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道家养生 < 传统文化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道家的饮食理念
来源: 作者: ( 字号:   )

首先,道家的饮食不能伤害其他生命,强调“养德”,即是所谓慈心于物、积善立功。《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说:“第一诫者,不得杀生,割断他命,煎煮美味,以饶一身。”《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亦称:“盖不杀生者,所以存仁爱也。夫禽兽旁生,性命同禀,有夫妇之配,有父子之情,有巢穴之居,有饮食之念,爱憎喜惧何异于人,能怀侧隐之心不忍杀戳而食,以证慈悲之行,不亦善乎?”《抱朴子内篇》说:“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体现了道家“慈心于物”的道德情怀。

其次,道家主张少食为佳。强调“养气”、“养精”和“养神”。过去困难时期的人们常常为食不果腹和缺乏营养而发愁,现在人们则为营养过剩和“富贵病”而苦恼。陶弘景把这种病症称为“聚结之病”,他说:“厚味脯腊,醉饱厌饫,以致聚结之病。”由于吃得太多太油腻太刺激,肠胃和其他脏腑运化的负担特别沉重,大量的脂肪和废物在体内堆积,由此衍生出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太平经圣君秘旨》说:“少食为根,真神好洁,粪秽气昏。”《三洞众戒文》中“灵宝初闭塞六情戒”第四戒“口无贪味,脂熏之属,浊注五神,脏腑愤溃。”司马承祯也说:“蔬食弊衣,足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哉!是故于生无所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虽用有余者,亦须舍之。”《养性延命录》也称:“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其食戒篇对多食酒肉的人讽刺道:“多酒食肉,名曰痴脂,忧狂无恒。食良药五谷克悦者,名曰中士,犹虑疾苦。食气保精存神,名曰上士,与天同年。”道家深知多食酒肉,导致体内大量脂肪和废物的堆积,既不利于脏腑的运化,而且肠道内的粪渣秽气,乃是身神所厌恶的,因此,少食食物能够使脏腑运化,气血畅通、身神欢愉,从而身康体健。

总之,比较而言,跟普通的饮食观重“外养”、重“养形”,道家的饮食观重“内养”,重“养德”、“养气”“养精”和“养神”。

下页:道家方药养生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