不吃。

公鸡抬着头高傲地说: “你不能老是让我吃这些便宜货。天是我叫亮的,没有我,你耕种就会迟到,就会延误最好的时机,就会没有收获。如果你没有收获,你就只有饿死。换句话说,我是你的救命恩人,你应该把最好的东西给我吃。”

主人没有争辩,当天夜里他就用一段麻线将公鸡那尖尖的嘴巴牢牢地扎住了。

第二天清晨,主人照例起床,拿起农具要下田,路过鸡舍门口时,他对公鸡说: “真奇怪,今天你没有报晓,天怎么还是亮了呢?”

公鸡羞得面红耳赤,不敢做声。看来真是慢心害死人啊。

其在道也,曰: 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企者、跨者、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从大道的角度看,都是多余的。就像吃饱了还要多吃,好好的身体长出一块赘肉一样。这些东西不只是人要厌弃,万物都厌弃,所以,得道的人总是远离的。

佛家讲究戒、定、慧三学。释迦牟尼涅槃之前对阿难说,我死后,你们要以戒为师。看来,戒是尤为重要的。这一章老子宣说了几条戒律,即: 不企、不跨、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我们要是相信圣人,就须老老实实地去做。修行不是玩文字游戏,修行的入门就是守戒。你实实在在地做了,你就会实实在在的受益。

下页:道德经解:希言自然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